关灯
护眼
字体:

春日游(22)

作者: 糯团子 阅读记录

虞幼宁莫名想起早膳吃的那道胭脂鹅脯,也不知道厨子用的乳鸽,是不是也如眼前的小雀……

似乎是察觉到落在身上的危险目光,小雀“啾”的一声,扑扇着翅膀往空中飞去,瞬间没了影子。

虞幼宁失望垂眸,正想着转身回房,忽听青石板路后传来三三两两婢女的窃窃私语。

虞幼宁吓得怔在原地,动也不敢动。

她环抱着双膝,气息紧抿。

脚步声渐近,婢女的低语也随之飘落在虞幼宁耳边。

“听说她还是镇国公送来的,如今却落得这样的下场,真是可怜。”

“满朝文武谁不知道陛下不近女色,镇国公巴巴往陛下的别院送人,也不怕得罪了陛下。”

“我听说她还在陛下的熏香动手脚,后来是多福公公发现的。要我说,陛下最是瞧不上这种。”

虞幼宁悄悄躲在竹影后,暗自记下沈京洲的喜好。

原来沈京洲不喜欢舞姬,不喜欢女子投怀送抱,也不喜欢女子对他有非分之想。

婢女说一声,虞幼宁跟着点一下头。

日光氤氲,婢女的脚步声渐行渐远,虞幼宁忽的惊觉小路上只剩自己一人。

她扶膝而起,目光倏然顿住。

阴阴竹影中,沈京洲长身玉立,他一手负在身后,垂着眉眼同藏在竹林后的虞幼宁相望。

也不知看了多久。

先前还在侃侃而谈的婢女此刻瑟缩在一旁,她本是后院的洒扫婢女,平日也不常往前院来,不曾想会碰上沈京洲。

余光瞥见还在怔怔站着的虞幼宁,婢女想都没想,伸手拽动虞幼宁的裙角:“快跪下,这是陛下!”

婢女的嗓音透着说不出的仓皇迫切,“你站着做什么,还不快向陛下行礼。”

虞幼宁下意识躲开婢女,惊魂未定。听清婢女所言,她狐疑拢眉:“……我、向陛下行礼?”

虞幼宁做鬼做惯了,即便是只无名小鬼,可往日路祭,也只有旁人向自己行跪拜礼,她从未跪过人。

古往今来,只有活人向亡故之人跪拜,哪有鬼跪活人的。

想想都觉得奇怪。

且说不定她生前岁数比沈京洲大,够得上做他的祖宗呢。

虞幼宁看着沈京洲的眼神忽然有点像是在看孙子。

她果断摇头拒绝:“我不要。”

沈京洲好奇扬眉,忽听虞幼宁郑重其事道:“我怕他折寿。”

第十四章

第十四章

风动林梢,飒飒竹影飘落在青石板路上。

婢女瑟瑟发抖,望着虞幼宁的目光满是怜悯同情,似是一眼就看到虞幼宁生不如死的下场。

天底下谁人不知沈京洲狠戾阴郁,眼中容不得半粒沙子。

婢女脑袋几乎要埋在地上,几近昏厥。

沈京洲懒得分去半个眼神,只是慢悠悠转动手中的小叶紫檀佛珠:“多福。”

多福立刻上前,挥挥手,带下那三个婢女。

他躬身,悄声退至阴影处。

转眼,青石板路只剩一高一低两抹身影。

沈京洲负手落在背后,目光无声落在虞幼宁脸上。那张脸白净不施粉黛,一双剪水秋瞳空明澄澈,半点慌乱不安也无。

往常旁人见到沈京洲,不是诚惶诚恐,便是义愤填膺。

如虞幼宁这样心无旁骛的,沈京洲还是第一次见。

他唇角轻轻勾起,笑意如秋日,浅淡轻薄。

像是没听见虞幼宁刚刚大不敬的话,沈京洲只道:“殿下的字,可练完了?”

虞幼宁心虚转过眼珠子,看看地上的落叶,看看小径上的竹影。

小鬼不会扯谎,虞幼宁也不会。

她埋首于膝上,瓮声瓮气道:“没有。”

比起练字,虞幼宁更喜欢看书。看书只需要费眼睛,而练字不光费眼睛,还费手。

徐徐日光如绸缎横亘在沈京洲和虞幼宁中间,光影斑驳,犹如涟漪堆积在一处。

沈京洲望着地上缩成一团的黑影,一言不发。

虞幼宁试探扬起双眼,又扬起脑袋,怯怯望向沈京洲。

“我、我错了吗?”

沈京洲唇角噙几分似笑非笑。

他并未回答虞幼宁的话。

直至掌灯时分,虞幼宁都不曾见到沈京洲。

房间空空荡荡,洋漆描金案几上供着一方香炉。

许是知晓虞幼宁的忌讳,婢女躬身放下膳食后,又悄声离去。

从始至终,无人胆敢抬眸t瞧虞幼宁一眼,更无人敢同她说话。

虞幼宁捧着一小盅桂圆红枣燕窝羹,小心翼翼从碗后抬起一双眸子。

满室清幽悄然,杳无人烟。

若是往日,有吃有喝,还无人叨扰自己,于虞幼宁而言这和神仙日子无异。

可如今她却只觉得奇怪。

好似……少了点什么。

晚膳味同嚼蜡,虞幼宁吃得心不在焉,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饭毕,婢女悄声入屋,无声无息收走案上的碗筷,又捧来茶水供虞幼宁盥漱。

虞幼宁双手抱着茶杯,一鼓作气:“陛下呢?”

她声音很轻,宛若鸿毛掠湖,一点涟漪也见不到。

婢女怔愣抬眸:“殿下说什么?”

“我……”

虞幼宁眼睛乱瞟,又开始去看手中的热茶,“我、我想见陛下。”

别院落针可闻,檐下系着一色的四角平头纱灯,一眼望去好似流光溢彩的银河。

虞幼宁不远不近跟在婢女身后,穿过抄手游廊,转过影壁,遥遥的,一盏烛火亮在黑夜中。

多福沧桑的声音传出:“镇国公应是会错了意,所以才会送了舞姬过来。陛下放心,奴才都打发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