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我三婚了(133)
不是曾经的怨恨,她眸中没有丝毫对他的怨恨,像已对她与他之间的旧情完全释然,已放下了那段过去。他心中恐慌弥漫时,又听侍从忽然传报云峥到来,他见她眸光骤然明亮。
不同于面对他时的平静淡然,她望向云峥的眸光,璨若有火焰燃灼、星光流转。
他也曾见过这样的眸光,但他不会再拥有了。
第87章
那一夜, 她随云峥离开,她终究没有点燃那盏花灯,望见那两只相随飞舞的蝴蝶。
他在谢府大门边, 望着她与云峥携手走进人群中走在烟火下,他听见云峥向世人宣告要娶虞嬿婉为妻,他看到她与云峥眼中热烈的爱意,他手中的灯跌在地上, 连同他的心,在绚烂烟火与喧嚣人声后, 默然地碎裂。
他想他已没有资格走到她的身边,他深深地伤害过她, 她既已爱上别人,他不该为一己私念, 再对她造成任何困扰, 他自酿的苦酒,就只该他自己饮尝。
他与她的再相见, 是在她与云峥的婚礼上,却也没有见,当时她手执喜扇,他看不见她的面容, 但可想象喜扇后她眸中的盈盈笑意,蕴满了她对新婚的欢喜和憧憬。是曾可属于他的婚礼他的笑容,是他咎由自取, 作茧自缚。
他为她和云峥送上了丰厚的贺礼,此后就完全退出了她的人生中。他的痛楚只是他的痛楚, 与她并不相干,不应对她美满的生活有半点打扰。
他听说她与云峥夫妻恩爱, 他也曾偶然遥遥望见,云峥在马车前为她披系披风,她微仰首看着云峥,眸中尽是爱意。她过得很好,那么此生,便是如此了,他祝她婚姻美满、一生平安顺遂。
然而后来,却有她与云峥感情不睦的流言传出。起先他以为只是传言而已,并未深信,直到在朝堂上,见云峥不似从前明朗,为人越发冷峻,在一次去法源寺时 ,亲眼见到她在佛前落泪。
他无颜见她,亦不想再打扰她,只是心中的思念蚀骨钻心,总迫使他需遥遥看她一眼,那一眼,仿佛就是解药,可暂解痛一时。
他知她定会在她母亲忌日去法源寺上香,遂那一日,他也来到了法源寺中。他并不想在她面前出现,只是想在暗处看她一眼,看她近来过得好不好,然而却见她正落泪,在菩萨悲悯的注视下,无声地垂泪。
不是为她母亲在落泪,而是为旁的事,他看得出来。眼前的她,不似新婚时眸中带笑,她神色悲伤、容颜憔悴,似有深深的疲惫感从骨子里透出,她像是受到了重大的打击,眸中不见从前的生机,心灰意冷。
传言为真,云峥伤了她,婚姻伤了她。心中痛怜她时,他亦对云峥感到深深的愤怒。然他同时,好像又是在怨恨他自己,对他自己感到愤怒。
他亦曾深深地伤害过她,如今有何脸面和立场来指责云峥。如他当年不退缩,与她结为连理,如今一切都不必发生,最先使她落泪的人,是他。
早在她离开时,他就将所有与她相关的旧物都收了起来,从法源寺回到谢府后,他打开那一只只箱箧,看向那一件件旧物,手抚过她为他补织的衣裳,拿起她曾送给他的那只小面人。
深夜无人时,他问自己道,他能再有一次弥补的机会吗?
他总是迟一步,未等他能走出这一步,就有她与太子私通的流言传开。那也不是流言,后来她与云峥和离,太子殿下为能与她成亲,甘愿受贬为晋王,她成了晋王的妻子、晋王妃。
她是当断则断的性子,就似当年被他伤透了心,就断情转恋云峥,如今既被云峥伤透,断情转恋他人,也是合情合理之事,即使那人比她小上八岁,但她从来是会热烈爱人的人,她并不在乎世俗藩篱。
他默然地接受了现实,只是心中越发怨憎自己。
曾经他还能羡慕嫉妒云峥,认为云峥未似他那般承受身份和家世的重担,尽管面前也有阻碍,但云峥所面对的不似他那般沉重,遂能更快地跨越过去,能够与她结为夫妻。
然而在见太子殿下为她可放弃储君之位、承受私通骂名后,他无法再给过去的那个自己寻找任何理由。他只能承认自己的懦弱胆怯,他越发地怨憎那个卑怯的自己。
他曾想过自己能不能有弥补的机会,然如此卑怯的他,有何脸面再去弥补什么。他想他与她此生再无任何可能了,他以为他将终生悔恨孤寂,却未想到,竟有一天,她还会走到他的面前。
自在上元夜随云峥离开谢家后,她未再踏入谢府半步,但那一天,她却忽然来了,仆从通报时,他犹以为是幻听,犹以为自己是在梦中,来到大门处见到她时,心神颤震,若有恍如隔世之感。
很快,他知道她不是为旧人而来,而是为了她的丈夫晋王。为了晋王能得到更多支持,她违背了曾说过的“不会回头”的话,她回到了谢府,她甚至愿意一死,以还晋王清名。
他嫉妒她对晋王的爱,可嫉妒之余,又对这份爱观感越发扭曲。若非因为对晋王的爱,她此生不会再主动走到他的面前,更不会再亲手为他做蟹黄豆腐,在宴散后送他离开时,和他说了那样一番话。
那夜赴宴时,他将那幅荷花鸳鸯图作为了赴宴礼,既她深爱晋王,那他祝她与晋王恩爱美满。尽管他心中并不坦荡,但他想做出一副已坦荡放下旧事的模样,若他仍惦念旧事,她为了照顾丈夫的想法,也许会选择不与他有任何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