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我三婚了(134)
然而宴散后她送他离开时,却对他说,她对他的感情仍在心中没有随时光身份抹去,对他说想此后与他长相往来。她似乎不仅原谅了他过去对她的伤害,话中甚至还另有深意。
可他想,她应并没有原谅他,她应只是为了晋王。他从前就知晋王对她来说有多重要,而今晋王又成了她的丈夫,她深爱晋王,愿为晋王的将来做任何事。
她希望他表态支持晋王,而他始终没有做这件事。对比齐王、越王,晋王无疑是更好的储君,他内心其实亦认可晋王,可却始终没有做出明确的回复。
他想他谢沉的确是个卑劣的人。他不回复表态,她为了晋王就会常来找他说说话。他希望她走近自己,尽管同时清醒地知道她这样做,是为了另一名男子。他一边憎恨自己,一边又难以放下,他已孤寂太久,能偶尔和她见一面饮一杯茶说几句话就好,他不敢奢求太多。
但她却带人至谢府修整花圃,她却将那只平安符香囊重新送给了他。她竟似真的原谅了他,她说已将前事看淡,想与他重修旧好,她问他,肯不肯再收下那只香囊。
他不能再拒绝她第二次,不管如今的她是为了什么,不管收下这只香囊会意味着什么。在驿站那晚,他与她在月下洗吃槐花时,是他这几年来心中最快活的时候,那片刻的相处,让他感觉自己像是个活着的人,心在胸腔中真正跳动着。
因为夷波山的刺杀,他无法再抑制自己的感情,在扶风苑的小佛堂中,积年的压抑,使他终是情难自禁地抱了她吻了她。
尽管在那之前,他已发现她与云峥藕断丝连,但曾经伤她至深的他,早不奢望她对他的感情能回到从前。纯是利用也罢,仅是分一点爱给他也罢,这世间只有她和她的爱,能令他的心真正地活过来。
然而他所以为的这一点点爱,他心甘情愿地被利用,竟也是他一直以来的自作多情。她竟是失忆了,因为忘记了与他曾经的一切,才会重回谢府,才会与他说那些话,才会重新送他平安符香囊,而非他所以为的“重修旧好”。
他谢沉,真是……卑劣至极,可笑至极。
他答应改日会告诉她过去的事,然第二日,却未能见到她,却发生了所谓的巫蛊案。
世人以为晋王夫妇虽逃得一时,但逃不了一世,最终都将受灭顶之灾,然真正有难的却是秦氏一党。
秦党以为他们主动操控了巫蛊一案,可以彻底铲除晋王府,却不知是那看似弱不禁风的晋王,实际真正在后操控了一切,秦家,也不过是晋王手中的棋子。
其实他此前已有预感,玉如意案、夷波山刺杀案……每一件事愈往深查愈是难查时,他已知晋王深藏不露,已知其隐藏势力应早如树根缠结深不见底。
然而他能理解晋王夺权上位,却不能理解晋王为何要秘密软禁她。她明显并不知她枕边人的真正实力,如果晋王从前的隐瞒只是为了保护她,当已大权在握时,何必继续如此?
除非晋王欺骗了她,除非失忆的她,一直被蒙蔽着。这一世,他已是朽树沉舟,无可救药,但她无论如何,应当清醒自在、随心而活。
第88章
在认识虞嬿婉前, 云峥从不知何为彷徨、忧愁、患得患失,他从来信念坚定、目标远大,他生来有傲骨, 自信不疑,不会担心此生有何求不得。
直至一次经过淇江池畔,他无意瞥见蒋晟等纨绔子弟正宴饮游玩。他素来看不起这等膏粱之徒,多看一眼都嫌浪费光阴, 就要走时,却忽然间看见了一名女子, 登时挪不动脚步,移不开目光。
身为博阳侯之子, 他从小出入上流世家宴饮场所,虽不纵情风月, 但生平所见过美丽女子不知凡几, 端雅娴静的名门淑女,妩媚轻浮的歌姬舞姬, 丽人如过江之鲫从他眼前过,他从未为一人有过片刻分神。
然而在淇江池畔,他却为那女子驻足凝目,久久不能回神。他也不知自己为何如此, 只是见她明眸盼动、笑语嫣然,仿佛拂吹过她乌发的水风、落在她身上的阳光,都因她有了别样的盎然生机。
淇江池周围的一切都像是模糊的灰白的, 只她所在之处鸟语花香、姹紫嫣红,她一人一颦一笑间牵动着天地间的所有色彩, 他眸中只能看得到她的明丽色彩。
那一日,他没有走到他面前, 因当时无知的他,还不知这一眼意味着什么,因他听周围人议说她是谢夫人,是礼部侍郎谢沉的继母。他也有在京中听过谢夫人的名声,他非纨绔之徒,自是不应似蒋晟等与她有所交集。
只是,他人离开了淇江池,接下来的许多时日,心却像是还留在淇江池畔。他像是变了一个人,不能再像从前一样专心致志地练习骑射,挽弓辨别风向时,他会忽然想起那日她与蒋晟笑语时,一支玉簪从她髻间滑落,一缕乌发随之泼墨般肆意挥洒在风中,如水中碧草,涨满了他的眼帘。
她像占据了他全部的心神,不看她一眼,他似乎无法静心。看她一眼,是为了他能够收心,他这样说服自己,令心腹侍从打听她的动向,在她与纨绔子弟饮酒游玩时,悄悄地来到远处,遥遥地看向她。
他很不喜欢她与那帮纨绔子弟轻浮地调笑作乐,几乎她的所有动作言语都使他心中感到不快,可他就是移不开望她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