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书宠妃想摸鱼(189)

作者: 泠莫亦 阅读记录

“是吗?”太后听她这话,有了些许兴致,“莲芷,拿来给哀家瞧瞧。”

莲芷姑姑将锦盒捧给太后,太后拿起锦囊,轻轻捏了捏,感觉到里面放着东西,便解开系着的红绳,从里面取出一卷四指宽的卷轴。

太后疑惑地展开卷轴,看着不大,完全展开后却有一尺长,硬黄纸上面用小楷密密麻麻地写着篇楞严咒。

楞严咒乃是佛家的平安咒,若置于香囊佩在身上,据说可使人不受一切诸毒所害。

莫渝在亲历过穿书,又遇到李怀璟这位重生之人,可仍是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毕竟这些对她而言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并非玄幻虚妄之事。

是以她并不信仰神佛,但太后醉心佛理,她要献上寿礼也得投其所好。

送这香囊的用意不必多言,最难能可贵的是,这篇楞严咒的字迹看起来居然是出自李怀璟之手。

太后看到这篇楞严咒,初时还神情肃穆,等认出这字迹后,蓦地起了波动。

“这是?”太后声音微颤,却不敢往就坐在身旁的李怀璟看,生怕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是妾身向皇上求来的墨宝。”莫渝边说边往李怀璟偷偷瞟了一眼,正好见到他皱起眉头,心里发虚。

这其实是她仿着李怀璟的笔迹抄写的经文。

莫渝的这手字虽说只练了一年不到,却是得了李怀璟真传,之前替他批折子就没被发现差别,如今是连太后也分不出来真假。

李怀璟因沈贵妃的事对太后有怨,可太后毕竟是他的生母,是以一直放不下心结。

莫渝想着,若能改善下李怀璟和太后之间的关系,或许能让他对旧时的遭遇稍稍释怀一些。

这不是系统分派给她的任务,只是她想这么做而已。

李怀璟不愿与太后相见,那她就从太后这边入手,却没想到李怀璟会来晚上这场宴席,只好当着他的面把这锦囊给送出去。

伪造皇帝的笔迹,这可真是件需要胆量的事。

不过,李怀璟尽管对她这般自作主张感到不满,却也没有出言否认,算是默许了。

太后笑了起来,并非那种浮于表面的客套的笑容,而是真正直达眼底的出自肺腑的笑。

“谢谢。”她朝莫渝颔首道,“说起来,哀家只知道你姓莫,还没问过你的名,你叫什么?”

“回太后娘娘,妾身闺名单一个渝字。”莫渝答道,但“渝”这个字单独提的含义不好,怕太后听了不悦,就多解释了一句,“家父为妾身起名时,是取矢志不渝的意思。”

“矢志不渝,倒是个好名字”太后含笑道,“瞧着也是人如其名了。”

莫渝略带羞涩道:“谢太后娘娘夸奖。”

太后这话怎么和狗皇帝之前说过的一样,不愧是亲母子。

等莫渝回席入座的时候,眼角余光瞥见李怀璟面无笑意地盯着她,看得她头皮发麻,以至于忽略了坐在太后右侧的周淑妃投来的隐含妒忌的目光。

剩下的妃嫔们接着依次献礼,大多是些精致的摆件,但看太后的神情,最喜欢的显然还是莫渝送的香囊。

有长辈在,本来就不喜欢宴会这种场合的莫渝更是觉得拘谨,斯斯文文地将摆在面前的几盘菜肴每样都尝了些。

李怀璟全程一言不发,却时不时地打量着莫渝,惹得她愈发坐立不安。

幸好有两位皇子坐在他们之间,减少了些尴尬,妃嫔们在宴席上说说笑笑的,倒不至于冷场。

众人陪着太后喝了几盏酒,赏过太液池上的画舫中演出的歌舞曲艺,待夜色浓了,太后露出倦意,这场宴席方才散去。

如来时一样,众人坐船离开,各自回到居住的宫殿。

算着天数,这晚原该轮到莫渝侍寝,李怀璟因那件寿礼的事也有话要说,索性一起回了猗兰殿。

“难怪你不告诉朕要送什么。”李怀璟开口第一句话便是在向她兴师问罪。

在寿宴上陪着喝了几盏酒,莫渝此时有些微醺,自知理亏,默不作声地垂着头坐在那儿等候发落。

然而李怀璟却仅仅是伸手去捏了下她的脸,无奈道:“别再这样了,和太后有关的事,至少也该提前知会朕。”

仿照他的字迹,给太后抄写经咒,亏她干得出来。

“妾身下次不会再这样了。”莫渝连忙做出保证,看着李怀璟,又笑嘻嘻地凑了过去。

明明还没修复与太后之间的母子关系,可李怀璟到底没在寿宴上拂了她的面子,没让她下不来台。

“三郎对妾身真好。”说罢,她竟趁着酒兴扑在李怀璟身上,在他的脸上用力地亲了一口。

她这番举动有些出乎意料,李怀璟愣了愣神,随即呵呵一笑,搂住她的腰吻了回去。

望舒

太液池离掖庭有很长一段路,张语知并不着急,让青萍打着灯笼照亮,沿着太液池岸边步道慢慢地往回走。

适才寿宴上,莫昭容进献寿礼时,皇上的脸出现过片刻不豫之色,被她看在眼里。

张语知不禁猜测起来,皇上究竟是在为哪桩事感到不快。

是为那份寿礼,还是为莫昭容?

还没细想太多,思绪便被打断了。

“原来你就是那位让皇上魂牵梦萦的张御女。”田美人带着绣心站在前边,似乎是在那儿专程等着张语知。

张语知闻言驻足看去,却没能认出她来,一时不知该如何问候。

寿宴上,她全程都在关注着皇上和莫昭容,然后则是太后和周淑妃,别的妃嫔上前献礼时便没怎么看。

“妾身给姐姐请安。”不过对方瞧着比她年长,又肯定比她先入宫,张语知挑了个不算错的称呼,向田美人行礼问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