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皇帝被迫成为咸鱼(125)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49 第四十九章
◎登基第四十一天◎
经榕:“???”
官员:“???”
还是经榕先反应过来, 急忙追问:“你说什么?天花苗?哪来的天花苗?你不会说的是宫里那种?那可不行!用了的人十之五六会高烧、出痘,其中又有二三人挺不过来,怎么能用!”
“大人, 当然、当然不是那种。”官吏气都不顺, 话也说不利索, 性急的经榕等不及, 给他灌了一杯温茶, 润了干哑的嗓子。
官吏这才继续说:“陛下说,这是太平苗,是西宁府那边的,极为安全。西宁府那边, 早已家家户户都用上了。”
“陛下呢?陛下之前也用上了?”经榕追问。
得到肯定的回答后,他终于松了一口气,满面笑容地回头, 用力拍了拍金陵同僚的肩膀:“你看!我就说陛下洪福齐天!这天花苗,不就从天上掉下来了吗?”
西宁府与盛朝互不往来许久, 只每年军费和三年一次的会试会有些交际, 其他时候, 两方几乎不交流。
若不是陛下……他们或许这辈子都不清楚, 那边已经有了安全的天花苗。
“太平、太平,这名字真是好。”那官员忍不住拭泪,忍了半天, 浊泪流了满脸,“陛下……”
他说不出话,只跪地, 向着燕都的方向狠狠磕了几个头, 随后又站起身, 只打算配合,不做他想。
“大人,陛下正是叫人去西宁府取太平苗,这才耽误了时间。”官吏一身狼狈,从怀中拿出陛下写的金笺,多日奔波,这笺纸倒是没怎么皱,上面字迹清晰。
官员接过金笺,看了其中内容,道:“……请南方名医,但凡来的,往后两代可正常科举?”
“是呢,在春汛那会,因着时间紧迫,只通知了北方的州府,也是后两代正常科举;而后陛下觉着南北得平衡,莫要在闹出南北不和的案子,还想着如何平衡,如今……唉,不说了,只请大人定夺。”
官员点了点头:“如今情况特殊,我这就去写公告,叫人在金陵周边宣讲。”
“太平苗也得保存好,先为幼儿接种……至于那些豪强,既然不愿配合,那就不用配合了。”经榕慢悠悠地点出来。
天花出来后,各个粮铺、药铺都闭门哄抬价格,被兵役们强行敲开了门,按照没涨价前的价格写了欠条。
金陵的养老部门难得表现出如此强硬的姿态。
之后更是搜找天花病人,行宫不能贸然进入,也是请其内的宫人熏艾草,搬运天花病人,日常喂药。
“再者……殿下那边,也得快些接种太平苗。”经榕斟酌着开口。
两位官员对视一眼,皆有些无奈。
若是养在其他娘娘膝下,倒还好,接种太平苗不算难事;怪就怪在汪娘娘的性子……不一巴掌把他们抽出来都算好的。
偏偏身份特殊,轻不得重不得,唉。
——
暂且不提那些烦人的问题,太平苗的事情一出,百姓并没有第一时间相信,反而半信半疑。
太平苗简直闻所未闻。
还是那个西宁府出来的。
难道会是好事?
倒是后面那个,消息如同风一般卷出去,很多明哲保身、原先不愿意来金陵的医护,纷纷收拾了东西,打算去闯一闯。
若是已经过了天花的,更是求之不得,巴不得立刻长出翅膀飞去金陵,有医者摸了摸自家孩子的脸:“以后不必避着读你那些圣贤书,只拿出来!以后考中状元也好,叫你娘扬眉吐气。”
说完,简直是兴高采烈地收拾了东西,恨不得下一秒就去金陵。
至于两代之后?有些人两代能发家,假若他们家到重孙子那辈还是念不出东西,不如跟着她学医。
这事不仅利于后辈,太平苗一事更是有利于所有百姓,倘若真是安全的天花苗,以后竟不必管此病了!
相比外面的欢欣鼓舞,汪娘娘宫里却是一片凄风楚雨。
地上满是被砸碎的瓷器碎片,明琮被外面的声音惊醒,哭闹的声音尖锐。
只是这次,再没有人过来哄他,甚至所有宫人都害怕地躲到宫外,不敢来招惹发疯的汪娘娘。
“明琮、琮儿,母妃只有你了……”砸碎了宫殿里的东西,汪娘娘赤着脚走到婴儿面前,没有修剪的指甲直直地戳上婴儿的脸。
哭闹声瞬间更大了。
“外面的人都想害你,只有母妃一心一意地为你打算。”汪娘娘心中恨极,连同母家、其他妃子、官员乃至燕都的那位陛下全骂了个遍,“这么小的一点事都做不好,燕都又不是铜墙铁壁!”
“还有那群死官,先帝在时,要个东西、要点钱,都推三阻四,只一味哭穷!原来在这等着,新帝登基后,就迫不及待地摇尾乞怜了……
“伯母还和我保证,一定下死力,保我的琮儿登基……居然就是这么个帮法!可恨我困在行宫,不能出去。”
她心中愤愤,忍不住落泪:“为何我这样命苦,分明诞下了陛下唯一的子嗣,却沦落到行宫……被那康王欺辱。”
大人和婴儿的哭声交织在一起,吵得人不堪入耳。
方娘娘还没走进去,远远的就听到里面的哭闹声,立刻停下了步子,揉了揉额角,简直哀叹:
这事怎么又轮到她头上了!
还好陛下给的多,又愿意恩泽母家,不然,她真的不想趟这滩浑水。
方娘娘做了半天心理建设,才重新迈开步伐,往那宫里走。
只是一走到门口,就被满地跪着、瑟瑟发抖的宫人,以及宫殿内的一地狼藉唬了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