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内卷皇帝被迫成为咸鱼(126)

作者:关途 阅读记录

“一个个和木头一样,里面乱七八糟的,也不知道收拾,万一伤了殿下如何是好?”

方娘娘指使着宫人团团转,总算让殿内能看了一些。

“妹妹就算担忧这天花之症,也得看顾好身体,免得病倒。”方娘娘捏着鼻子说了一堆客套话,立刻示意身后的医女上前,“给殿下种太平苗吧。”

“你们想干什么?!”

汪娘娘紧紧抱着明琮,目光警惕地盯着这群陌生人:“你敢下毒暗害殿下?你胆子不小!”

“回娘娘话,这不是毒药,是陛下特地叫人送来的太平苗,能预防天花。”医女不卑不亢地行礼,“臣女来了金陵,立刻来了行宫,是为了保护殿下的安全。”

她来自西宁府,一路迢迢来到金陵,是为了更多的百姓,以及为西宁府正名。

陛下说了,太平苗来自西宁府这事,一定叫盛朝的人都知道,以后西宁府和盛朝之间,不应再有隔阂。

所以她心甘情愿地来到金陵。

“滚!”

迎面而来的,是一杯还装着水的茶盏。

医女急急忙忙往旁边退了一步,汪娘娘身体虚弱,这茶盏没砸到人,只重重摔在地上,碎成数块,里面的茶水也蔓延一地。

“娘娘这是?”

西宁府远离燕都久了,又因为地处边疆,风气开放。

谈论皇位都不觉得如何,更何况一个行宫里的娘娘?

“娘娘是不愿意?”医女问了句,半天没得到回应,倒也点点头,背着医箱决定离开。

“诶,姑娘……”方娘娘倒是喊了一声。

医女行了礼,道:“娘娘,我此次前来,不是为了这位娘娘和殿下,而是城中的百姓,他们家中或许有更多孩子。于我来看,普通百姓和孩子,和这位殿下,都只是患者,没有高低之分。”

太平苗的接种在西宁府推行已久,就算是当年的世子殿下,也是在合适季节,与普通孩子们一起接种的。

“……行,行,咱们也没必要热脸贴这个冷屁股,走,我送你出去。”

方娘娘对这姑娘的爽利很有好感,干脆连自称也不用了,带着人往行宫外走。

行宫之外,金陵城内,幼儿们已经排着队,先进行了太平苗的接种。

虽说有百姓心里疑惑,但如今被关在金陵城内,也没了别的法子,只期望这“太平苗”能安全。

他们之前听说,有些痘苗危险得很,就算接种了,也容易死。

只是这次,那些孩子们只烧了几天,便恢复健康,浑然看不出接种过天花苗。

这、这可真是……

“敢问医者,我、我们接种这苗,需要多少钱?”有百姓恍惚地问。

“要什么前?这笔银子尽让陛下掏了,不收你们的钱。”医女忙忙碌碌,“记着,三天后,大人们要来接种。”

“诶、好。”

那人像是踩在云端,晕晕乎乎地回去了。

原先的天花病人也被不少西宁府的医者接收了,他们都接过太平苗,再适合不过。

西宁府对天花的研究颇深,只是对重症患者,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只能用些药,尽量缓解。

行宫里感染的几位也得到了妥善的照顾,贵英烧了多日,体温渐渐降了下来,身上的痘也渐渐消退。

可见,她这次是熬了过去。

“姑娘要是醒了,先用些粥水,养养身体。”有人递过来一碗温热的粥。

用了半碗粥后,贵英才有了力气说话:“你们……”

“我们是医女,姑娘不必害怕。”那人的手很稳,轻轻地拍了拍贵英的后背,像是在哄家里的孩子,“姑娘已经熬过来了,以后再不必害怕天花!”

贵英慢慢地嗯了一声,泪如雨下。

——

金陵的防疫行动如火如荼,奏疏很快传回了燕都内。

明慕见了来龙去脉,感叹了一声:“真聪明啊。”

“什么什么?舅舅在夸谁?”

明璇刚迈步进殿,便听到了这句话,放下书本哒哒哒地跑过来,挤在明慕身边。

她和明慕亲近惯了,龙椅也坐得,并不觉得冒犯。

明慕更不会在意这点小事,甚至给她让了位置,分出一半奏疏:“你看,是之前天花一事。”

“我记得,舅舅那几天都忙昏头了,巴不得自己也去呢。”明璇依偎在明慕身上。

明慕:“……阿这。”

他扭转了话题:“当时只是想尽快解决,没想到还有意外之喜。早先金陵的豪族囤积物资,居高不下,是官员们动了兵才叫他们拿出东西,如今满城的人都种了太平苗,偏他们没有。

“后来急了,巴不得献上物资,只为了顺利种苗。”

明璇拧着眉:“只是这样?就这么原谅了?”

“那阿璇觉得如何?”明慕问。

“自然是叫他们献上全副身家!”明璇理所当然道。

明慕:“……哇……阿璇你的想法……和经榕好像。”

折子里面就写了,经榕原先预备叫这群人交出一半,几番讨价还价下来,狠狠地将这群地方豪强挖了一层肉。

这还没完,更有数件经年旧案被翻出来,重新平反,依律斩首、抄家。

经此一役,金陵的豪强全被削了。

而南方豪强,又以金陵为主,其余地方绝不敢如此嚣张的。

明慕将其中的事挑拣几句,除去太过血腥不适合给小孩听的,剩下的重新组织语言,讲给明璇听。

说完,他心中叹了口气:“这样的事不知多少,只是燕都的影响力有限,暂时顾及不到整个盛朝。如今金陵那边改了往日养老不作为的作风,能让我稍微放心……”

上一篇: 殿下好风流! 下一篇: 天帝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