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皇帝被迫成为咸鱼(133)
那点钱拿到手,还没捂热,便在某个晚上被人入室盗窃,直接抢了,家中有人因保护财物丧命。报官许久也没有用处。
为了保住命,原先的一大家子分崩离析,他们一家没有好的去处,只能躲在金陵这里,躲藏数年。
“当家的,咱们家的田契都拿回来了?”
昏暗的小屋内,妻子蹭着一点光缝补衣物,这些衣服是她从外面接回来的、大户人家丫鬟的衣裳,不能被外面污了去,只能蜷缩在干净一些的屋子里,细心地缝补。
“拿回来了。”
那人放下背篓,从里面拿出一迭厚厚的田契,分了大半给妻子:“田宅也还给我们了,你不要再补衣服,拿着这个回家去。”
“我、我……”妇人小心翼翼地将田契收回来,见丈夫一副要出门的样子,问道,“你、你打算去哪?”
“我去燕都。”
那人道。
他重新背上背篓,简单捡了几件衣服、一点干饼,和一直被他珍藏的木盒。
——所有的官员他都不信。但陛下不一样。
他愿意相信陛下。
——
经榕的奏疏和信件早早地送到了小皇帝的案头。
看完经榕写的全程后,明慕终于放下近日心中的大石,心有余悸地拍拍胸口:“还好还好,这次运气好。”
要是没有太平苗,他其实也没什么好办法,真得去找那个系统,看看能不能弄点超时代的药物——只是那样很容易出现副作用。
就好比机械降神,谁也不清楚会对这个时代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所以明慕一直很克制,除了急需的那枚种子,再没想过主动去寻求系统的帮助。
就连棉花种子,也让朝中善于农学的官员进行研究,务必和本土的种子有机结合,改善一下本地种子的基因……至于土豆,已经在推广红薯,势必要和土豆的种植面积不相上下,好能续上土豆没有的空缺。
说起来,玉米应该也是这个时间传入的,怎么这个没什么动静呢?
“陛下运气一直都好,永远都好,是苍天有怜。”阚英立刻接上话,发觉自己的话又和神鬼联系上,改口道,“也不是,反正就是,陛下好。”
“还好还好啦。”明慕开开心心地翻出备忘录,在临时加上去的天花二字上画了一个勾,代表已解决,又道,“现在总算能给太医院扩充人手了!”
之前太医院查出倒卖药材、和玉清观有勾结等,撤下了不少医者,目前,偌大的太医院里,只有颜太医和小猫三两只苦苦支撑。
还好现在宫内的人口简单,裁撤了一部分宫人,真正的老大也只有明慕和郡主,还能勉强凑合。
如今已经六月中了,下个月大婚,大婚后,那些来燕都的藩王世子们也要入宫,到南三所居住,统一开始念书……
况且,太医院还有审核惠民药局大夫水平的任务,暂时人手不足还能凑合,长久下去肯定不行!
“发个招聘广告,请名医来太医院工作。假若选中,可享受月休四日、俸禄十两到五十两不等,丰厚年终奖,节假日福利……但不能只找善于看病的,若有潜心研究的,也可报名。”明慕巴拉巴拉说了一大堆,说完还有点心虚。
如果他这个条件放在前世,还真谈不上出彩。大公司基本都这样,还有什么出国游、旅游基金、年假等等。
他这边的优点大概是……有编制、是国企,还有退休金,不会三十五岁优化?
在996都没有的古代,这能算什么优点啊!
明慕很有些心虚。
说完,他忽然回想起阚英一直在身侧伺候,问道:“我记得月休福利早早就在宫城推广了,怎么没见你休息?
“大家都是宫城打工人,没必要那么拼命啦……”
“陛下这是什么话。”阚英的语气似有不满。
明慕:嗯??
他立刻开始反思:对贴身近侍,那些福利是不是不足?条件是不是应该再丰厚一些?
阚英振振有词:“奴婢要是休息,该叫谁来伺候陛下呢?”
明慕:嗯……
“有没有可能,我是说可能……”明慕尝试解释,“就是,你可以有自己的时间……?”
阚英:“奴婢拒绝。”
阚英:“别人需要,奴婢不需要。”
他叹了口气,又说:“陛下是嫌弃奴婢了吗?”
“没没没、没有!”明慕急忙摆手否认,完全不知道话题怎么拐到这上面来的,简直凄凉又无助地解释,“我不是这个意思!”
“总之,还是先说太医的问题。”
他强行把话题扭转过来,又提了几个意见:“我看,太医院不必世袭,甚至最不该世袭,交由礼部考核。”
之前明慕深入了解了太医院的选拔机制,简直离谱:除却简单的医户世袭,居然还有捐纳一途,意思就是只要给够钱就能当太医。
这不就是官方版的卖官鬻爵嘛!
并且捐纳制度还不止太医,还有和尚。本朝初期对僧道的管控很严格,不允许轻易出家,出家后若没有度牒,便认为是非法出家,直接拉去边疆流放三年。
为此,还特地设立了一个官位,用以管理僧道。又为了避免出现外行人管理内行人的事,所以这官员基本都是僧人或道人。
随着世事演变,这个官位逐渐明码标价,僧道一年一任,分次购买。
之前整顿燕都周围的寺庙以及道观时,连着萝卜带出泥,牵连出这起官司。
明慕看完后简直震惊了好多天。
旧事已经解决,眼下是太医院选拔。明慕和朝臣商量后,统一改革:必须有当地官员的推荐以及通过礼部考核,才能成为太医。前者不难,之前春汛的医者正陆续回家,若有意可直接拐个弯来燕都;礼部考核分为实践和研究两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