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皇帝被迫成为咸鱼(234)
这些话,几乎立刻便说了出来。
他尤嫌不满,继续道,“就算你登基,想施展抱负,也是万万不可能的,因为三年后,戎狄兵临城下,你为了百姓自刎而亡。盛朝覆灭。”
“我应该是新朝的侯爷,享受富贵,为什么会是现在这样……”
明慕听得瞠目结舌,最后只能用一句话形容:“你的梦,内容还挺丰富。”
“所以你带走了郑小羊,因为梦中的他是个厉害的将军?”
“不然?一个浑身脏臭的农家子,以往都没有接近本侯的机会!”
明慕啧啧啧了几声,让人把他带下去,回头对上阚英略显焦灼的目光,疑惑问道:“你真信了?”
阚英不好说什么,委婉道:“既能做此梦,说不定是上天指示……”
“我只看出基础教育刻不容缓。”明慕摇了摇头,怜悯道,“这一看就是宗教信仰过于浓厚,结果自己都疯了。”
阚英:……欲言又止。
好像每次遇到什么奇怪的事情,陛下都有自己的一套逻辑,从来不相信这些。
先前他就发觉了,在郑小羊身上格外明显,他们都关注那个奇异的梦,只有陛下察觉到拐卖一事,在盛朝之内严厉打击,最后顺藤摸瓜,居然捞到了晋商老东头的身上。
如今、如今……
唉,陛下这么想也有道理,之后说不定也有意料之外的收获。
他不再提起那个“梦”了。
“那人既然投靠戎狄,便让他们团聚,送去单于那里。”明慕很快给这人想好了归宿,“叫他们一起行刑,死后,也可埋葬在一起。”
“让他在地府里继续给戎狄效忠。”
但凡华夏人,没有一个人不讨厌这种数典忘祖的卖.国.贼。明慕让他来,也只是因为似乎很多人提起过对方,所以来见一见,此人到底有什么怪异之处。
结果就是一个单纯臆想疯了的疯子。
“至于他的家人……回去查清之后再禀告于我。”
不过这件事倒是给他提了一个醒。
“宗教是不是很容易影响人?”明慕找来笔纸,将自己的构思写了下来,感叹道,“基础教育刻不容缓。”
建立教育体系,再佐以扫盲行动,能够提升一下百姓的自我认知能力……在文风兴盛的地方推行应该会容易一点,但在偏远之地,需要格外的努力。
不过也没关系,现在有钱了!
想到丰盈的国库和即将到来的戎狄藏宝,明慕写东西也不觉得累了。
其实,他还在想要不要将科举和基础教育分开,类比现代的普通高等教育和公务员考试,但是仔细想想,似乎也没什么必要。
现在又不可能出现一个岗位几万人报名的情况……说实在的,上下就一亿多人,他还在愁人口问题。只能安慰说现在世界上的国家人口都少,盛朝还算多的。
明慕在这一天后面画了一个问号。
直觉告诉他,想要解决军户的困境,可以从这里下手。
最好是彻底分开文官和军权……只是这样,会不会遭到反对呢?
明慕的笔一顿。
他的政策很久没有被反对,也有可能是这方面的原因——因为没有涉及到自己的根本利益。
但是,如果他想清理土地、再对军权下手,朝中的文官会不会彻底站在他的对立面?
诸如卜大人和太傅……
明慕犹豫了片刻,还是握紧了笔杆,下定了决心。
这几项问题不解决,便是延绵百年的祸端,也是王朝崩塌的根源。
他没办法让封建时代加速前进,直接变成现代化国度。只能尽力维持它的稳定,不让它影响更多普通人。
充当一时的保护伞。
虽说下定了决心,但明慕暂时停笔,将这一段略了过去,拿了新纸,另起一行。
再者,应该确立正教和“邪.教”,并对后者持以赶尽杀绝的态度,就算是正教,也不能太过分……由于监管力度不到位,常常有打着正教名声,在外蛊惑百姓、招摇撞骗之人。
基础教育能缓解,但缓解力度有限,主要还是朝廷的责任。
先前他对燕都周围道观和寺庙的严厉打击,倒是稍稍遏制了民间的迷信之风,但是在北边影响较为明显,南边则不然。
最后则是特殊的一些……打着“宗.教”的名头,实际上行造反之事。
比如金圣教。
这个教派的构成非常复杂。最早是东晋开始,于前朝发扬光大,因为教义简单、教规宽松,很是吸引了一批教众。而后内部分立,有靠近朝廷、专门取悦的;也有在民间招摇撞骗的;更有一群想在人间建立天上佛国,进而和官府对抗的。
简直花样百出。
但是一直因为规模不大,只在南边几个地方流传,所以不怎么当回事。
写完后续的规划,明慕终于停了笔,任由阚英给他敷手。
“陛下,咱们何时启程?”
“如今是九月十七?”
得到肯定答复后,明慕默默盘算了一下这边的情况。
几件挂心的事情都走上了正轨,附近的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并且因为煤炭,家中多了一份收入。
高碳钢的制作也越来越灵活,并逐渐将其加入火枪以及火炮的制造中,进展顺利——此处额外感谢红毛洋人无条件提供的帮助。
反正戎狄输了,战利品全归他们所有。
看起来,似乎应该回去了哦?
“再等等。”明慕只摇了摇头,铁了心要继续呆着。
阚英有些摸不着头脑。
难不成陛下要看着单于他们死了,才彻底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