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皇帝被迫成为咸鱼(235)
可先前,陛下并不关注这些啊。
又继续等了十日,朝廷的信件一封接着一封,甚至都快找人过来拽陛下离开,就连戎狄有名有姓的头领都全部斩首,那几日,刑场地面的血液铲都铲不掉。
明慕还是没有动身,
直到郑小羊顺利拿着煤炭回来。
阚英舒了一口气,笑道:“原来陛下是担心郑小将军,如今见到他回来,想必也能放心了。”
明慕点了点头:“是放心了。”
他在认真挑选着棍子。
这些东西前些日子就在准备了,大家不清楚缘由,只想着陛下这么做一定有他的深意。
如今摆在面前的,都是上了清漆,表面光滑,长度适中,又非常轻便的棍子。
“他什么时候来?”
明慕先前召见了此人,但现在人家不再是默默无闻的农家子,而是顺利从草原回来的小英雄,还有事情等着他处理。
“陛下!”
说曹操曹操就到,外面传来了清脆的声音,紧接着,一个刚换了衣服,头发还滴着水的少年闯了进来。
他黑了一个度,眼神却无比明亮,道:“陛下,恭喜大捷!”
“你也辛苦了。”明慕终于选出满意的,和颜悦色道,“若不是你,此番不会如此顺利。”
“我已想好了,你先回家报平安,封赏的圣旨会送去。若是后面想进入军营,直接去临西王府治下,离家近。”
“你还想要什么?”
郑小羊止不住地点头,呲出小白牙,完全看不出在草原上一往无前的架势,先是谢恩,然后又期期艾艾地开口:“陛下,能不能、能不能给我取个名字?”
“这个名字是小名,陛下,你给我取个大名吧。”
明慕应下:“没问题,只是名字不能草率决定,还得细想。咱们先来说另一件事。”
郑小羊还傻乎乎的:“什么?”
“关于你私下里和尚书一起,偷摸溜去草原的事。”明慕依旧心平气和,“功是功,过是过,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你放心,别人都罚过了,就剩你了。”
郑小羊:笑容逐渐僵硬。
他见陛下拿出了悉心准备的“教具”,内心惶恐,倒是没敢跑,咬着牙挨了第一下,随后如同兔子一般往外跑,引的陛下在院子里面追他。
院子里的小宫侍跟着小跑过来,帮陛下拦人,可郑小羊人如其名,跑得飞快,只偶尔“不经意”被陛下追上,然后挨一下。
明慕下手倒是挺稳的,跟前世教训自家不听话的小侄子一样,都是只抽小腿肚子,能让他长个教训,但不会伤到人。
等揍满三下后,他收了手,额头冒出细密的汗珠,脸颊发红。
实际上,他看起来和郑小羊差不多大,此时却要如同兄长一般,拽着郑小羊,悉心道:“你想做什么都可以的。我只是担心你年龄小,又被尚书大人哄骗,不知轻重地答应下来带队……”
“等你回去读书,或者去军营中训练,遇到这类事情,便能做到心中有数。”
“嗯嗯,我都清楚的。”
跑了两圈,郑小羊却和没事人一样,汗都没出,心中却纳罕:
他本以为自己主动分忧,陛下一定会赏赐他,也就不在乎自作主张的事情。
没想到,会因为他的年龄而担忧。
他露出了一个温顺的微笑:“下次一定先告诉陛下!”
今天下午难得轻松而舒适。
寒风消散,太阳高高挂起,迎面而来的是温柔而舒缓的气息。
既然见到了郑小羊,确保他安然无恙,明慕想做的事也终于全部完成,终于收拾东西,准备回燕都。
这么多日过去了,不知明璇有没有长高?
澜哥有没有想他呢?
——
盛朝战事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北疆刚刚平静,沿海的战报又传上了燕都。
“海上唯有厉将军、邵将军能支撑,不叫倭寇攻入内地。”卜祯看了奏疏,叹了一口气,放在一边,预备送进宫中。
经榕想:“不若封锁沿海,继续内迁百姓?咱们又好防守,也能叫倭寇空手而归。”
现在为了沿海百姓的安宁,已经内迁了不少,少了一处海盐产业,以至于不产盐的内陆盐价居高不下,甚至听说,西宁府的盐价之前飙升到七十文一斤,陛下的调控政策发布后,盐价才缓缓回落,如今固定在三十文左右。
部分内陆的矿盐、井盐味道发苦,价格却与海盐一般。
再者,盐乃朝廷管控,若商人想要贩卖,必须向朝廷购买盐引,这也是一项重要的收入来源。如今没了海盐来源,便是少了一部分收入。
“不可,陛下一定不会赞同。”卜祯摇了摇头。
封锁沿海或许会少掉很多麻烦,但不是长久之计。陛下先前递来奏疏,说欲效仿太祖,造船下海,怎么可能答应这个提议?
再者,陛下是绝对不会忍受被欺负到头上,还忍气吞声的,说不定造船就是为了打回去。
在陛下手下工作久了,能揣摩到对方的想法。
经榕在户部算账,一切都从成本看齐,回头想想,倒也是如对方所说。
他有些心疼刚送入国库的银两,道:“那便如陛下所说,召集船匠,打造新船,将倭寇地点一个个剿灭。”
“还得召兵,增加军费,苦一苦厉、邵两位将军,从山东、江浙直至福建,都得严加防范,等新船建好,架设火炮,一路反推。”
边说,他边倒吸一口凉气。
打仗的每一天都在烧钱,要不是最后抄了晋商的家,估计盛朝也得支撑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