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皇帝被迫成为咸鱼(71)
“自鸣钟在前殿,陛下来的时间不长,本应不会有这么明显的反应。但陛下幼时底子薄弱,气血不足,才叫这药物的效果明显了一些,能够早早发现。”
“怪不得,是药性相冲。”明慕收回手,看了眼被拆开的自鸣钟,语气有些可惜,“库房里还有自鸣钟吗?”
阚英捧来小皇帝的鞋子:“陛下,还有的。”
“好吧。”
算是坏消息里面的好消息。
明慕道:“通知仪鸾卫,燕都乃至方圆百里,道观、寺庙,统统查封。”
他语气强硬,几乎毫无转圜之地。这种方法都用到了宫里,可见民间早已泛滥。
不论是为百姓,还是为自己,明慕都不可能轻巧放过。况且,他极为惜命。
——他有相伴的恋人,有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以及死过一次的经历。轻而易举地葬送在不知名的药物下,明慕无法接受。
这件事的目的已经很明显了,为了让新帝重新信任这群道士,他们不惜安插人手,弄了这么一出。唯有他们的“符水”能够缓解陛下时不时的晕厥,那么被信重、敛财,简直是轻而易举的事。
“陛下。”
有臣子的声音从身后响起。
“怎么?”是觉得他太残忍了吗?
后面半句话还没出口,便听到那人继续道:“不仅是道观和寺庙,宫内太医院也应整顿了。”
咦……?
明慕茫然地回头,却见到一群怒意冲天的臣子们。
“不仅如此。”尚书中唯一的女性赵忆远愤愤开口,她约莫四十岁上下,主管礼部,行事作风不急不缓,周围同僚还是第一次见她冲动的样子。
“居然叫这东西混入陛下的寝殿,微臣看,这宫内也该好好整顿!后宫无主,陛下应尽快大婚……礼部已经在做准备了。”
粗粗一算,起码有几方势力全都牵扯了进来,尸位素餐的太医院、想要继续被推崇的道士、立场不明的后宫……
而文官,只能在前朝为陛下保驾护航,在内宫反而束手束脚。
“殿内殿外也很该认真清理……”
“依微臣看,先帝的妃子,很不应当继续在宫内居住,行宫不是正空吗?”
几人各执其词,但中心思想只有一个,那就是保护陛下。
突如其来的意外几乎点燃了他们的警惕,几乎像是感受到周围威胁的兽,伸出獠牙,竖起利爪,试图撕碎所有威胁到幼崽的事物。
“陛下想要怎么惩罚臣等,臣等都绝无怨言,但陛下应以身体为重。”卜祯恭敬跪下,“若陛下心有不满,可立刻卸去臣等的官职。”
短短一句话,却透出毫不掩饰的奋勇。
“只希望陛下多多看顾自身。”
明慕有点被他们的态度惊讶到,良久才开口:“好……”
“今日应将太和殿内外仔细检查一遍,陛下应换宫居住。再者,选秀一事,陛下心中已有皇后的最佳人选……”
卜祯处理事情的经验丰富,饶是如此,在说到这句话时还是顿了一下。
真是心梗。明明这次他们来早这么久,为什么偏偏陛下……硬是对那个世子情根深种,非他不可?
若是喜欢男子,选秀时也不乏英武男儿啊。
这个倒是,明慕点点头:“朕只愿要他一人。”
只愿意有一个皇后,也不是不行,本朝就有先例。
赵忆远咬了咬牙,接话道:“臣这就回去筹办大婚事宜。虽在国孝,但国不可一日无后,陛下可便宜行事。”
有了皇后——尽管是男子——也能整顿后宫,不至于再出现今日的意外。
而阚英,已经着人去收拾宣政宫了。
一切都有条不紊地安排好。
颜绍元去前面的御膳房熬药,药材不用太医院的,而是开了内库,药罐子咕噜噜地冒泡。
明慕重新在位置上坐下,道:“行,咱们继续之前的话题,这个税收是怎么回事?”
经榕欲劝陛下去休息,眼角余光却瞥见卜祯对他微不可查地摇头。
虽然他不太服气叫这人当内阁首辅,也跃跃欲试地想要叫这人快点致仕,好让出位置。但大部分时候,这人还是很有能为的。
在揣测上意上,卜祯是一把好手,不然不至于安安稳稳地在先帝手下当了三年首辅。
此时,卜祯便是知道,陛下不是不在意自己,而是决定从这件事的空档中收拾他们。
“启禀陛下,贸然收税臣等都脱离不了干系。”经榕干脆利落地认罪,“但请陛下明了,这些钱,臣等绝对不是私自挪用。
“建和十一年,先帝提出全国加税,增税一倍。臣等周旋许久,最终按捺下去,只以湖广,江浙为主。”卜祯说话时,没有提他们当初付出了多大代价:死了好几个直言不讳的文官,几位尚书,一大半都去诏狱住过。
那段时间,整个燕都都弥漫着山雨欲来风满楼的低沉气息,奏疏如同雪片般飞往内阁。在见了血后,先帝终于服软了,躲进殿宇内“清修”,要了一笔不少的银两。
他只是平淡地说着:“这些税收,臣等日夜不敢忘。多收有白银三百二十三万,粮、蚕丝等折银五百七十二万两。”
可这些钱,也只是将将够先帝大兴土木。
至于祭祀、占卜求问乃至炼丹求药,都算是硬挤出来的一笔。
本朝经济没有前朝发达,每年的军费就是不小的一笔开支,开国时还有海上巨船,可下西洋通商,可五十年前的一场大火,将所有纸堆故旧烧得一干二净,航船模型全没了。又因为倭寇扰事,早早禁了海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