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回来的小皇帝决定禅位[重生](34)
陈敬尤狠辣无情,想杀的人追到天涯海角也不会放弃,冯廷能躲藏那么久,必能保她母亲无恙。
与前世相同,她用“躲藏不如主动出击”说动了冯廷前来,作引蛇出洞之用,条件是护佑冯叔的安全。
*
陈敬尤擦拭着刀锋:“何人来信?”
“回王爷,无人署名。”
使用四方会的秘法送信,却不显山不露水。
陈敬尤拆开一看,嘲道:“躲了这么多年,终于肯冒头了。”
这阵子是传来了些风声,梁朝不知派了哪些酒囊饭袋过来,他的行伍兵强马壮,小小一个冯廷,不在话下。
假如他在死前能说点有用的情报,那就更好了。
陈敬尤轻飘飘扔下信纸,随口吩咐下属将信件处理掉便外出了。
那送信的小子展信一看,原是旧部投奔,深入敌军,要与他们里应外合。
三日后,陇湾。
为了让大军喘口气,才好继续北上,陈敬尤今日只带了少量人马,打算先会一会那临阵倒戈的内|奸。
陇湾位于城郊,人迹罕至,为了开路,沿路的草木被砍伐踏平,马蹄翻腾扬起风沙,停在树冠上歇脚的鸟群骤然惊起。
此时已到冯廷与他约定的时辰,陈敬尤举起千里镜,远处确实站立着一个中年男子,一年了,冯廷的身形面目并无大改。
陈敬尤并未出现在队伍前方,他穿着与其他士兵相同形制的甲衣,配着箭筒,混在队伍里,毫不起眼。
他在暗处拉满了弓,对准了冯廷的腹腔,虽不至于让他丧命,他也跑不了。
利箭隐蔽地破空而来,在伤人前被一颗石子撞歪了方向。
陈敬尤心下生疑,悄悄往后退去。
“我亲自来赴约,成王怎地言而无信?”陈敬尤带来的人越发靠近,冯廷自然看得清,那首领是作假的。
此言犹如一根导火索,按兵不动的背城军飞速动作,前后堵住了敌军去路,被围截的兵马六神无主,溃逃的小兵相互推挤。
“这里面有没有成王?”乌桁不解道,“假如没有,这一趟便做了无用功。”
“我知道他在哪儿,”沈缇意却肯定说道。
那张脸,她怎么可能忘记。
沈缇意直盯着那人,他身旁形成了一个隐蔽的包围圈,正在慢慢后撤。
背城军训练有素,陈敬尤带来的人本就不多,主将只顾及自身安危,可谓一盘散沙。
陈敬尤踏着横死的士卒尸体,被沈缇意带人堵住了后路。
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未曾与新到的梁军交手,怎会惹得眼前战意勃发的女子追杀。
周身护卫且战且退,陈敬尤勉强招架住沈缇意的攻势,就像他无数次做过的那样,被他用来当肉盾的替死鬼一个接一个,不知会不会在黄泉路上朝他索命。
在肉盾用完之前,陈敬尤只带了三两个亲信,从包围圈中勉力破开的缺口逃出。
沈缇意当即策马追赶,陇湾一角,时刻把控局势的祝续玖本就分出几丝心神牵挂在她身上,眼下见她孤身一人远去,自己又无法脱身,立刻遣了几名精骑紧跟其后。
陇湾一里开外是一片竹林,被祝续玖派去协助沈缇意的几人眼看着她放缓速度,前方的逆贼早没了人影,不由有些奇异。
长公主方才的模样看起来焦急,这会儿怎么不追了?
约莫一刻钟后,远处响起马匹的嘶鸣,想是陈贼已然遁逃。此时,沈缇意才进入竹林。
跟来的几人面面相觑,不懂长公主何意。
待深入竹林,才见一座雅致竹居。
那居所里的人许是听见动静,一侧窗口闪过几张稚嫩的脸和带着探询的目光。
怎么是些孩子?事情越发扑朔迷离。
沈缇意径直上前,敲了两下紧闭的大门,扬声道:“在下奉成王陈敬尤之命,妥善安置几位小友去处。”
她耐心等候了片晌,才听有人抽出门闩,一个半大孩子先探出头,镇定地问:“何时出发?”
“先随我寻个落脚之处。”她答道。
说罢,竹居里七八个幼童先后出来,几个背城军一人看顾着两三个孩子返回。
沈缇意接走了竹居里的孩童,心中升起一股战栗之感。
外人不知,前世此时她也曾与陈敬尤交手,陈敬尤亦同适才一般无路可退,不同的是,等她追来时,这几个孩子挡在陈敬尤跟前,竟想替他挡刀剑。
冯廷说起过陈敬尤的身世,他曾被人凌虐近十年,因此对人防备心极重,锱铢必较,不讲人情。
唯一例外的,是他杀掉老会主后接手的几个孩子,这些孩子尚未遭遇老会主的毒手,年纪尚小便成了孤儿,偏又天赋异禀,被四方会选中培养。
不知是否激起了陈敬尤的怜悯之心,总之这几个孩子由他亲自教养,渐渐生出了亲情。
面对几个孩子,沈缇意下不去手,被陈贼抓住了软肋,犹如放龙入海,让他趁机逃去。
陈敬尤从未告知外人竹居所在,战事四起,他本就打算将这几个孩子秘密转移,沈缇意利用了这两点,才令那群小童相信。
沈缇意清楚,再来一次,她依旧无法伤及无辜。由此最好的结果,是将这软肋自发保护起来。
“姊姊,会主还会来看我们么?”看起来年纪最小的男孩愁眉苦脸。
沈缇意无心破坏小孩子的崇仰之心,便淡淡应了。这些孩子若交由背城军抚养,往后也是可造之材。
不料陈敬尤这样的贼寇居然还剩几分人性在,真是难得。
*
陈敬尤逃亡的日子里,陈军正是混乱的时候,袁奉世率领背城军杀了反贼一个措手不及,俘虏了不少兵卒,缴获百余艘船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