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储妃请入局(69)
听到此,谢宣旻浑身冰冷,“所以那日凡知晓此事的宫人全被秘密处理了!”
寒月点头。
“为什么丁如凝活着!”
“因为事发时,她没被帝王看中,又悄悄被送出宫。发生这档子事,崔夫人是羞愧自杀的,她被带去皇后宫中,向皇后讨了毒药,再由皇后名义让催老夫人将人带回,事关皇家颜面和将军府声誉,这件事只能烂在肚里。”
谢宣旻真不知道该说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离开繁星楼的,他终于明白帝王为何一定要毁了崔家。
当君臣之间有了嫌隙,又怕崔岐拥兵自重,帝王又如何再信得过崔大将军!
**
接下去的时日,整个世界仿佛都变得静悄悄。
每个人都在忙自己的事,一切安静的过分。
当冬日的初雪降临时,三皇子迎娶储妃的日子也定了下来,就在半月后。
崔宥眠这段时间一直在宫中,期间也曾请旨出宫回家探望,但都被帝王让她以学业为重而拒绝了,她忽而就觉得景和帝派宁雍来芳华殿授学就是为了将她困在宫中。
当天夜里她又做了噩梦,总算知道为何频频心慌,这场大婚在数月前,淑妃和三皇子就十分肯定,她会嫁给他!
为何他们那般肯定!
寝殿内火炉烧得旺,整个房间都暖烘烘的,女子却觉得烦躁,心底一股寒凉爬上来,她打开了窗,夜风裹着冰粒子冲在她的脸颊,不远处的宫墙边上,有人等在那里。
她一直都知道他在,每每都要等到寅时初,方才离去。
她是不会跟他逃走的,谢宣旻在一个月前不知受了什么刺激,发疯般要带她离开。
崔宥眠甩开他的手,男子眼中的痛苦她不是看不到,他的心意,她亦是明白的;可是,有了母亲的前车之鉴,她是不能那么自私,她不能连累所有人,包括他。
所以,她告诉他,“你我之间早已失了信任,从此天高海阔,各自安好!”
可他说,他会等,哪怕等不到,只愿在她回身时,她能看见他。
她当时觉得好笑,而他真就夜夜等在芳华殿的墙头。
一切都回不去了!崔宥眠此刻特别怀念他们流落村落相依为命的日子,虽清苦,却自在随性...
大婚如火如荼准备着,崔宥眠没能回崔府待嫁,亦没能出宫。
直到大婚这一天,她踏入喜轿,回望这座皇城时,才发觉自己竟这般渴望离开这座牢笼。
**
吹吹打打的队伍很长,大婚这一日是个晴天,但地面还是积了厚厚的一层白雪。未来太子的大婚之日自然气派又人闹,景都城内外皆挂满红绸,一片喜庆。
谢宣霖打马在前,一派怡然自得。
崔宥眠踏上那辆挂满彩绸和鲜花的马车,一排排大红嫁妆蜿蜒绵长,有孩童坐在自家阿爹的脖颈处远远眺望。
“阿爹,这大红队伍怎么看不到尽头?”
“是呀,今日这迎亲盛景阿爹此生也是头次见到,当真可谓十里红妆呀!”
热闹的街道充斥着人们的惊叹和羡慕,城中风月楼的二楼一道刺眼的目光,穿透人群,紧盯队伍中的那辆马车。
“主子,您瞧今日婚典当真声势浩荡呀。”
穿着平常百姓衣服的徐裕程冷着脸,“站得越高摔得越重!今日崔家盛景,我必让它成为去往阎罗殿的最后光景!”
徐裕程收到京城传来的信,得知徐家被崔家切断后路!那封信上言明,那位敲登闻鼓的人就是崔家派人送入京的,他起初不确定,待藏回京城,听闻崔家收留了陆家的女儿,而崔家二郎替那女子受了最后一箭!
看来,确实是崔家所为!
他今日必然要报仇!
肃王府内一眼望去皆是大红喜绸,喜堂更是布置的喜庆异常,满目红色如同杜鹃泣血般妖娆。
崔宥眠在喜娘的搀扶下走下马车,她刚走上府门前的台阶,一道脆亮的声音穿破空气,“眠儿!万不可嫁入皇家!他是你的杀母仇人!”
紧接着,四周突然涌来不少人。
崔宥眠冷冷掀开面前的红盖头,她的父亲说母亲是被皇家人害死的!
谢宣霖也在这时来到府门前,“谁敢破坏本王的大婚,统统拿下!”
却在这时空中飞来无数冷箭,肃王府周围的屋顶上,无数蒙面人在徐裕程的带领下将崔岐安排的人马围住。
“崔大将军,好久不见!”
崔岐是在登闻鼓后得知爱妻死亡的真相,皇后给他透露了一点线索,他查了出来,甚至亲自去向自己的母亲求证,得到答案,母子抱头痛哭。
老夫人知道他心思重,以死相逼要他放弃报仇,保住将军府的清誉。
他独自一人来到慧娘的坟头,他想到他与帝王在战场初次相见,皆是勃发肆意的少年,热血报国!两人兴趣相投,引为知己兄弟。
后来,他救他于危难,助他登上高位;他给他至高兵权,守一方疆土,一城百姓,他笑着说:“还是他懂他,自己这条命就是为战场而生。”
如今,在后头看看,只剩无奈和苦笑。
他为帝王抛头颅洒热血,帝王却辱他妻,利用他的女儿成为皇权争斗的棋子,儿子入了禁卫军一心护主!
当真不值!
他哭诉着,正不知如何抉择时,又听闻景和帝下旨完婚,他的女儿怎能嫁给皇家!
遂抱着鱼死网破的打算也要将崔宥眠带走,却没想到徐裕程出现,是他为仇人!
终篇*苦楝
徐裕程的带来的人将崔岐团团围住,崔宥眠不能眼睁睁看着这一切,正准备跑到父亲身边,却被谢宣霖拉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