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蜀汉中兴(1474)
刘封言道:「将军所部五千人足够运粮,今城中兵满,就在城外旧营中休整,明日一早去石门山运粮,将军意下如何?」
骆统知道刘封这是还未完全信任,怕他在城内捣乱,押粮是试探的他诚意,倒也没有意见。
与众人敬酒之后,骆统出城领兵到原先汉军驻扎的营寨去了,沿河一带还有两座营寨来不及撤走,正好供他使用。 (5,0);
「将军,你何以如此便轻信骆统之言?」
骆统前脚刚走,唐咨便忍不住走了出来,抱拳道,「骆统在军中威信素重,即便是丞相朱据也敬他三分,刘纂纵然取笑他,也不敢当面讥笑,更遑论责骂,其中必定有诈。」
刘封不动声色,看看身旁的陈寿:「承祚以为如何?」
陈寿略作沉吟:「骆统为人赤诚,十分刚正,曾强谏孙权,又是江东重臣,若有降意,早在破城之时便会留下,此番去而复返,确实有些反常。」
刘封再看看皱眉思索的胡遵和寇威等人,忽然大笑道:「吾早已看出骆统假意来降,今叫其运粮,乃是将计就计也。」
寇威狐疑地看着刘封,转着手中酒杯问道:「属下见大将军方才对骆统诚心相待,不似做作,难道不是唐将军提醒,才有所醒悟?」
在座的诸位之中,敢当面质疑刘封,又用这种语气说话的,也就寇威一人了。
刘封嘴角微不可查地抽搐了一下,轻咳一声言道:「吾之判断,乃因骆统是孙家的女婿,又对孙权忠心耿耿,也算半个托孤之臣,料他不会轻易来降,故而与之假意周旋。」
寇威撇撇嘴,举杯饮酒,也不再说话了,其他人自然也都轻轻点头附和,不管内心信不信,表面上还是心悦诚服的模样。 (5,0);
其实刘封对骆统的判断却是来源于历史表现,历史上骆统英年早逝,或许因为历史改变的缘故而阴差阳错活了下来。
但他刚直的性格不会改变,又和陆逊、吕蒙共事已久,被孙权委以重任,这样的人,伴君越久便越忠诚,即便被逼入绝境,也要挣扎一番,哪里有主动来降的。
如今江东阵营中,能让刘封顾忌的,也就朱据、陆凯、诸葛恪和骆统几人了,只要将这几人拔掉,整个江东便彻底失去了防备之力,唾手可得。
胡遵急道:「将军既知骆统假意来降,为何还叫他运送粮草?」
刘封笑道:「吾欲先破陵阳,又恐急切难下,若朱据和诸葛恪二人领兵来攻,反而背腹受敌,正愁破城之策,骆统来降,正合吾意也!」
唐咨这才放心,抱拳道:「将军尽管下令,末将愿为先锋去攻陵阳。」
刘封知道唐咨急切想证明自己,以便在军中立足,笑道:「唐将军领原先黟县守兵五千人,依然穿戴东吴铠甲,等我命令。」
「遵命!」
刘封又对胡遵吩咐道:「骆统若是诈降,必会与刘纂暗中联络约定起事,马上派人到陵阳方向各处要道埋伏等候,见到奸细,即刻抓来见我。」 (5,0);
「是!」
二人领命而去,寇威慢条斯理地说道:「要以我之见,乾脆将骆统给杀了,再派人告知刘纂,就说已经取得你的信任,叫刘纂明夜领兵到城外里应外合攻城。
吾暗中却带一路人马埋伏在大庾山,等刘纂领兵出城,反去夺了陵阳,岂不简单?」
「嗨呀,想不到少严也懂得算计了,有进步!」
刘封朝着寇威竖了个大拇指,却又摇头笑道,「你这计策太过浅显,我料骆统与刘纂必有暗号约定,不等他出手,我们万不可轻举妄动。
将其留在城中太过冒险,只好用几车粮草来换陵阳了。」
寇威诧异道:「你怎知他们二人还有暗号?」
刘封叹道:「骆统也算得义气之人,此来想必也是报了死志,世人皆道我『奸诈』,他们岂能没有防备,只恐稍有疏漏,刘纂便不会上当。」
寇威正喝着酒,听刘封的自我评价,忍不住喷酒大笑起来:「哈哈哈,奸诈——」
第1359章 引蛇出洞
(4, 0);
翌日天明,骆统便带兵离开了婺水岸边,往石门山方向而去,汉军粮草就在石门峡,骆统早已知道,认定刘封不会骗他。
而在黟县,汉军则重新编制训练,出榜安民,整备兵力,等待着即将到来的最后一战。
刘封其实也在等王濬水军的消息,如果王濬率先击败张承,攻下石头城,陵阳和乌程的的兵马就必须要回防建邺,那时候再进兵,就会轻松许多。
一日过去,骆统暗探禀告骆统已经到了石门山,一路上并无异常,正在石门峡装载辆车,大概明日便可运送了。
刘封叫胡遵继续派人监视,不必打草惊蛇,第二日一早刚刚洗漱完毕,胡遵就来求见,果然半夜在大庾山一处山口抓到一名信使。
刘封见那人五花大绑,口中塞着一块破布,面色狰狞,眼神有决然之色,应该已经被骆统交代过,如果事情败泄,就毁书自杀。
「可有书信?」
「若不是我下手快,这小子差点就把书信给毁了。」
胡奋上前递过一封微微潮湿的皱褶书信,显然是贴身收藏的。
刘封看了看身旁的专柯,笑道:「这小子好像是个不怕死的,交给你来审问。」 (5,0);
「嘿嘿,放心吧!」
专柯咧嘴一笑,如同凶神一般,走过去便将那人从领口提起来,拎小鸡一般带了出去。
刘封拿着信封观察了许久,不见有任何印记,才从封口处小心拆开,尽量不留痕迹,取出书信之后,甚至告诉胡遵记下信笺摺迭的样式,才将其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