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之蜀汉中兴(1475)

作者:寒塘鸦影 阅读记录

信中内容倒是不多,原来是陵阳兵粮也不足了,骆统打算将这些粮草运到陵阳去,叫刘纂派人到大庾山来接应。

等取走粮草之后,再故意泄密,将兵马在山中埋伏,等蜀军来追的时候,趁机大杀一阵,如果来的兵多,便趁机夺回黟县。

胡遵大喜道:「将军,可叫人模仿骆统字迹,将刘纂骗出城来,夺了陵阳。」

「不可!」

刘封仔细看着书信中的内容,横看竖看,甚至斜着看,能想到的暗号都试了一遍,还是没发现异常,这才是真正让他疑虑的地方。

看了一阵,他将书信放下:「这封信必须原封不动送去陵阳,就将这七月十二改为七月十日吧,其余不做变动。」

陈寿将书信接过来,准备好笔墨,观摩了一阵骆统的笔迹,将「二」改为了「日」,等墨痕晾乾,果然看不出破绽来,刘封满意点头,将其按照原先的方式摺迭好,重新密封起来。 (5,0);

正在此时,专柯也走回来,裤腿上沾着血迹,摇头道:「骆统并没有和下书之人特别交代什么,只叫他负责送信。」

经历过许多次暗杀之后,专柯好几次审问刺客,对于用刑方面已经很有心得了,刘封相信他的手段足以让那人不敢撒谎。

「给他个痛快吧!」

打发走了专柯,刘封叫唐咨选一名心腹之人今夜去往陵阳送信,其余各将马上准备,叫士兵暂时休息,养足精神准备出动。

陵阳为丹阳西面的重要防线,朱据汇集兵力之后,命刘纂守陵阳,唐咨守黟县,布下防线阻挡蜀军,但刘纂想不到唐咨败得如此之快,甚至连援兵都未赶到就被刘封所败。

骆统在大庾山前遇到正准备回城的蒋班,两军交战,蒋班兵马不足,无奈又败退到大庾山上防守。

骆统将山顶围住,正好王祚领兵来援,二人商议围点打援,沿途埋伏救兵,却不料刘封竟派兵绕道取陵阳,王祚不敢耽搁,赶紧退兵,不料反而中了埋伏,大败而归。

黟县失守,对陵阳来说便十分危险,侧翼暴露在蜀军刀兵之下,刘纂知道自己是最后一道防线,决心死守,但城中粮草不足,加之黟县逃来的一万多兵马,更是吃紧,甚为忧虑。 (5,0);

骆统思索再三,决定以苦肉计诈降刘封,见机行事,因为不知道刘封对他是否会信任,便和刘纂约定以书信为准。

刘纂担心刘封奸诈,识破计策,瞒着骆统下书来骗他,二人便约定书信中必有几个字词,并让骆统留字以便校对。

苦等两日,派人暗中打探,听说骆统兵马去了石门山,刘纂大为不解,这一日终于盼来骆统书信,赶忙找出字条对比,果然笔迹一模一样,心中大喜。

看看还有一日时间,刘纂传令城中兵马准备,依照骆统之计行事,先去大庾山接应粮草,将蜀军粮草骗来,此消彼长,以便应战,再分一路兵马准备埋伏截击追兵。

王祚见刘纂将三万兵马尽数派出去,只留五千预备役守城,心中不安,劝道:「将军全军出动,若被蜀军截断后路,如何是好?」

刘纂叹道:「刘封率十余万之众来取江东,三军震动,今吾兵力非但不足,粮草也将告罄,若其尽起大军来攻,三万和五千兵,其实无异也!此时若不孤注一掷,更待何时?

正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也!」

王祚闻言默然无语,骆统说过蜀军的攻城之法,让刘纂等人甚为担忧,黟县有婺水作为护城河尚且被打得无力还手,陵阳护城河不如婺水宽阔,结果便可想而知了。 (5,0);

如今骆统冒死诈降,有了一线生机,刘纂不愿坐以待毙,决定孤注一掷,主动出击,也无可厚非。

第二日晚上,陵阳兵马整装出发,在夜色掩映之下,王祚先领一万精兵先往大庾山而来,刘纂等了一个时辰之后,才带着剩余的两万兵马出城。

临行之时,再三交代守将夏恂,只要回城的不是他自己,任何人前来都不得开城,即便是骆统来也不行。

即将到中秋,此时已经月出东山,借着朦胧的月光,王祚先领兵进入大庾山之内,沿着早就探好的山路一路行进,一个时辰之后来至在约定之地。

将人马藏住,王祚领人来至高处查探地形,同时派出哨探将周围的地区清查一遍,回报四周没有动静,王祚才稍稍放心。

第1360章 无奈投降

(4, 0);

王祚一直等到日上三竿,刘纂在后面几次催问,终于有斥候报告前面有粮车正往这里运来。

来至一处山上凭高远望,果然看到无数粮车接连不断,正在山谷之中往这里走来,看衣甲都是吴兵,真如骆统所说一般。

亲兵大喜,指着远处言道:「将军快看,骆将军果然得计了,想不到刘封也有被人算计的时候,嘿嘿!」

王祚也心头一阵狂跳,能从刘封的眼皮子底下骗来这许多粮草,还真是不容易,马上下令道:「蜀军很快就会得到消息,快去接应骆将军出山。」

王祚领兵先行,派人向刘纂报信,来至山谷之下,却不见骆统前来,追问士兵,原来骆统带兵断后,以防蜀军来追击。

王祚不疑有他,叫部下人马接替骆统部下推动粮车,加快速度往陵阳而去,就在此时,忽然听得身后喊杀声起。

「王将军,骆将军因将粮草运过界,背后有蜀军赶来,请速速去救应。」

王祚大惊,赶忙带了三千兵越过粮车向前,命人又去催刘纂赶忙来接应,这些粮草数量极多,如果能够顺利运回去,足够陵阳守军一月之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