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之蜀汉中兴(1532)

作者:寒塘鸦影 阅读记录

刘封问道:「当初陆抗到娄烦与吾水军交战,为何忽然便返航入海,欲逃回夷洲?」

其中一人答道:「当初与汉军交战,正登陆之时,陆将军得诸葛太傅书信,旋即又领兵退到外岛之上,三日后传令全军退回夷洲,愿留者下船自去。」 (5,0);

「重返夷洲,还有多少兵马?」

「共有一万两千人,但船上粮食水源已经不足,陆将军便命我等加速开船,早日返回夷洲。」

刘封微微点头:「尔等在何时遇到大风?」

「两日之后!」

那人答道,「船行至第三日,因水源不足,陆将军便分派各队到四周寻找附近岛屿,未料突来飓风,便将我等冲散了。」

沐风闻言道:「如此说来,陆抗早在途中见过海岛,只是航线不够准确,只能估算行程,才分派人手去找水源。」

刘封问道:「与大军分散之后,尔等为何不顺着方向早来夷洲,又在海上飘散一月之久?」

「大将军,小的们是九死一生才得以重生啊!」

其中一人闻言不禁眼眶发红,叹道,「吾等千人共驾五艘战舰,一艘毁于飓风之中,侥幸脱险之后正寻找陆将军他们,未料却遇到一群海贼……」「海贼?」

蒋壹眼睛一亮,忙问道,「可是琉球岛的海贼?」

「琉球?」

那人显然没听过这个名字,摇头道,「那些海岛驾驶小舟,如同蝗虫一般,源源不断,杀之不尽!无利器兵甲,却凶悍无比,几次交手,互有伤亡,但我们的战船被其破坏多处,加之未曾休整,又有一艘沉没,我等连夜划船逃走,才算脱离海贼追踪。」 (5,0);

刘封皱眉问道:「遇到海贼是在多久之前?」

「大约三四日,或许五六日吧,吾等在船上无吃无喝,精神不振,已经记不太清了,许多同伴因缺水生病,活活饿死,不得已抛入海中……」那人说着,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看着同伴在同一艘船上饿死、病死,那是让人何等绝望的场面。

刘封又问了一下那些海贼的模样,这两人也说不出什么特点来,那些人基本都没什么像样的衣物,常年在海上晒得面目黝黑,粗看去似乎没什么区别,也问不出个所以然来。

将二人打发走之后,刘封再次来到地图前方,看着陆抗走的那一条航线,缓缓道:「如果诸葛恪他们还能活着,极有可能便是落入海贼之手。」

沐风一怔,忽然明白了刘封的意思,点头道:「不错,吴军已经粮尽缺水,就算没有遇到风暴,恐怕也难以支撑下去,唯有被海贼所擒,才能活命。」

刘封忽然笑了起来,看得蒋壹莫名其妙,笑了一阵才道:「既然如此,我们便在此以逸待劳,若是诸葛恪、陆抗一人能活命,那些海贼必定就能来到夷洲。」

蒋壹一脸愕然,问道:「为何他们二人不死,海贼便能到夷洲?」

沐风笑道:「以诸葛恪、陆抗之能,就算不能劝说海贼归顺,也能与其联手,若告知他们夷洲有取之不尽的宝物,贼人必定动心,叫他们领路来此,到了夷洲,再设法破之,对于他二人来说,易如反掌也!」 (5,0);

蒋壹大悟道:「原来如此,诸葛恪他们欲借海贼之手回夷洲,这倒极有可能。」

关索摸了摸鼻子冷笑道:「如此说来,遇到海贼反而是吴军之幸了?」

「那是自然!」

刘封点头道:「若是强行逃走,结果便如这些人一般,如果不是恰巧漂流至此,岂非只有死路一条?」

蒋壹道:「既然如此,末将当命士兵加紧巡逻,以防海贼。」

「不必!」

刘封却摆手笑道,「传令将海港外所有旗帜舰船都隐藏起来,若诸葛恪他们真的引贼入室,便来个瓮中捉鳖。」

第1412章 麒麟眼(修)

(4, 0);

虽未追到诸葛恪和陆抗带领的吴兵,但轻松进驻夷洲,虽不算开疆扩土,但也让大汉疆域又扩大了一份,刘封已经心满意足。

此时他一心想着如何治理这一片原始之地,回到大陆后表奏夷洲设置为州郡,从此之后九州之外又多了一州,也算是开创了新的历史。

诸葛恪二人已经不足为惧,二人虽有本事,但刘封也没必要为了他们派兵到茫茫大海中去找人,一切只能看他们的命运了,如果不幸遇难,也只怪他们咎由自取。

此时的夷洲府衙内外,除了留守海岸的五千精兵之外,其余将士都调来这里修建城池,里里外外干得热火朝天。

五艘战舰已经派回会稽去运送粮食和日常器具,刘封写信给关平,叫他挑选一批官员和工匠一并带来夷洲,若愿意长期留在夷洲的,分给他们田地,按功封官。

这一批人可算得夷洲开天辟地的人,他们的名字将记载于史册之上,不愿长留的也可先来参与教化百姓,建设夷洲,三到五年不做强制,到时候去留自便,都有丰厚奖赏。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刘封深知这个道理,而且夷洲的气候、条件,实则比江东某些地区优厚得多,那些受战火流离失所之人,迁徙来此也不失为明智之举。 (5,0);

几日之后,夷洲各部落的土夷也都闻讯赶来相助,刘封命沈莹转告各部落,所有的饭食、衣物由官府提供,并在来年开春之后送给他们更多的种子。

消息传出,土夷大喜,奔走相告,几日时间竟有三四千人前来府衙帮忙,那些粮食种子有什么用他们还不清楚,只是能吃到香喷喷的饭菜和棉麻衣服,解决温饱问题,已经让他们十分满足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