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蜀汉中兴(1533)
一场轰轰烈烈的夷洲大建设热火朝天地开展起来,而在这一场建设活动之中,军士和土夷的关系和迅速变得融洽起来,虽然言语还不能完全通畅,但共甘共苦,让各部落对官府的芥蒂和敌意渐渐消失了。
围绕着府衙城池,刘封又规划了几片空地广场,为将来的集市和商队交易做准备,当然这些都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先以修建房屋、工坊、冶炼厂等基本保障设施为主。
刘封站在城头之上,看着进进出出干活的军民,心中甚感欣慰,夷洲归属大汉,以秦朝有记载开始,到孙权派人开辟夷洲,诸葛直、卫温领兵踏上这片土地,陆逊征服各部,再到如今正式竖起大汉的旗帜,这一片土地将永远烙上华夏之印,谁也无法抹去。
想着今后的商路,刘封言道:「要让商船来夷洲,东治距此虽近,但中原到东治,却是山路崎岖,路途遥远,在江东还是以水路为首选。」 (5,0);
沈莹点头道:「将军言之有理,但从吴郡出海,海面广袤,若如诸葛元逊他们一般遇到风浪,将是灭顶之灾,沿途之上并无标注,恐普通商船不敢冒险前来。」
刘封笑道:「吾意在沿途海岛之上建设灯塔,开辟出固定航路,如此便方便多了。」
「灯塔?」
沈莹显然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名字。
刘封解释道:「灯塔可置于海港、岛屿之上,状若箭楼,却用砖石砌城,在晚上点亮灯光,便可作为海上固定航标,用以引导船只航行,在海港之处还可用作了望台,用作海防了望,配上望远镜,还可防范敌军偷袭。」
「想不到大将军还有此天开之设想,末将佩服!」
沈莹马上便明白了刘封的意思,面露敬佩之色,抱拳道,「这灯塔在海上将如陆地之上的烽火台一般,不过烽火台用在白日,灯塔却是用在晚上。」
「正是如此!」
刘封微微点头,遥指着远处齐岭族守护的那一片海湾,「吾欲在平湖湾建设一座灯塔,作为从荆州、南郡、交州船队的航标,沿海再建三座灯塔,其余各处,便步步为营,派船队探索,逐步将夷洲航线完善。」 (5,0);
沈莹正色道:「大将军此举,当利在千秋,末将倒有个想法,不如将这灯塔取名『麒麟眼』,一来可让人知晓此乃殿下之功,而来也有护佑船队,以为指示之意。」
「这个主意不错!」
刘封欣然点头,「就在每个灯塔之上雕刻麒麟像,用瑞兽护佑我大汉百姓。」
沈莹大喜:「遵命!」
这倒不是刘封爱慕虚名,而是灯塔这个词汇多少有些舶来之意,用麒麟眼,便颇有华夏之韵,也不知道西方世界此时是否有了灯塔,如果没有的话,以后传出去,全世界都将灯塔称为「麒麟眼」,并安置麒麟像,也是华夏文明的一种渗透。
「报——」正当刘封和沈莹讨论灯塔的建造之时,哨马飞奔来报:「大将军,北岸海港有两千海贼进入,已被蒋将军尽数降服,请大将军前去议事。」
「哦?
来得倒也不慢啊!」
刘封挑眉一笑,问道,「可有吴兵在内?」
「并无吴兵,皆是北面一座孤岛上的海贼,其人自称祖上也是江东人士。」
「竟有此事?」
刘封一怔,旋即跟着来人下了城楼,骑乘战马向海港赶去。 (5,0);
这次海军出航总共带了五百战马,来到夷洲之后因为水土不服,竟有一般的马匹生病,吴普和董奉等医者整日忙得不可开交,全力救治,还是先后死了一百多匹,这也是无奈之事,以后还得从本土慢慢培育才行。
赶到海港,便看到一大批贼人被士兵押在海滩之上,个个面目黝黑,垂头丧气,他们一头扎进这片海港之内便被海军团团围住,进退无路,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倍受打击。
大营之中,蒋休将刘封迎进中军,便见五名海贼头领被绑缚跪在地上,都穿着鱼皮和青铜连缀的铠甲,头发盘结在头上,神色不定。
蒋休指着居中一位脖子细长的中年人说道:「此人自称乃是江东许氏之后,就是他们将诸葛恪等人关押起来了。」
那人抬头看着刘封,问道:「你便是大汉麒麟王刘封?」
第1413章 新仇旧恨
(4, 0);
蒋休见那人直呼刘封名讳,不禁大怒,走过去一脚将他踹翻在地上,怒骂道:「大胆贼子,麒麟王名讳岂是你能叫的?」
刘封摆摆手示意蒋休退后,坐在一条刚做好的凳子上,打量着几人,等那人爬起来,才问道:「你是江东许氏之后,可是与当年刺杀孙策的许贡有关?」
那人面现讶异之色,想不到刘封这么快就猜到他的身份,咬牙道:「正是先祖!当年我许家被孙氏所逼,欲赶尽杀绝,无奈逃走海外,忍受海浪凄风之苦,所幸老天有眼,让我得报大仇,哈哈哈——」说到后来,这人竟然仰天大笑起来,面容扭曲狰狞,似乎要将这几十年来受的苦全部宣泄出来。
刘封皱眉道:「如今江东孙家虽败,却非你所为,何谈报仇?」
「嘿嘿,」那人目露凶光,冷笑道,「我虽无力颠覆江东势力,但亲手杀了孙权之子孙和,灭他孙家一支血脉,也算能告慰先祖了。」
「什么?」
蒋休闻言大惊,指着那人厉喝道,「你已经将孙和给杀了?」
「哈哈哈,老子不但将他杀死,还当着那些吴兵的面,将其千刀万剐——」那人狞笑着,咬着牙寒声道,「孙家的人只要落到我手里,见一个就得死一个!」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