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蜀汉中兴(192)
另一打个哈欠说道:「行了,别废话了,等一下就有人来换我们了,要是投石机被人毁了,只怕这一辈子都别想吃肉了。」
几人还在说话,突然暗中射出几支冷箭,还未发出警告便被杀掉,旁边的草丛中钻出一众魏兵,点燃手中的火把扔到投石机上。
五百多人魏兵没人手持三四个火把,全都扔到十架投石车上,顿时燃起熊熊大火,等蜀兵发现的时候已经烧毁了一半。 (5,0);
领头之人见大功告成,忙带着部下撤退,刚走几步,突然周围火光大亮,只听一人大喊道:「你们已经中计,投降不杀。」
那人大惊,忙令手下汇合到一起,想要冲出重围,却见漫天的箭雨射来,黑暗中又不易躲闪,顷刻间全军覆没。
郝邵在城上张望已久,突见对方营中大火冲天,又有救火呼喊之声,顿时大喜,看来派出去的五百死士成功烧毁了蜀兵的投石车。
不一时见城下跑来一队人,冲着上面喊道:「将军,我等完成任务回来了。」
郝邵有些激动,忙命人打开城门,自己准备下城亲自迎接。
刚走到楼梯一半猛听得喊杀之声,不由脸色惨变,知道自己中计,果然一个士兵匆惶跑来报导:「将军,不好了,那些死士乃是蜀兵所扮,已经夺了
城门,杀进来了。」
郝邵后退一步,跌坐在台阶上,忽然又站起身来,拔剑大喊道:「诸位,陈仓道有失,有负都督厚望,我等誓与陈仓道共存亡。」
这些士兵都是郝昭一手训练,平日里深受其恩,知道郝昭性情刚烈,竟没有一人犹豫,个个拿起兵器,跟着郝邵杀向城门。
(5,0);
此时蜀军已经潮水般涌入关中,郝邵带着数百人勉力阻挡,终究无力回天,最终力竭战死,倒在陈仓道内。
直到天亮,士兵才找到郝昭的尸首,已经被踩得面目全非,不禁又想起赵博来,不由一声叹息,郝邵忠诚如斯,也没有过错,这一切都是为了所谓的
天命么?
命人将郝昭埋葬在陈仓道边上的一座山丘,让他永远守在此处,也可以藉此告诫后来的守军。
清扫完战场,一面向诸葛亮报信,一面调来傅彤、樊建、吕义驻守陈仓道,这里是以后的屯粮运转之地,可不能轻易丢失了。
大军修整两日,哨马带回消息,诸葛亮也已经到了渭水以西,和曹真大军对峙,初战告捷。
不过最让赵云等人哭笑不得的是,王朗不自量力想要说服诸葛亮投降,却被诸葛亮阵前一通辱骂,羞愤不已,吐血而亡。
如今斜谷道已经打通,可以直通郿城,诸葛亮大军在渭水以西牵引曹真大军,出斜谷之后,离长安已经越来越近了,可两路东进。等傅彤等人带兵到来之后,赵云做好交接部署,继续带领兵马从斜谷向郿城进发。
第173章 各自算计
(4, 0);
子午谷的路比想像中的更难走,虽然沙摩柯率领的无当飞军可以快速在山间穿行,但是带来的两千骑兵拖慢了速度。
魏延擦了把汗,有些焦急:「没想到这些路只是猎户走出来的小道,骑兵反而成了累赘,不如将战马放弃,我们全改步兵前进。」
邓艾让士兵坐下来休息,走到魏延跟前说道:「将军不可,虽然战马此时用不上场,若是一旦走出子午谷,便深入魏国之地,没有骑兵,只怕我们的战斗力便会大大下降,反而容易让魏兵包围。」
魏延闻言叹道:「士载之言我何尝不知?只是这行程比预计中多了许多天,只怕兵粮不够。」
邓艾说道:「此时正是青草野菜茂盛之时,不如让士兵采些山中野果和野菜先充饥,每日剩出一半的兵粮,便能撑到出谷之日。」
沙摩柯也道:「我的部下善于捕猎,我们晓行夜宿,清晨时分让他们轮流出去打猎,找些野味来也不错。」
「好,那就如此!」魏延点点头,看着前面蜿蜒绵长的山,慨然道:
「走子午谷本来就是一招险棋,丞相原本也不同意,要不是子益极力推荐,只怕我魏延今生便没有机会从子午谷出兵长安了,就算是爬,我也要从这里爬出去,不能辜负了公子的一片知遇之恩。」 (5,0);
「将军所言甚是,自从跟随殿下以来我便一直在其左右,说起来他还真是礼贤下士,又能亲近士兵,」
说起刘封,邓艾脸上也露出笑容,「他到哪里,哪里的军心就最为稳定的,只怕这一点,我一生也学不到。」
魏延笑道:「子益也算是大器晚成吧,早年和我一样,只懂拼杀,如今却成了运筹帷幄之人,又拜法孝直为师,俨然国之栋梁,只怕除了丞相,谋略便属他第一了吧!」
正讨论之时,突然身边的战马一阵低鸣,紧张得竖起耳朵,魏延马上警觉,急忙起身戒备,这山野当中野兽经常出没袭击路人。
还不等他号令士兵,却见邓艾惊喜叫道:「殿下送信来了。」
魏延顺着邓艾指的方向看去,果然一只巨大的白虎停在一边的山崖上,正是烈风。
邓艾命人将战马牵好,几人走到山头另一边,烈风这才几个纵跃跳前来,脖子间系着一个锦囊。
魏延过去摸摸白虎,发现它竟然如此乖巧,不由一阵唏嘘:「殿下真是天命之人,竟连这么大的白虎都能收服,而且能通人性,实在闻所未闻也。」
邓艾正解着锦囊,闻言急忙轻拍魏延肩膀,低声道:「魏将军不可乱说,这要是引起猜忌,只怕对殿下不利。」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