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之蜀汉中兴(193)

作者:寒塘鸦影 阅读记录

魏延猛然醒悟,眼中精光闪烁,嘿嘿笑道:「你看我这嘴巴,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多谢士载提醒,以后我自会小心。」

邓艾看完书信,将其交给魏延:「殿下让我两人见机行事,烈风可在此地替我们探路。」

「如此正好,却省了我们派兵警戒了,」魏延点头道,「我们且在山中休整,待打听到郿城战事,再与殿下联络。」

*******

诸葛亮阵前骂死王朗,蜀军士气大盛,等魏军退去之后,让各部兵马小心防守。

姜维言道:「军师王朗死于阵前,魏军士气低落,不如趁其发丧,连夜劫营。」

诸葛亮轻摇羽扇,却摇头笑道:「曹真也懂兵法,定会料到吾乘丧劫寨,若其乘虚反来偷袭,岂不得不偿失,吾倒要将计就计。」

姜维猛然醒悟,忙抱拳道:「丞相英明,愿听将令!」

就在此时,马岱也正好运送兵粮赶到,人手又多了一些,诸葛亮命其暂留军中听用。

诸葛亮对众将言道:「吾先走漏消息,让曹真知我去劫寨,他必伏兵在渭水东山之后,待我兵过去,却来袭我营寨。」

(5,0);

众将点头,诸葛亮旋即传令道:「张苞、马岱,命你二人引兵过山脚后路,远下营寨,任魏兵前来劫寨。营中看火起为号,分兵两路:张苞拒住山口;马岱引兵杀回,再乘势攻之,可获全胜。」

又对高翔、郑浩说道:「你二人各引一军,伏于西山要路;放过魏兵,却从魏兵来路,杀奔魏寨而去。」

然后命姜维诸将领兵伏于寨外,虚立寨栅,让士兵引兵退于寨后,等待四面迎击魏兵。

曹真本在中军等着蜀军不战而降,却想不到王朗反被诸葛亮羞辱气死,悻悻回营,命人将王朗尸首送回洛阳安葬。

郭淮言道:「今军师新丧,士气低落,恐蜀兵定然会乘此前来劫营,我们何不将计就计?」

曹真眉头微皱,脸上露出喜色,这的确是个好主意,伏击蜀军,正好可以重振士气。

「都督若以蜀兵劫营来布兵安排,只怕又会吃到败仗。」刚准备分配士兵,突然营帐角落里响起一个阴柔的声音。

曹真微哼一声,转头看向那里,正是行军典记贾穆,这家伙留着两撇八字须,平日里十分低调,就算在中军帐中,也很容易让人忽略他的存在。

正要斥责他多嘴,忽然看到他小小的三角眼中寒光闪闪,似有深意,不由心中一动,耐住性子问道:「旭谨何出此言?」 (5,0);

这贾穆是贾诩的长子,字旭谨,平时沉默寡言,只做些文书的事情,以至于让人忽略了他是毒士之后,前朝太尉的儿子。

贾诩可是能让曹操吃亏的人物,一想至此,曹真才有了期待。

贾穆迈步走到两人跟前,对郭淮抱拳笑道:「郭将军适才所言不差,若是常人领兵,定然中计,但蜀兵中却有诸葛亮在……」

说到这里他故意停住,看向曹真,三角眼眨巴着,露出阴险的笑容:「以诸葛之能,自会料到我们有所防备,若是都督派兵去偷袭蜀军大营,而诸葛亮将计就计,沿路埋伏,只怕是有去无回啊!」郭淮神色微变,思索片刻才沉声道:「不错,若是诸葛亮料到我们会反去劫营,定然会沿路设伏,先去劫营的部曲败退而回,黑夜中难以分辨,若再被误认为是蜀军来营,岂不自相残杀?」

第174章 新任军师

(4, 0);

贾穆点头道:「都督说得不错,此后蜀兵再尾随乘乱杀入,只怕都督中军大营不保。」

郭淮只想到了第一步,但贾穆却想到了诸葛亮的算计,不由心服,抱拳道:「旭谨竟然多算一步,真是深谋远虑,但如此一来,我们该如何应付?」

曹真直到此时才想通两人所说的关窍,惊出一身冷汗,也问道:「若是蜀兵真来劫营,该如何是好?」

贾穆阴笑了一下,伸出两个手指头:「两手准备。」

曹真执礼问道:「敢问旭谨计将安出?」

「都督不必多礼,属下也是尽职而已,」贾穆忙对曹真还礼,略作思索,才说道:

「若是蜀兵真来劫营,这最好办了,只需在营中虚立草人,将兵马埋伏在大营周围防备便可,不来便罢,若其真来,便叫他有来无回。」

郭淮也知道自己刚才太过性急,忽略了诸葛亮的本事,叹了口气:「以不变应万变,是最简单的方法了,我们也不用派兵去偷袭蜀营,只管防守便是。」

曹真也怕被诸葛亮算计,只好点头道:「好,今夜便依旭谨之计。」

等贾穆走后,曹真想想还是有些不甘心,问郭淮道:「若蜀军真来劫营,而我军不去偷袭,只怕错失良机啊。」 (5,0);

「但贾穆之计乃是万全之策,」郭淮此时反而否定了自己的计策,言道,「诸葛亮向来料敌于先,若真如贾穆所言,只怕要损失更大,此战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也只好如此了,」曹真无奈叹气,吩咐道,「伏兵之事本督安排,你去派出哨探,看看蜀军究竟如何安排。」

诸葛亮和姜维等将一直等到五更过后,还未见曹兵任何踪影,不由疑惑,难道曹真根本未作防备不成?

一直等到天亮,诸葛亮知道曹兵不会再来,只得收兵,紧皱眉头回到中军,传令各部曲撤回。

不多时张苞、马岱、高翔、郑浩等人也领兵而回,因未见曹兵前来,一夜都未敢轻动。

张苞有些懊恼:「丞相,原来以为魏兵未来劫营,看来是没有准备,若是直接去偷袭曹营,只怕早就大获全胜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