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蜀汉中兴(2203)
李钰送来的书信让刘封大呼失策,先前在鄯善、且末都未曾交战,汉军不杀俘虏等军令都不曾宣扬出去,西域各国尚不知情,而且他们自认为两族历来势不两立,汉军西征,必定是一场血腥的杀戮,这才导致人心惶惶,军卒死战。
经李钰提醒之后,刘封将中原的那一套军令稍作修改之后派人宣扬出去,不仅在于阗军中宣传,也要尽快渗入到其他各国,而且现在有鄯善、且末为前车之监,以后拿下于阗之后,再将尉迟圭休和尉迟塔莫树为典型,对其他各国的兵将必会造成极大的影响。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另外大汉政令的宣传也初见成效,几日过去之后,扜弥周边的百姓有人试探来到城外,被汉军请进城中,原先在城内有田产的,只要府衙中能找到批文或者他们自行提供证据,全部原封不动归还。 (5,0);
数日之后,各地闻讯的百姓精神大振,不顾于阗兵马就在数十里之外,全都来扜弥集合,他们一向安定,数年前被于阗所灭,侵扰驱赶到周边,无不切齿痛恨。
汉军政令宣布之后,非但让他们重归故土,还比原来扜弥国的政令更好,非但给原本散落各处的百姓分与田地安置,还免除三年赋税,由朝廷拨发一定的安置费和牛羊。
除此之外,还有一项大汉全国通行的政令:凡民有产子者又可免三年算赋,并给怀孕妇女赐给胎养谷,每人三斛或者三头羊,并免除其夫一年算赋,这才是真正的长久之计。
其实越小的国家,对百姓的盘剥便越大,扜弥百姓何曾受过这等待遇,消息传开,再加上许多人家确实被安置,纷纷都来扜弥面见刘封。
从府衙长街到城门外跪倒一大片,此时的刘封俨然成为了他们的救世主。
虽说眼下西征钱粮紧缺,但安抚百姓,稳定人心是长久之计,扜弥存粮无多,刘封还是咬牙全部分发出去,先让民心稳定下来,这个道理他在征讨幽州的时候就和周处等人讲过,众将也都全力支持。
半月时间,扜弥城收纳的百姓超过三千余人,每日东面的大漠戈壁之上都能看到拖家带口迁徙的百姓,眼下正在养兵休战,刘封乾脆让周处等人出城负责迎接保护沿途百姓,一时间汉军的声威在扜弥达到鼎盛。 (5,0);
这一日刘封刚视察百姓回来,马哲便急匆匆前来,言道:「大将军,于阗兵马连日攻打喀拉墩无果,已在丹丹乌里克挖土筑成扎下连营,看来是打算长期对峙了。」
刘封蹙眉道:「丹丹乌什么,翻译过来是什么意思?」
马哲也知道西域的名字又长又拗口,实在难记,答道:「出玉之地。」
「那就叫丹玉吧!」
刘封摆摆手,双目微眯忽然笑道,「于阗军扎土营以为久计,必定要从于阗运粮吧?」
第2025章 双管齐下
(4, 0);
马哲一听刘封之言便会意,点头道:「于阗大军本是前来援助扜弥,未料扜弥被我们旦夕攻破,打了个措手不及,其粮草辎重本在扜弥,军中并无多少,若要久战,只能运粮。」
刘封微微点头,指着朱砂标注的一个位置:「这里就是渠勒么?」
「不错!」
马哲言道,「此地原名鞬都城,为渠勒国王治所在,百姓仅两千余,兵不足三百,早早便被扜弥吞并,将此地定为渠勒,鞬都早已不为人所知。」
渠勒位于扜弥西南方向,崑仑山麓,正是扜弥和于阗的中间位置,于阗运粮前来,渠勒肯定是中转区域,这几十里的区域在地图上不过半寸之地,没有什么标注。
刘封思索再三,命人将尉迟圭休叫来,问道:「从扜弥到渠勒,地形如何?」
尉迟圭休不知刘封要做什么,仔细答道:「出扜弥向西,先是丹丹乌里克的一片山川,这里水源丰富,地势开阔——」看了看刘封的眼色,尉迟圭休又道:「再往西二十里就到了一片戈壁沼泽地,四周为低矮的山丘,中间平阔,因为苴拔河流经这里,里面有无数水泽,这里长满了芦苇、红柳和杨树,因为常年有水潮湿,叫做麻罕川,从麻罕川再向西北行二十里过两道山岭便到了渠勒。」 (5,0);
「麻罕川?」
刘封微微蹙眉,问道,「这麻罕川可能设伏兵?」
「太适合了,」尉迟圭休不假思索便连连点头,「麻罕川因为水源多,水草茂盛,水鸟、野鹿等等都在这里出没,过往的商队都喜欢在这里休息打猎,但这里也成为盗贼出没的地方,四周的丘陵可以事先埋伏,经常偷袭那些商队,防不胜防。」
刘封问道:「这些贼人如今尚在么?
他们不会自扰于阗兵马?」
尉迟圭休笑道:「贼人早被消灭了,原本在崑仑山中还有三大帮派,渠勒灭国之后,都被伏师战带兵清剿,从此这一段道路算是太平了。」
「好,就是这里!」
刘封面露喜色,这样于阗军经过的时候也不会有太多戒备,一拍桌案将手点在渠勒下方空白的位置,「我们不与伏师战大军正面交锋,却可让他铩羽而归。」
尉迟圭休吃了一惊:「大将军该不会是要绕到大军后面去麻罕川吧?」
刘封笑道:「莫非有什么不妥之处?」
尉迟圭休言道:「虽说伏师战不如大将军的能力,但他善于用兵,听说汉军要西征的消息之后,这半年来搜集了不少关于大将军的消息,尤其是很多作战的方案都反覆研究,恐怕会被他识破。」 (5,0);
「哦?」
刘封想不到自己也成了别人研究的对象,淡笑道,「军机在于随机应变,应时而动,那些战例都是死的,如果伏师战想从这上面出手对付我,那可真是纸上谈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