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蜀汉中兴(2339)
班辞言道:「巴楚尚有两万余兵马,若是退到它干城,对将来进兵大为不利,依末将之见,即便阿不都哈克有诱兵之意,却不可叫他全身而退。」
文鸯大笑道:「巴楚守军几经败仗,军心涣散,已如惊弓之鸟,即便沿途设伏,也不过螳臂当车罢了,此计虽妙,却不自量力,有何惧哉?」
刘封这一次对文鸯的气势大为赞赏,笑道:「次骞所言不差,阿不都哈克虽有计谋,但他错估双方实力,终究还是一败涂地,巴楚守军已无战心,一触即溃,胆敢拦阻,以我军之锋锐,必定土崩瓦解。」 (5,0);
文鸯大受鼓舞,当即上前抱拳道:「大将军,自从进入疏勒以来,近一年未曾开兵见仗,痛痛快快杀一会了,整日练兵,兄弟们多有怨言,这次让末将当先锋,保证将阿不都哈克的人头提来交令。」
刘封知道眼下军心可用,汉军养精蓄锐半年,如同蓄水已久的水库,就等着开闸泄洪的那一刻,一旦爆发,便一泻千里,势不可挡,阿不都哈克散乱所部就算是一道堤坝拦截,也会被巨浪冲垮。
立刻传令道:「文鸯,命你带三千精骑从南部绕过巴楚城追杀逃兵。」
「遵命!」
「班辞、商越,你二人各引两千军随后策应文将军。」
「是!」
「郭统再领五千弓步兵前往接应,收服降兵辎重,若前军遇险,可及时救应。」
「遵命!」
众将纷纷离去,不多时营中便传来急促的鼓声和号角声。
刘封这才对戚渊德言道:「取城之事,就有劳老将军了,进入城中小心检查,以防有人暗中放火捣乱。」
戚渊德抱拳道:「将军放心,老臣自会谨慎。」
三军出动,人喊马嘶,大营中一片喧腾,刘封走出帐外,望着挂在半空的月牙,长出一口气,虽说现在自己的武功大有长进,但偏偏没有了冲锋陷阵的机会,甚至连领兵都不用了,只需在后方统筹即可。 (5,0);
不过要面[连城 .]对的作战范围也更为广泛,从一个个小战场和临阵决策变成了整体筹划,面对数路兵马同时出动,确实有一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感觉。
到了如今这个身份地位,练武似乎没有了多大意义,但刘封还是坚持不辍,感受着体内七星灯带来的那股神秘力量,再加上左慈等人的出现,让他在完成梦想的时候,隐约也在期待着有一日能够揭开练气士神秘的面纱。
闲暇之余想起此事,后世许多华夏文明的消失确实让人费解,比如修炼、武术等等,有人始终坚信古代确有其事,只是在传承中因为某些原因彻底断绝了。
而受过科技教育和军营训练的刘封作为无神论者,也对这些事情本不相信,这也是他初来这个乱世时与古山居士、诸葛亮争执的原因,现在想起来,当初自认为有「先见之明」的自己在某些方面是何等幼稚可笑。
「将军,东线有消息了!」
就在感慨任重道远之时,马哲喜滋滋地前来,「几处用兵,龟兹境内人心动荡,细作终于将信送到了。」
「哦?」
刘封回转头来,「东线郭都督进兵了吗?」
「正是!」 (5,0);
马哲点头道:「自我们在南线大破于阗,攻入疏勒之后,焉耆、危须、车师前后部尽数请降归顺,情愿除国纳入玉京省,郭都督派人接收各国之后,命王凌将军领两万兵从东线进军,已经自乌垒攻入曲先,杀入龟兹东面。」
「好!」
刘封抚掌笑道,「如今三路进兵,我倒要看看,他龟兹如何应对,那些胆敢扣押汉昌号的主谋者,一个都不能留。」
马哲也掩饰不住胜利的喜悦,笑道:「如今进入巴楚,再拿下它干城,便可与东路王将军会合,龟兹败亡不过是早晚之事,整个西域全境已经彻底打通了。」
刘封背着手叹道:「西域虽已打通,但玉京省,尚不完整呢!」
拿下龟兹,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北线也即将打通,意味着大汉版图中的整个西域基本被平复,西征也算顺利完成。
但从后世的版图来看,天山以北还有大片区域被游牧部落占领,除了数百年前大月氏余留下的后裔外,还有一些匈奴小部落,另外丁零族正在不断侵蚀着北方的边境。
而原本臣服于大汉的乌孙、坚昆等,虽然后世被划割出去,但以武帝到东汉时间来算,也属于大汉疆域。
其实天山以北也有一条丝绸之路,只是草原之上游牧部落居无定所,没有建立城池,轮台西北方向的区域并不受西域都护府的管制,这也导致这条商路凶险重重,一般的商队不敢行走,断断续续几近废弃。 (5,0);
据郭淮派人查探地形,天山以北的大部分地区还不像后世那般被沙化,还是大片的草原绿地,湖泊遍布,这一片北疆区域原本都是匈奴的地盘。
如今这一片肥美之地被零散的小部落占据,但匈奴没落,仅靠哈彦骨的数万兵马肯定无法延伸到这么远的区域,只能以轮台为基点逐步建设城池拓展疆域。
半年多时间与中原音信未通,中原形势应该比较稳定,否则不管多困难,一定会有人前来报信,刘封现在牵挂的是北征的姜维和东征的陆抗,不知道二人现在兵马到了哪里。
北部大漠劲敌鲜卑部自从拓跋力微死后便四分五裂,而东北部辽西区域也曾经被司马懿杀得人丁凋零,以姜维和陆抗的能力应该不算什么难题,应该比西征的推进速度更快才对。
m.2000book/book/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