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种田之流放边塞(499)

作者: 四月流春 阅读记录

三人各哭各的,久久无言。

良久,姜玉姝擦干眼泪,迫使自己振作,叮嘱道:“翠梅,别哭了,小心孩子。长兴,你什么时候回营?”

“我在营里憋得难受,出来透透气,待会儿就回去了,方便打听消息。”彭长兴胡乱擦擦眼睛,“夫人不必太担心,相信二爷他们,吉人自有天相。”

姜玉姝考虑半晌,坚定道:“我也去一趟营所,拜访宋将军,谈谈训练民兵的事儿!”

“这——”

“这是早就商量好了的公务,只是提前几天而已。”她雷厉风行,率先往外走,“走。”

第245章 沉默黯伤

姜玉姝坐立不安, 食不知味, 但为了避免外人起疑,草草吃了午饭,并交代下属一番, 才得以出城。

午后,阳光明媚, 赶路晒久了, 个个热汗淋漓。

“驾!”

上次惊马事故中,姜玉姝掌心的磨伤已经痊愈, 她思绪混乱, 半俯在马背上,频繁催马。

彭长兴与熟识的护卫们一道, 簇拥知县,马蹄声震响, 溅得尘土飞扬。

一行人快马加鞭,将近两个时辰后, 赶到了营所附近。

姜玉姝气喘吁吁,勒马,“吁!”她慢慢停下,下巴朝前方点了点, 叮嘱道:“长兴, 你先回营,别跟我们一起露面,免得外人问这问那。”

“是!”彭长兴会意, 忠心耿耿地问:“那,夫人可有什么吩咐?”

姜玉姝愁眉不展,摇头答:“暂时没有。你专心忙自己的差事,等有了重要消息,再联络。”

“明白!”彭长兴鞭子一甩,“小的先行一步,夫人千万要保重身体。”

姜玉姝颔首,“去。”她沿着被无数兵马踩得坚实的大道,忧心忡忡,按辔徐行。

护卫们多是解甲归乡的士兵,消息灵通者,几天前便听说军中出了事,却拿不定主意,仅在私底下议论,犹豫观望。

“你们,”姜玉姝叹了口气,笃定问:“早就知道弘磊出事了,却联手瞒着我,对不对?”

“不不不!”

“咳,大人息怒,事情绝不是您想象的那样。”

众护卫忐忑歉疚,七嘴八舌解释道:“其实,我们也是前两天才听说了个大概。”

“当时,我有个结义兄弟,出营进城办事,街上碰见了,匆匆闲聊几句,他碍于军令,不能明说‘校尉失踪’,仅拐弯抹角提了提。”

“我们几个私底下一琢磨,觉得不太对劲,马上设法打探消息,才得知校尉出了意外。”

“原打算今天告诉您的,谁知长兴回来了,所以、所以就变成这样了。”

……

姜玉姝正愁山闷海,无暇责备,淡淡吩咐:“下不为例。今后如果再发生这种事,无论能否确定真假,务必及时上报,避免耽误大事。”

众护卫见她并无怪罪之色,如释重负,使劲点头,“是!”

马儿慢吞吞,一行人小声商议,估摸着时辰,推测彭长兴进营了,才打马加快速度。

不料,刚绕过一个缓坡时,后方突然传来马蹄声。

“谁?”

姜玉姝等人下意识扭头眺望。

“似乎是……佟大人?”一护卫不甚确定。

护卫头领仔细辨认,“对,就是他!”

从西苍到庸州,姜玉姝从不跟军人抢道,再度勒马,避至路边,“让他们先过去。”

少顷,佟京率领一支队伍,风尘仆仆,几乎都胡须拉碴,疲惫回营。

“吁!”佟京远远便认出知县,勒马,神态一改平常的轻佻嬉笑状,大嗓门问:“姜大人,你来这儿做什么?”

“我——”姜玉姝有太多疑问,一时语塞。

佟京皱眉打量脸色苍白的女人,欲言又止,暗忖:她知道郭弘磊出事了?

姜玉姝目不转睛,直视对方,“佟大人,你们营里……还好?”

啧,她知道了!佟京吸吸鼻子,搓搓下巴,碍于军令,含糊答:“老样子,军营嘛,肯定比县衙忙多了。”

他看出我知道了。姜玉姝心知肚明,嗓音发哑,“诸位英雄好汉戍守边疆,真是辛苦了,如果没有你们,早年逃难的图宁百姓不敢回家乡。”

佟京不禁一笑,“保卫边疆,是我等的职责!”语毕,他瞥向不远处的营所,重复问:“你到这儿来,有何贵干?”

姜玉姝沉默不语,紧盯对方神色,右手挥了挥,示意护卫后退。

佟京见状,眉头紧皱,也一挥手,示意部下后退。

转眼,两骑面对面,相距丈余。

“先告诉你啊,我什么都不知道!”佟京嗓门洪亮,率先表明态度。

姜玉姝颔首,“我明白,我不会让佟大人为难的。”顿了顿,她轻声问:“有好消息吗?”

“啊?”佟京愣了愣。

“有没有好消息?”

佟京皱了皱眉,没吭声。

姜玉姝会意地点头,心往下沉,屏住呼吸,又问:“有坏消息吗?”

佟京看着马背上弯腰俯向自己的女人,看着她眼里焦急的光,看着她装作冷静,摇了摇头。

“好!”姜玉姝如蒙大赦,坐直了拍拍心口,喃喃说:“没有坏消息,就是好消息。”

唉,假如郭弘磊回不来了,世上又多一个寡妇,忒作孽。思及此,佟京流露怜悯之色,却不便安慰,干巴巴道:“不要胡思乱想。嗳,你……专程来打听消息的?”

姜玉姝握紧缰绳,眼神空茫,眺望远山,缓缓答:“不,我是来拜访宋将军的,想谈一谈训练民兵的事儿。不过,既然您刚才说军营最近忙,我就不打扰将军了,民兵一事不急,可以改天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