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千年流量夫君(233)+番外
至于右仆射和士开这样的弄臣——段韶重重叹了一口气。
“给斛律将军的去信……有回复了吗?”孝瓘试探问道。
段韶没有回答,而是反问孝瓘:“征兵和粮草筹备得如何了?
“粮草已筹集大半,近期可运往平阳。”孝瓘看了看段韶,“河间王在时,曾将流民迁至平阳转为军户,所以当地也囤有一部分粮草。他们也在平阳西面修过戍所,可惜后来大多荒废,若要重启,可征召整饬再去修缮。”
“且不忙动手。”段韶道,“斛律将军的意思是……再给他一些时间,他想在宜阳和汾北之间筑戍,以阻断将来敌军北上策应。”
“还是斛律将军料想周全。”孝瓘心下稍安,“却不知防戍何时能建好?”
段韶想了想,道:“最快也要入冬。”
孝瓘转身寻了张舆图,摊开给段韶看,“相王,以我之拙见,不仅仅要在汾北筑戍,还要着眼于北面的定阳,在周围修城建戍,召引边民,如此方可三面张网,着力打击西面的敌军。”
段韶捻须点了点头。
孝瓘从尚书省出来,一直浓眉紧锁,到了家中径直进了书房。
他听见门口有些细索的声音,刚想走过去看看,房门忽然开了,承道正端着一个杯盏,龇牙咧嘴地站在那儿。
孝瓘赶忙跑过去,接过那只盏,“烫到没?”
承担低头看了看发红的小手,然后攥成一个小拳头,断然摇摇头,“没有。”
孝瓘单手抱起他,走到案几边,把杯盏放下。
“我给你上点药吧?”
“不用。”承道执拗地攥着拳头,“兄兄,你快点把药喝了。”
孝瓘瞥了眼杯盏,盏中的药汁散发着酸苦的味道,“待会儿喝。”
“不行!”他伸出两根手指头,对着自己的眼睛比划一下,又对着孝瓘比划一下,“阿娘刚写信来说,让我盯着你吃药!”
“呦,你还看上信了,你识字吗?”
“当然。”承道从怀中掏出一张纸,抖落在孝瓘面前——纸上画了一双眼睛,两只熊,还有一个冒着热气的碗。”
第108章 石窟寺
“当然。”承道从怀中掏出一张纸, 抖落在孝瓘面前——纸上画了一双眼睛,两只熊,还有一个冒着热气的碗。”
“这是你阿娘写给你的?什么意思?”
“盯着——”他指了指画上的眼睛, “熊熊吃药。”又指了指后面的熊和碗。
“熊熊?”孝瓘“噗”地笑出声, “兄兄?”
“挺聪明的。”承道摸了摸孝瓘的脸,“表扬。”
“难得她称我一回‘熊’。”孝瓘碎念道。
“行了, 别磨蹭了, 快把药吃了!别以为你能岔过去!”承道噘着小嘴。
孝瓘自知躲不过, 只得捏着鼻子, 将一碗药尽数灌了下去。
承道从袖中取出一块石蜜, 放进孝瓘嘴里,又拍了拍他的头,道:“兄兄真乖。”
孝瓘忽然想起, 昨日见他喂养院中的波斯狗便是如此。
“兄兄, 你陪我玩击壤好不好?”
“好。”
他拉着承道, 刚出门, 承道却甩开他的手,回房中取了一条索, “还是跳白索吧!”
“好。”
“不, 不,不……”他丢开白索, 跑到树下, 拿起他的玉竹马,对孝瓘大声道:“吾乃虎贲中郎将,你是哪个?速速报上名来!”
“你能用鲜卑语说一遍吗?”孝瓘抱臂看着他, “要不,我不跟你玩。”
承道吭哧了半天, 也说不出一句整话,然后蹦蹦跳跳来到孝瓘面前,“兄兄,高氏出渤海,我们为什么非要学鲜卑语呢?”
他这一句,倒把孝瓘问愣了。
自他出生起,家家和祖母便跟他讲鲜卑语,兄弟们也大多如此;周围的乳母侍从多说夏言,所以他自然而然的能说这两种话。
及至东馆学堂,父亲为他们请来了博士大儒,教他们儒家经典。
那时,兄弟们不服,说鲜卑男儿自当横行天下,博士纵使学贯古今,终不能作三公。
他亦以为然。
可随着年龄渐长,他懂得了很多汉家道理,仁义礼智慢慢渗入血脉。
他看到六镇勋贵世袭军权,性格刚猛,行事多残暴。他们拱卫皇权,却也用武力遴选着他们心目中合格的天子。
他们会治兵,却不会治国,他们与世家豪族在朝堂上产生了激烈的对抗。
如何让此二者相合,是齐国亟待解决的问题。
然而年轻的天子,非但没有去做这件事,反而重用奇技Yin巧之臣来挑拨二者的关系。
“因为高氏既是华,亦是胡;既非华,亦非胡。”——一个声音从门廊上传来,孝瓘一抬眼,只见孝珩和延宗缓步走来。
承道眨着那双和孝瓘极相似的桃花眼,对说话的孝珩摇了摇头。
孝珩看了看孝瓘,又低头对承道说:“当年高祖神武帝曾对鲜卑说,汉民是你们的奴仆,男人为你们耕种,女人为你们织布,你们不要欺凌他们;又对华人说,鲜卑是你们的门客,得你们一斛粟米,一匹绢布,就愿意保护你们,你们不要忌恨他们。高氏是站在中间的人,我们要努力弥合二者之间的嫌隙,所以我们既要学会夏言,也要学会鲜卑语。”①
承道很认真的听,听完正想点头,却被延宗一声嗤笑打断,“天子可未必这样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