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千年流量夫君(245)+番外
这便是典型的细作长相:平平无奇,没有任何记忆点,扔在人群中,便如滴水入河川。
以他的身份与职责——清操不敢再往下想了……
现在,清操必须去一趟平阳。
她把弘节叫到身边,请他帮忙保护承道和宝儿。
弘节不愿,想要跟清操去平阳。
清操正色道:“我并非去打仗,而是去向晋州刺史尉相贵,揭露他属将侯明的身份。”
齐军攻下了姚襄。
正当士气大振,诸将想要一举拿下周军新筑的石殿城之际,段韶却予以否决。
“石殿一面阻河,三面地险,不宜强攻,即使拼力拿下来,也不过是一座城,并不具备多少战略意义。”
在他部署规划之下,大军剑指服秦城。
恰在此时,自晋阳来的援兵也到了,领兵的人正是安德王高延宗。
他带着这支初来乍到,士气正盛的队伍,一举攻破了服秦。
至此,齐军彻底对定阳形成了合围之势了。
驻守定阳的是周国开府仪同杨敷,他坚守城池,誓死不降。
段韶亲率士卒,发动了几轮攻势,皆不能破城,战事一度陷入僵持。
与此同时,斛律光在宜阳的作战也不顺利,只勉强夺取了建安等四个城池,俘获千余人,而宜阳却始终没有夺回来。
正当他想增兵再战时,天子传下诏令,让他马上归朝,不得拖延。
他只好让晋州刺史尉相贵领兵过来接替他,巩固战果,自己则奉诏还朝。
至于天子执意诏回他的原因,自然是朝中暗流涌动,高纬自觉皇位不稳——斛律光作为国丈,又手握重兵,必能起到威慑作用。
然而高纬怎么也没想到,斛律光的“威慑”最先用在了他的身上。
斛律军没有按照圣旨,提前解散五万大军,而是奏请朝廷,慰劳士卒。
在朝廷赏赐之前,斛律光令士卒继续前行,眼看着将至紫陌。
高纬无奈答应了恩赏,但不知是何缘故,宣布旨意的使者迟到了,致使斛律大军一路逼近邺都下营。
高纬不知斛律光的意图,他如坐针毡,命舍人直诏斛律光入朝。
斛律光生性耿直,赏罚分明。
他日夜与将士们一处,太了解他们的心思,他们流血牺牲,朝廷绝不能视若无睹。
此刻听闻皇帝传召,他磊落入朝参拜。
“陛下是不是认为将士们没有夺回宜阳,不配得到赏赐?”
高纬看了看左右,嗽了嗽嗓子,支支吾吾道:“不……不……”
斛律光挑了挑长眉,朗声道:“陛下可知,将士们这些日子是如何熬过来的?”
高纬又看左右近臣,竟无一人敢发声,他只得皱着眉头等斛律光继续往下讲。
“天上的雁,水里的鱼,林里的雉,冬日便是草根和着雪水往下咽!他们做梦都想吃顿饱饭啊!”
高纬惊讶地望着斛律光,“平阳……平阳的粮……”
“平阳的粮?”斛律光冷哼了一声,“他们说段将军的北线是主力,他在围城,需要大量的军粮!”
“咸……咸阳王……莫……莫急……”高纬摆了摆手,“朕知道这仗打得不容易……”
“属实不易!”斛律光打断高纬,“他们此番能拿下四戍,真的是拼尽全力了!”
“是,是,朕自会宣慰将士们……不过……还请咸阳王先让将士们归家休息……”
斛律光抱了抱腕,解释道:“臣一直在等陛下的旨意。”
说完,他下殿去安置了。
然而,这件事便像根木橛,楔进了高纬心里。
清操带着几名随侍赶到平阳,尉相贵已领兵去了建安戍接替斛律军。
她到官廨打探,得知目前代行刺史之职的,正是曾经的典农中郎将侯明——他如今已被提拔为左丞了。
清操正准备调转马头,向东直奔邺城。
却听身后有人唤她,“王妃?”
清操一回头,正是兰芙蓉。
兰芙蓉从刺史官廨中走出来,边行礼边笑道:“我方才瞧见王妃的身影,还以为是看错了,没想到竟真是!”
“你怎会在此?”
兰芙蓉答道:“我是奉殿下的命令,来此押粮。”
“押粮……”清操心中转了一转,“不是应该平阳遣人直接送到前线的吗?”
兰芙蓉叹了口气,“开始送过去的都是发霉的粟米,后来竟连送都不送了,说是得紧着南线的斛律军。眼见储粮见了底,殿下遂遣我过来取。”
“那你筹到粮食了吗?”
“嗯,侯左丞人挺好的,跟我解释了半天,说是斛律军素来跋扈,他们惹不起;现在他们被召回了,刚刚筹措的精粮就全给了我!对了,还有瓜果呢!”
清操欲言又止——她原想把侯明的事告知兰芙蓉,一来提醒她行事小心,二来也可让她转告孝瓘。
她环顾四周,又觉在官廨前谈及此事,十分不妥,正犹豫间,只听兰芙蓉问她:“王妃何故来此呢?”
清操只得搪塞道:“我自晋阳往荥阳,恰巧路过这里。我来官廨就是想看看,有没有人能帮我带封家书。”
兰芙蓉立马伸手,道:“王妃把家书交给我吧,我保证交到殿下手中。”
清操只是信口胡诌,哪里真有书信。遂道:“我并未带着身上,你随我往馆驿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