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宫女宠冠六宫(210)
“那名管事实在不忍心,趁着富商夫妇离开,将姑母从土中挖出,感受到她还有微弱的脉搏,用荆条绑了几块木头,让她顺着河流飘走。”
誉小公爷说出这事时,脑海中便有一幕幕的画面闪过。
多年过去,他虽不能知晓当年那处是什么样子,可如今看见,也是破败不堪,让人心惊:
“微臣从管事口中得知,顺着河流而下,一路上都没有经过村落,但也会有人经过,微臣实在不愿放弃,只能摒弃旁的想法,随着河流,到了一处再小不过的村落。”
“当晚微臣与手下在那处借宿,为了不暴露行踪,便谎称是做生意失败,要回老家,那名妇人倒是愿意同我们说话,无意间说起他们村子原来的一人。”
誉小公爷深深吸了一口气,“这人,便是黎老爷。”
“他有一门好手艺,能修补字画,甚至看不出什么旁的痕迹,只是和妻子成亲多年,膝下却没有一男半女。”
“城中有间古董字画行,让黎老爷去他们那处做工,每月的月钱二两,这对他们而言,已经是天大的好事,夫妻二人想到前些日子去的城隍庙,以为是庙中神仙显灵,临走之时前去还愿,没想到回来的路上,就听见细微的婴儿哭声,他们着急忙慌的过去,就看见姑母的小衣裳都湿透,小小一个人儿落在岸边。”
“他们见到姑母如此瘦小却还有一口气,花了重金治好姑母,生怕此事传扬开,就迅速带着姑母离开。”
“这事在那不大的村子是桩奇事,也正因如此,村子里头的那名妇人,如今都还记得。”
晏识聿面不改色地翻开黎老爷的记档,仔细回想时间,那时战乱结束,许多人缺衣少食,连最基本的衣服都没得穿,想来黎老爷正是抓住这一时间,用他赚的银两,买了布匹,大量制成衣裳,卖了出去,而后又做了绸缎生意,后来扬州丝绸名扬天下,他自然也一跃成了首富。
“黎老爷膝下只有姑母一个女儿,从没对旁人说起过姑母的身世,微臣也是根据那名妇人说的话,断定黎嗣音,就是姑母。”
“她正是,祖父祖母流落在外的女儿。”
阮筠猛然间站起,起身那瞬,带倒一旁放着的书册。
“砰”的一声掉落在地上,阮筠想要将书册捡起,可蹲下身那瞬,一阵的天旋地转,直接就晕了过去。
昏倒之前,杏眸前明黄金线龙袍闪过,她感受自个落入怀抱中,被龙涎香裹住,再不知发生了何事。
……
临宣宫
听絮哭着替娘娘擦手,映凝瞧着皇上不好的神情,掩住听絮的唇瓣,“你先回厢房歇着,等娘娘醒了,你再过来侍奉。”
听絮本不愿走,映凝对她摇了下头,手放在听絮的胳膊之上,神情柔和。
这般听絮才缓过神,连忙擦干净泪珠。
路过皇上跟前时,听絮很快行礼然后忙不迭地离开。
映凝见状这才放心下来,端过一旁熬好的药,吩咐宫婢扶住娘娘,想要把药喂进去。
只是娘娘如今昏睡,这药也不是那般好喂的,大多数都顺着唇角流了出来。
忙用帕子擦拭掉阮筠唇角边的药渍,身侧传来一道冷厉的声音,“给朕。”
映凝退开,手中的碗盏也放在了皇上的手中。
只是阮筠一直未醒,想要将药喂进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况娘娘对这种苦药格外抗拒。
晏识聿就是想到这处,一勺药喂不进去,他将碗递出去,映凝立刻接过碗盏。
“娘娘许久未醒,方才不少妃嫔听闻此事,都想来看看娘娘。”
映凝没有抬头看皇上的脸色,只是把太后送来的金丝如意搁在皇上的跟前,“太后娘娘命人,给娘娘送来这柄如意。”
晏识聿看着眼前的东西,仿佛如此精美华贵之物,不过是寻常的东西,下颌冷硬,又转过头看向阮筠,“既是太后送来的,就替你家娘娘收下。”
得了皇上的话,映凝也不再纠结旁的,收好木盒后亲自放入库房中。
晏识聿指腹从阮筠的小脸上抚过,见她手放在小腹之上,黑眸中出现那抹不易有的温情,“筱筱,你是不是也知道什么了。”
魏茂元焦急得不行,见到孙太医到临宣宫,扯着孙太医就站至屏风后,声音放得很轻,生怕惊扰床榻上的萦充容,“皇上,孙太医到了。”
孙太医颤颤巍巍走了两步,晏识聿冷厉的声音传来,让孙太医赶忙跪地。
“你不说萦充容一日定然会醒,为何如今还没醒来?”
孙太医不敢抬头去看床榻上的人,只能硬着头皮说:“萦充容身体尚弱,此时有孕不是好时机,且又受了刺激,一时醒不过来也实在正常。”
只是说完这番话,孙太医脖颈处一片发凉,冷汗顺着颈侧流下,正要说可试试熏艾的法子,皇上此时却突然问及:
“若是没有腹中龙裔,萦充容的身体,可会比从前好些?”
孙太医大惊,顾不上旁地抬头朝皇上望去,见皇上只是平淡问出这句话,没有半分的犹豫,心中瞬间明白。
映凝自然也听见皇上的话语,稳住心神赶紧说:“皇上,娘娘想有个自个的孩子,奴婢都是看在眼中的,皇上……”
她话没说完,床榻上传来微弱的声音。
映凝惊喜的看过去,有一人比她的动作更快。
晏识聿黑眸紧紧凝着阮筠,她素来花颜的面容上,未施粉黛显得有些苍白,还有些许的憔悴。
阮筠先是看见熟悉的承尘,随后才转过头看向晏识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