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朝闻道(142)

作者: 雨霁长安 阅读记录

“那可不成,这是给孩子的,你看个什么。”

齐子仪不满道:“我亦算他的叔父,看看怎就不成了?”

“叔父...”齐珩笑笑,“你见面礼都未给。”

齐子仪从身上摸索一番,抽出个玉坠子,他道:“这个如何?”

齐珩抬眼看他,笑道:“这般舍得?”

他若记得不错,这该是岐王送给齐范的诞生礼,齐范一直带在身上,从未离身。

齐珩道:“还是算了,这是叔父送你的诞生礼,太贵重。”

齐子仪道:“哎呀,就这个了,送我侄儿了。”

齐珩淡笑,终是接过那坠子。

第074章 钟鼓清圆(一)

齐珩将那锦帽小心放置, 拿起杨唯清的存档文书,细细瞧着。

齐子仪拿起齐珩桌案上那盘玉露团,倚在小榻上慢慢用着。

齐子仪兀自笑笑, 从小他便喜欢齐珩。

岐王不喜欢他与齐珩有过多来往, 岐王认为齐珩生母出身不显, 又为郑后所厌弃, 怎么看都是没什么前程的主儿, 只他不以为然, 总喜欢粘着齐珩。

六哥最是纯良,襟怀犹如冰雪般澄澈透明。

他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人,齐范一清二楚。

当年的齐珩,如一轮孤光自照的明月,薄襟袖冷, 独泛沧浪。

齐范看在眼里, 亦疼在心里。

齐范笑笑,用光了盘中的玉露团,眼中有倦意, 片刻功夫,竟已入眠, 手随意地垂落于地,有轻微响声。

齐珩朝小榻那边看去,只见齐范睡得极安稳。

齐珩无奈地摇摇头。

齐范还真把紫宸殿作他自家了。

见窗半掩未阖, 齐范又睡着,齐珩低叹了一声, 将木窗阖紧, 转身去内室找了罗被给齐范盖上,齐范喃喃低语, 齐珩凑近,却听不清楚。

齐珩笑了笑,重回桌案后,继续看着杨唯清的文书。

齐珩瞧至一处,微微蹙眉,杨唯清的历任并无不妥,只是这文书中有一言不对。

高宗颁恩旨是昌明二十九年,而他文书中所写“承陛下之恩旨,德泽寰宇,臣卿以为圭臬,必效死陛前。”这份文书是他就任刺史时存档的,所署为昌明二十六年。

齐珩被此文书所气笑。

他原不知这杨唯清还有预知之能,提前三年便知高宗颁恩旨。

齐珩将文书递给常诺,沉声道:“此书交给谢尚令,并通知御史台好好查查。”

尚书省掌六部,御史台掌监察之事,自然是交由他们处理。

伪造文书,此罪不轻。

凭伪书便一路青云直上,只怕其背后之人亦不简单。

幸得他所瞧了几眼,如若不然,杨唯清怕已是大晋的吏部尚书。

吏部掌官员调动与考核,是极为关要的。

齐珩不得不查。

*

常诺将天子谕旨传达于御史台,御史台忙调出杨唯清自入仕来的全部文书,一字一字地谨慎核对着,御史中丞李来济点了点上面的字,他沉声道:“这文书是伪造的。”

随后他嘱咐一侍御史:“我等奉命监察百官,既有造伪之事,自当尽职。”

侍御史揖礼道:“请中丞开具文书。”

国朝有方,御史台按律办事,须有天子明旨或是乌台首长亲自开具的文书,方可清查。

李来济在正堂的书格中抽出黄藤纸来,以镇纸压覆,随后蘸墨,提笔书下,请出国之名器御史台的金印,端端正正地盖印。

侍御史躬身接过,随后带着御史台小吏出了衙门。

直奔杨唯清宅第去了。

*

立政殿内,江锦书不禁扶额叹息,王含章坐在其旁,江锦书瞥了一眼下面跪伏的人,淡声道:“你们有何证据证明余云雁是抄袭的?”

那女史恭谨叩首,而后跪直身子回话:“皇后殿下明鉴,这余氏,入宫还不到三年,出身不显,大字不识一个,竟也能在女官考试中位列第一,殿下您不觉着这其中有鬼么?”

江锦书被气笑,道:“先前不识,不代表现在不识。”

那女史道:“不到三年,莫非她是什么人才不成,妾以为此考试不公,请殿下彻查。”

江锦书淡淡凝视面前跪着的女史,眸中有万丈寒冰,她稍稍撇头,看向王含章,只见王含章对她轻轻点头。

言下之意,王含章亦不信余云雁。

江锦书不言一词,只见余云雁猝然跪地叩首:“皇后殿下,妾知殿下为难,既这位女史质疑妾存假,妾愿自证,以明清白。”

江锦书默然不语,看向余云雁的目光稍带怜惜。

她轻声道:“云雁,你不必自证,亦不要自证。”

“你们怀疑余云雁存假,那便拿出确凿的实据,你们拿不出,反倒往旁人身上泼尽脏水,逼旁人自证,普天之下,焉有此理?”

江锦书冷声道,声音传到殿中角角落落:

“今日,吾便把话放在这里,谁若疑她,尽管拿出凭证,吾便即刻受理,如若不然,便是妄言,假辞蛊惑人心,决不轻饶。”

那女史面犹不甘,欲言又止,只见江锦书又道:“你们若疑心我蓄意偏私,那便尽管告至陛前。”

众人闻之心怯,告至陛前四字何其沉重,阖宫上下谁人不知今上对皇后宠爱有加,眼下皇后身怀皇嗣,恩宠优渥。

东昌公主与顾昭容更是眼不容沙子。

告至陛前,怕是嫌自己的命忒长了。

那女史不敢再言,众人更是惶恐,只叩首称“是”罢。

众人散去,余云雁含泪叩首道:“妾谢过殿下,殿下厚德。”

江锦书笑笑道:“我不是厚德,我只是看不过去她们欺负你。”

上一篇: 春闺令 下一篇: 他的暗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