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朝闻道(160)

作者: 雨霁长安 阅读记录

“莫非皇后殿下妄图仿昔日郑氏之故事?”

东昌公主轻笑道:“郑氏?”

“李侍中真不愧为门下省之首啊,巧舌如簧、能言善辩,一来便给殿下戴了好高的一顶帽子。”

东昌公主语气稍顿,复而又道:

“郑氏携少帝乃是为私欲,殿下素以贤名为人称道, 郑氏何能与殿下相举?李侍中, 你的失言之罪吾便不计较了,若胆敢有下次,殿下与吾皆不饶你。”

东昌公主凤目冷冷一瞥, 李侍中面带怒色,却并未再言, 一旁的兵部尚书乐呵呵地打着圆场,他笑笑道:

“公主难得踏足中书门下之衙门,不如来尝尝我司之龙团茶, 如何?”

东昌公主轻轻笑道:“龙团茶,我怕是没有李侍中那般好命, 中书门下之茶, 我怕是吃不起的。”

兵部尚书人精般,何尝听不出齐令月言语中的讽刺, 他厚颜笑着:“公主金尊,什么好茶没见过,什么好茶没喝过,我中书门下之茶,公主能不嫌弃,已然是我等之幸了。”

见东昌公主并不承情,兵部尚书只好压低声音道:

“公主与侍中之言皆是为国,虽道不同,但所谋皆同,既如此,咱们何不如坐下来吃口茶,慢慢商议,寻两全之法呢?”

“两全之法?”

齐令月闻言,顿时起了兴致。

“公主可否移步?”

东昌公主面上显露出狐疑之色,然仍随着兵部尚书的步伐,走出衙门,至那棵槐树前驻足,她笑笑道:“佟尚书有何高见,竟引吾到这儿来。”

兵部尚书佟孝征是济阳江氏的旧部,而江氏与她荣辱与共。

这一点齐令月心知肚明。

“自江侍中上书乞骸骨后,陛下便擢拔此人为门下侍中,相比另一位侍中,这位可更是个刺头。公主也听了那位的话茬,便该知那位的强硬,门下侍中李放在中书门下的地位不低,由他带头反对此事,中书门下的其他宰执怕也会思虑再三,迟迟不决。”

“公主何妨不退一步?”

东昌公主挑眉道:“退?如何退?”

兵部尚书闻言,下意识环顾四周,见并无人于左右,是以压低声音道:“崔中令的意思是先让宗室子入宫,由殿下教养,以防陛下有不测,谢尚令则迟迟不表态,臣的想法是让皇后殿下便先养着宗室之子,而后再徐徐图之。”

东昌公主抬首看向他,并不言语。

兵部尚书又道几句,东昌公主面上才露出笑意。

佟孝征的意思是,让江锦书先择合适的宗室子入宫,待如亲子,礼同储贰,若江锦书腹中为女,则过继宗室子为嗣,让江锦书以太后之名临朝称制。

若江锦书腹中为男,降生即为皇太子。

过继宗室之事便也就罢了。

如此听着,倒也算得两全之法。

“此法尚可。”

兵部尚书含笑颔首。

兵部尚书原是不想现在就将此法正式书成文,毕竟齐珩现下的状况,谁都不知,他不好妄动,今日此语不过是安抚东昌公主罢了。

入了夜,谢晏立于尚药局门前,若有所思,依稀瞧见槐树后的黑影,谢晏暗笑,随后大步入了尚药局,配了一剂药方。

谢晏将药包好后递与高季,高季眼中泛着热泪,带着哀恸捧药离去。

谢晏将残渣随意轻拂,尽可能皆落于紫檀木桌面上。

随后唇边带笑离开。

槐树后的黑影见谢晏离去,左右无人,便匆匆往屋内走去,瞧见桌上那残渣,那黑影信手将身上的黑布扯碎,将残渣包住,速速离开了尚药局。

谢晏于暗处望着那离去的黑影,不免低首一笑。

东昌公主府邸内,东昌公主瞧着那被布包裹的药渣,她蹙眉道:“你拿到的?”

那黑影低首应声:“属下趁着谢郎君走后,在桌上收的。”

“药磨成粉,是以难收,谢郎君也未收拾,属下见状便趁机拿了来。”

东昌公主面色凝重,道:“这是什么啊?你看看。”

随后便将那黑布递给了那身着白衫的老叟。

老叟指尖轻轻捻粉末,细嗅良久,而后道:“这药可让人精神抖擞,常是人近西山,快不成时才会用的。”

东昌公主笑笑道:“这么说,齐珩怕不是真的不成了。”

转眼间,便见停云入来,身后跟着的正是顾有容。

东昌公主喜笑颜开,道:“阿容来了,快快坐下,我与你说说喜事。”

顾有容挑眉笑道:“宫车晏驾之喜讯么?”

东昌公主面露笑意:“自然。”

顾有容拿起茶杯,浅啜一口,缓缓道:“方才高季暗自让人去寻了先帝临终前的密文。”

“果真?”

“嗯。”

“看来,这齐珩怕是真的不成了。”

“强弩之末罢了。”

东昌公主眉眼带笑,嘱咐停云:“快给佟孝征传个信。”

几日过后,兵部尚书将此书成文,呈递至崔知温、谢玄凌、李放等三人跟前,崔知温见那文书讽笑不语,谢玄凌只不停地摇首叹气,李放冷哼一声,倒也并未说什么。

三人最后做了批复。

此书一出,朝野皆惊,皆暗暗揣测齐珩现下的情状。

恐怕不出几日,天下便有大丧。

江锦书闻此言,在立政殿晕过一次。

醒后抱着王含章落泪不止。

然谢晏对立政殿中人下了死命,旁人再不敢放江锦书出去。

连同上次偷放江锦书出来的王含章也一并被谢晏关进立政殿,江锦书数次苦闹,要么砸了药碗,要么便是要绝食,整得谢晏束手无策,只好将高季请出来。

上一篇: 春闺令 下一篇: 他的暗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