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赐金吾(99)

作者: 三改火 阅读记录

可那座上鬼,分明一直都在人间。

“檀潜已经为谢海道哭过丧。”他道,“如此,我本不该再见你。”

“二哥不问我为何......”

“为何?”二更笑道,“我不在意。难道你诚意入道门,修长生?倘若世间真有不老者,真有长生酒,你我二人,今日岂会在此。”

他向上指天,缓声道:“先帝那么执着,不也是......如此吗。”

所谓天道不公,只生死使人同为人。

他不由想,倘若李长卿真能求得长生,按照这位的疑心,自己便不是削发为僧就能避祸了。恐怕得像谢潮一样,躺进棺木里,灵牌供养起来,才能茍且求一个平安。

“可我确实得了这容貌不易的方子。”

“不易又如何。”二更道。

谢潮笑起来,他手上带着镣铐,抬腕去触鬓上白发时,铁链不住作响。二更看着他,还能从他脸上看出少年时的影子,那发色也是他与李长卿一同嘲弄过的少白头。

“也对,也是,这发都白了。”谢潮望着他,道,“可惜,不能与君共白头。”

他们相对笑起来。

“陛下到!”

二更一顿,回过头去,望见李鉴已衣冠俨然,步入斗室之中。身后侍卫锁了铁门,李鉴在二更身后挥袂跪坐下,从容望向谢海道,振了衣袖,道:“谢公可有要对寡人说的?”

“果然有故人之姿。”谢潮道。

“不必在我身上寻我父皇。”李鉴微皱了眉,“我同他一点也不像。”

“不像?”谢潮笑道,“陛下非这样说,那我也是辩无可辩了。”

他记得相辉楼下,那年少天子打马闯出太极门,持刀四向,那面上毫不掩饰的得意洋洋与胜券在握,和当年李执背道洛阳、血洗长安之时别无二致。

“待人接物,我与他一点也不像。”

李鉴看向谢潮。

“谢公给我那枚榆木珠,上面沾染的是什么?”他不紧不慢道,“幻术果真厉害,能将人拉入一段似是而非的过往。可这过往里,没怎么提到我师父,却多是先帝与钱先生。且不论那往事真假,我自认比我父皇有情义百倍。”

“我没什么能给你。”谢潮道,“有些事,让你多知道些也好。”

“只因此?”

“只因此。”谢潮笑道,“我还可以告诉二哥与陛下,这十七年,我没有留在那用来障目的东山。我,此身长居君王侧,持节已上凌烟阁,出于江宁谢氏,家财可敌国。于此尘世再无所求,所作所为,不过从心所欲。陛下,你知道,我究竟为何还要站在端王身侧吗?”

他说得坦然无比,李鉴看着他的白发与红颜,一时无话。

“他答应我,给我造一艘船。”

“一艘船......”

“不错。我的海道,不是往会稽东山,而是往蓬莱。”谢潮笑起来,“陛下,你这样年轻,眼界却很远。这世上已无天道,我要去求我的道,得我的长生。”

“可那只是一艘船!谢公不是......”

“貍奴。”二更轻声道。

李鉴闭上口,心头仍是余震不绝。他不敢想,理智如谢海道,居然会为了这样一个荒唐的许诺而飞蛾扑火,做跳梁小丑。

简直像疯了一样。

“只是一艘船。”

谢潮垂眼,伸出手,拾起二更的那串榆木手持。他沉默了许久,淡然道:“我诈死后,与谢家再无干系,孑然一身,造不了船了。故人零落,无处可依。”

他将那榆木手持双手交还到二更面前。

“二哥是我当世最后一个至交。”他道,“可你不会放我走。你和世人一样,只盼留得住,不问我何求!”

二更伸手拿过那榆木手持。李鉴瞥了一眼,没看真切,却觉得自己师父的手在颤。他喉头发紧,只听二更低声道:

“可我分明,也为你造了榆木舟。”

【作者有话说】

榆木是做棺材的,何檀潜的榆木舟里是他和谢海道已逝去的至交情谊与少年岁月。但他俩没那条线。

第72章 樽浓第六十六

孟汀日中带着几个副手回退园吃饭。谢之问也出来见过了,那几人都是金吾卫的老人,后来调入禁军任职,与谢之问接触不少,更是拉着他一同入座。

雍昌侯府的便饭在禁军中不算罕见,来的同僚也就盼着能喝上几口侯府里自酿的米酒。把盏之间,演武时不茍言笑的大统领才在众人面前略松下来,肆意活泼许多,同他们话些朝事与家常。

他今日心情很好。

谢之问在一旁顾不得吃饭,先给那几个酒鬼添酒。孟汀不贪自家酿,也在一旁看着他们喝,道:“如何,这一回吊的时间久了,味道是不是要再好些?”

“喝了侯爷五年酒,这是最好的一次。”一人乐道,“能不能给我封一坛,带回去?”

“去。”孟汀笑骂,“少贪心不足,明年过年再给你送。”

“侯爷。”谢之问在一旁悄悄道。

孟汀看了他一眼。那几人还在热络地聊,他回过身,问:“何事?”

“陛下上午去昭狱见谢公了。”谢之问道,“我估摸着,这会儿若是还不回来,才奇怪呢。可若是回来,突然撞上......”

他话还没讲完,那庭院的门被一把推开。李鉴穿着方换上的常服,自顾自进来,开门时带着些愠色,直接对着庭中喊:“孟观火,滚出来!在我身上乱写就罢了,也不管擦,我惯的你......”

他定睛一看时,骤然噤了声。

那几个禁军的将领全定在桌边,有人杯子歪了,酒全泼在衣襟上,那扶杯子的手也没敢动弹一下。李鉴远远地瞧着,渐渐回过神,顿时痛思自己在退园实在太过松懈,恨不得退回去重走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