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之撩夫日常(225)
他刚才吃过地瓜,口感很好,饱腹感也不错,只是……
“明川,一程,如果大批量种植,有那么多种子吗?”
“赵叔,地瓜栽种跟玉米和小麦不同,种地瓜前要先育苗。我打算留一百五十斤地瓜来育苗,如果育苗成功的话,育出来的苗差不多能种一亩地。如果一亩地能收两千斤,那两千斤地瓜育出的苗就能种将近十亩地了。”
李一程没有育过苗,不知道成功率如何,也不知道能育出多少来,说了个比较保守的数字。
“你的地瓜育出苗来,也只够种一亩地,你的意思是……”
赵永平不明白曾明川的来意,如果地瓜苗只够种一亩地,他在自家种都不够,来找他做什么?
“赵叔,我来找您,是想问问您愿不愿意拿出一亩地来种地瓜,如果您愿意话,我想把种地瓜的法子交给您。”
“你要将方法交给我?”
赵永平和赵学谦不敢相信,齐齐看向曾明川。
“赵叔,我之所以来找您,是因为明年种的地瓜,我想全部留作下一年育苗用,别人可能不愿意白白辛苦,第二个原因……
曾明川有些不好意思,李一程接口道:“赵叔,如果明川乡试得中,我们打算去盛京参加会试。”
李一程没明说,赵永平却明白了。
如果曾明川去盛京通过会试,他们不一定能回来,即便回来,也没有时间再种地了。
当然,如果曾明川考不过的话,那就另说了。
总是要有这个期望不是吗?
赵永平点头道:“好,你们就把地瓜交给我吧!我保证会把地瓜种好,结出的地瓜全部留着,放到后年当种子。”
赵学谦兴奋道:“到时候我要把地里全都种上地瓜!”
“谢谢赵叔和赵二哥。这地瓜味道虽好,但也有坏处,小麦玉米都种才好。”
赵学谦瞪大了眼睛,“这地瓜这么好吃,有什么坏处?”
“《陆川本草》中记载,地瓜有清热消暑,生津止渴,健胃明目的功效,但空腹吃的话,会引起胃疼,长期只吃地瓜的话,营养过于单一,人会变得消瘦。”
赵学谦松了口气,道:“这算什么坏处?只要注意不空着肚子吃就是了。再说,你不是说可以把地瓜晒干磨成粉,然后跟小麦粉混合做馒头吗?那样就不会胃疼了吧?”
“对,和白面掺着吃不会胃痛,而且做成馒头会更甜。”
“几斤地瓜能出一斤地瓜干,一斤地瓜干能出多少地瓜粉?”
“三斤地瓜出一斤地瓜干,一斤地瓜干差不多能磨出一斤地瓜粉。”
“三斤地瓜一斤地瓜干,一亩地出两千到三千斤地瓜,就算两千斤,一亩地就能有六七百斤地瓜粉。”
赵学谦一拍大腿,“这地瓜我种定了!”
比小麦和玉米高好多倍的产量,为什么不种?只吃这一种食物会营养不良……谁家还只吃一种食物了?不是还有小麦和玉米吗?再说了,还要吃菜呀!
赵永平的帐比赵学谦算的还快,结论也跟他一样。
“这地瓜确实该种!”
李一程见赵永平如此坚定,放下心来。
“赵叔,我这就告诉你地瓜如何储存,如何育苗和栽种。”
他详细的跟赵永平说了地瓜储存和种植的方法,又从篮子里拿着几页纸。
“赵叔,您要是怕记不住的话,我都写在这里了。”
赵永平双手接过纸张,如获至宝。
“一程,你放心,我一定会把地瓜种好的,希望等你们回来的时候,咱们望山村家家户户都能种上地瓜。”
李一程知道他的意思,点头称谢,“谢赵叔吉言。”
刘春和江来兄弟听说要把大部分地瓜存着当种子,虽然觉得遗憾,但都认为李一程是对的。
这地瓜的产量太大了,要是能普及到全村人都种,人们就不会挨饿了。
虽然这两年还算风调雨顺,但老百姓们只能说是吃得上饭,很多人家都不敢敞开了肚子吃,生怕来年遇到灾年没得吃。
要是村民们都种上地瓜就不一样了,一亩地两千多斤呢!磨成粉也有六七百斤,只要掺上两三百斤面粉,就够一家三口吃一年了。
这地瓜绝对应该种!所以他们只能忍着馋,把地瓜扛去了赵永平家。
赵永平指挥着赵学谦在自己卧室里挖了个地窖,将李一程送来的地瓜都存在了地窖里,以待来年育苗。
【166】焦虑
家里的事情太多太忙,曾明川一回家就没闲下来,也就没有过多心思去想乡试的事儿。
当然,说不想是假的,夜深人静的时候,他会突然醒来,一颗心总会沉一沉,想着要是考上了会如何,要是考不上又会如何。
李一程翻个身,胳膊搭在曾明川身上,曾明川把他的手拿下来,把他往自己怀里搂了搂。
“明川,睡不着?”
李一程眯着眼睛,含糊着问了句。
“没,就睡了。”
李一程反而精神了,微仰着头问:“怎么了?有心事?是没睡着还是半夜醒了?”
曾明川有些歉疚,“睡着的,是刚才突然醒了。”
李一程沉默了片刻,道:“是担心考试的事儿?”
“嗯,算算日子,这几天应该张榜出成绩了。”
“如果出了成绩,官差会来通知吧?”
“我是怕……”
“怕什么?明川,我相信你!”
曾明川苦笑,他原本也相信自己,可这么久都没有消息,反而患得患失起来。
李一程怎么能不知道他的想法?知道他会焦虑,没想到他居然会焦虑的睡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