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书之撩夫日常(350)

作者:八月初至 阅读记录

“大人,按照您跟师爷的意思,一间教室放置十五张课桌,可坐三十名学生。”

李一程做到一张椅子上,双手放到课桌上,做了几个看书,写字的动作,他个子高,显得局促,却很像那么回事儿。

他的手摸上桌面,很光滑,很干净。

他只摸了一下,就被曾明川握住了手,“小心桌上有刺。”

“我就是摸摸有没有刺。”

“不用你来。”

曾明川的目光里全是不赞成,好吧,他都是为了我好,李一程忍着没有开口。

“江夫子,你跟几位秀才接触的结果如何?”

江夏生连忙道:“正要跟大人和师爷禀报,学生先去找了几位年轻秀才,只有一位表示可以来县学,但只教一年,明年六月就不教了,要准备乡试。”

曾明川点头,“可以。”

“还有一位李先生,今年五十岁了,他说您要是不嫌他年纪大,他就来。”

“当然不嫌弃。”

李一程急切道,“只要他肯来就好。”

曾明川道:“江夫子何时有空,我想亲自上门去拜访两位先生,感谢两位为吉泽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李一程暗笑,没想到曾明川居然也学会了他的语言。

江夏生连忙道:“学生忙于县学的事情,已经将我自己的学生放了假,让他们等县学开学的时候都来报名。所以,学生现在就有空。”

“那咱们现在就去拜访两位先生吧?”

“是。”

三人走出马府大门,却见门口围了好多人。

江夏生纳闷,这是怎么了?

百姓们看到曾明川出来,原本七嘴八舌的议论声瞬间停了。

有胆子大的喊道:“曾大人,咱们县要办县学的事情是真的吗?只要条件符合,就可以报名吗?”

曾明川看着神情激动的人群,明白他们是知道了告示的内容。

这倒是个好时机。

他抬手做了个安静的手势,大声道:“乡亲们,告示上的内容是真的。”

他转身指了指身后的马府,道:“以后,这里就是咱们吉泽县的县学。只要是遵纪守法的老百姓的孩子,只要年龄合适,智力没有问题,都可以到咱们县学上学。要是家里有长辈作奸犯科,孩子是不能上学的。”

有人觉得这个规定有道理,有的不理解。

曾明川大声道:“敢作奸犯科,就要付出代价!做了坏事,犯了罪,不光你自己要得到惩罚,还会殃及你们的家人!你们想想,代价这么大,是不是做坏事的人就会好好想一想,做坏事的人是不是就会少了?”

“大人所言有理。”

“乡亲们,明天开始,你们就可以带着孩子来县学报名了。一年级免笔试入学,只需要面试。二年级和三年级都有笔试。学费的话,你们可以一下子交上,也可以按月交。”

有面试和笔试,百姓们并不觉得意外,送孩子去私塾,夫子们也是要先看看孩子,痴傻聋哑儿是不收的。

听说可以按月缴费,人群中又发出惊叹和议论声。

有的人家可能一下子拿不出那么多钱来,但一个月三十个铜板,怎么也能拿得出来。

【239】决心【二更】

曾明川听着百姓们的欢呼声,更加肯定自己做的事情是对的。

他在吉泽毫无根基,在朝堂也没有背景,他最大的依仗就是百姓们的支持了。只有百姓支持他,他才能继续以后的工作。

有一个老者从人群中走出来,冲着曾明川作了一揖,“大人,您张贴告示说要治理河道,可是真的?此时并不是治理流清河的好时候啊!”

老者的话得到百姓们的肯定。

听着七嘴八舌的议论,曾明川朗声道:“老人家说的对,现在不是治理河道的时候。”

既然老者提出治理河道的问题,曾明川也想趁此机会给百姓们说清楚,激起他们治理河道的决心和信心。

他话音一转,“但是,咱们吉泽之所以连年水灾,粮食欠收,百姓流离失所,都是因为流清河。此河不治理,咱们吉泽永无宁日。你们说现在不是治理的时候,那何时是时候?今年冬天还是明年春天?咱们今年种的庄稼怎么办?还要眼睁睁的看着咱们的辛苦被一场大水冲走吗?咱们的亲人还要遭受流清河泛滥之苦吗?”

曾明川的话让每个在场的百姓都变了脸色。

他们很多人都遭受过水灾之苦,不是一年两年,而是很多年。

是啊!现在不治理,何时治理?想想自己辛苦种的庄稼被河水冲走,想想因为粮食欠收高昂的粮价,想想亲人因为大水冲走,想想那些逃荒再没回来的亲人……

百姓们的心里坚定下来。

“大人说的对啊!不能等啊!”

曾明川看着百姓们的神色,知道他们被自己说动了。

“乡亲们,流清河在咱们吉泽境内只有三十多里,咱们吉泽县全部人口有上万人,我相信咱们肯定能将流清河治理好。”

“大人,我愿意去治理流清河!”

“大人,我也愿意!”

很多年轻力壮的男子喊道。

曾明川笑着点头,抬手道:“多谢诸位乡亲们对本官的支持。现在咱们衙门缺少的是懂得水利,懂得治理河道的人,等找到这样的人,本官会发出招工启示,只要来做工的人,每天都有四十个铜板,还管一顿午饭,到时候你们再来。”

一天四十个铜板,还管午饭?

这条件也太好了吧?现在做一天苦力,最多给三十个铜板,还不管饭。

看百姓们又兴奋起来,曾明川嘴角也带了笑。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