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之撩夫日常(353)
“一定要勤读书,多练字,不能懈怠。”
“我记住了,小叔。”
他话音刚落,就听曾明川道:“柔儿,李越,你们先出去,我有话跟你嫂嬷说。”
“哦。”
柔儿和李越在曾明川面前没有在李一程面前那么放松,两人答应完就快速离开了。
李一程见曾明川一个人进来,并没有起身,懒洋洋的靠到椅子上,道:“大清早的去衙门有什么事情?”
曾明川没有在旁边的椅子上坐,反而走到李一程面前,把人拉起来,他坐下,把李一程抱在了自己腿上。
李一程顿时红了脸,“明川!你何时变得如此轻浮?”
曾明川却在他耳边轻笑,“当初咱俩是谁先轻浮的?”
“……”
李一程无语了,好像真的是他,但当时情况特殊……
曾明川又道:“你刚才说我帅气,我听到了。来,再说一遍。”
李一程恼羞成怒,用力挣脱曾明川的怀抱,怒道:“我是在做正事,你少来打扰我?”
“做什么正事?我跟我夫郎亲热,也是正事儿呀!”
曾明川靠到椅背上,一脸认真,没有丝毫羞赧。
李一程红着脸白了他一眼,将那篇笔记递给了他,“江夏生送来了两本关于治理河道的书,我觉得很有用。我觉得这本笔记更有用。”
曾明川翻了几页,把书放下,笑道:“看来,修河道的事情可以马上去办了。一程,你记得昨天县学门口的那位老者吗?”
“记得。”
“他今天一大早就来了,说是愿意帮忙治理河道。原来他曾经是工部左侍郎的仆人,工部左侍郎大人病逝之后,他才回到吉泽老家。流清河水患,他一直想帮忙治理,去找了马如意几次,马如意总是说县衙无钱,修不了,让他很是失望。前几天衙门贴出告示的时候,他有些怀疑,昨天跟我谈过几句,知道我们是下定了决心,有了长远的规划,今天就来了。”
“太好了!现在咱们有了书,又有了人,既有理论指导,又有了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流清河肯定能治理好。”
“我也是这么想的。”
“我看书上说,修建河堤要用很多石头,咱们吉泽有山,可不可以从山上采石?”
“陈伯也是这么说的。陈伯还说,可以用石头,也可以用木材,到时候因地制宜,先就地取材,要是材料不够,再去山上采石。”
“那位老者姓陈?”
“对,姓陈,叫陈振邦,他还有两个儿子,说是都可以来帮忙。”
“老人家是对吉泽感情深啊!”
两人感慨完,李一程道:“听柔儿和李越说,好多孩子去县学报名了,越儿说做的第一批桌椅可能不够用。”
“不够用就再做。”曾明川不以为然,“你是家里府里的大总管,这事儿你说的算。”
“行,我说的算。你只要别嫌我把钱都花了就行。”
“之前是你赚钱给我花,现在也该我赚钱给你花了。”
李一程轻笑,“你的那点儿俸禄也不多吧?”
曾明川抱着人,很骄傲的说:“我有个能赚钱的夫郎呀!我不怕!”
这人还真是……越来越无赖了呢!
之后两人都变的繁忙起来。
李一程跟江夏生一起负责县学招生,安排年级,制定规章制度,准备县学开学的事情。
曾明川则跟陈振邦一起商量治理河道。
两天之后,李一程跟曾明川汇报,县学招生结束,一年级招收了三十二名学生,二年级招收了十三名,三年级的学生只有五名。
几位夫子全部到位了,他跟他们谈了谈,安排张启玉和丁金来在一年级教书,苑长亮教二年级,江夏生教三年级,他们也是班主任,江夏生兼任教导主任。
李一程笑着说:“曾大人,校长一职就由你来当吧!”
“当然,我当仁不让。”曾明川看着江夏生递上来的学生名单,“只是,不是说报名的人很多吗?现在三个年级加起来才五十人。尤其是三年级,人数太少。”
“第一天去报名的人确实不少,但第二天就有去退的。县学刚开始,他们心存疑虑可以理解。咱们现在夫子少,一切都刚刚起步,算是摸着石头过河,学生少并不是坏事。”
“你说的有道理。”
“这是我跟江夏生和几位夫子拟定的学校规章制度,学生守则和课表,你看一下。”
曾明川一目十行的将几张纸看完,点头道:“你办事我放心,你们考虑的已经很周全了。”
李一程笑起来,“既然你同意,那三天后,咱们县学就要开学了,特此邀请校长大人您去讲话,你可要准备好哟!这是开学这天的流程。”
说着,他又递上一张纸。
曾明川笑着抬头,“你们准备的够充分的。”
李一程得意,“那当然。”
“你跟李军说过让他担任武术老师了吗?”
“这个艰巨的任务当然要交给校长大人您去做。”
曾明川对上他笑着的脸,一把把人拉进怀里,用脸去蹭他的脸,“让我做这么多事儿,有什么好处吗?”
李一程翻了个白眼,“你爱去不去。”
“刚才叫我校长大人,这会儿就说爱去不去了……你这翻脸比翻书还快呀!”
李一程红了脸,却又享受跟曾明川的亲昵,反过身去,用自己的唇堵住了他的嘴。
【241】不告而别【二更】
治理河道,修河堤的事情也很快出了章程,实在是时间耽误不起啊!
吉泽县城和所辖各个村镇的墙上,路口,都贴上了告示:招收治理河道的劳力和帮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