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之撩夫日常(357)
老七抬起眼皮看看李一程,“你个没下过地的小哥儿懂什么?吉泽雨水多,到了五月,三天一小雨,五天一大雨,不涝就是万幸了,怎么会干旱?”
李一程并不生气,只是笑着:“七叔,我说的是真的。您现在不挑水浇地,过几天会后悔的。”
见李一程说的这么肯定,老七疑惑的眯起眼来,“你是什么人?”
刘春在旁边道:“我家老爷是县衙的师爷,之前也是种过地的。这次来咱们村里,是为了教大家堆肥之法的。”
“啊?”
两个老头都惊呆了,这位模样俊俏的年轻哥儿居然是衙门的师爷?还是来教他们堆肥之法的?
这、这……他们等这个堆肥之法等的心灰意冷了,终于有人来教他们了吗?还是衙门里的老爷!
老七坐不住镢头杆儿,一下子坐到了地上。
他爬起来要给李一程磕头,“师爷老爷,您不要跟小的计较,小的不是……”
李一程连忙把他扶起来,道:“七叔,您不用这么多礼,我不是什么老爷,是为了百姓们服务的。”
老五和老七不懂什么叫服务,只觉得这个年轻人长得好,说话有礼貌,十分喜欢他。
“师爷老爷,时候不早了,咱们赶紧回村去,村长和乡亲们知道你来了,肯定会很高兴的。”
李一程邀请两位老爷子上车,两人均摇头。
“庄稼人走的快,不用坐车。”
两人带着李一程进了村,直接把他带到了村长家。
村长栾树宝已经回来了,正在跟老婆一边吃饭一边拉呱。
“这次修河堤,我看县太爷是下了决心了,不说工钱一天一结,绝不拖欠,饭菜也是极好的。一人两个大馒头,一碗菜,菜里有还有肉。好多人都不舍得吃完,偷偷藏在衣服里,拿回家去了。”
“官老爷们让他们把饭带回家吗?”
【243】老两口【二更】
栾树宝道:“当然可以。他们可以在那里吃,也可以带回家吃,反正饭菜的数量是一定的,只要下午能按时到岗就好了。”
村长老婆叹口气,“他们也是没有办法啊!咱们虽然自己种麦子,但谁家舍得蒸一顿白面馒头吃?谁家里顿顿菜里有肉?不过,等河道治理完了,家家户户能得些银子,今年的日子能安生些了。”
栾树宝手里的筷子顿了顿,道:“是啊!等河道治理好了,今年没有了水灾,咱们吉泽县的日子也能好起来了。”
“听说县里招学生,一年才收三百个铜板,要是咱们离县城近就好了,茂才家的小子就能去上学了。”
“谁说不是呢?等等看吧!县学有了,说不定以后村里也会建学塾。”
“会吗?”
“怎么不会?我觉得现在的县令大人很有头脑,不会看不到村里的情况的。”
“栾村长说的对,以后村里肯定会建学塾的,县令大人不会忘记咱们村里的人。”
屋里窗户开着,栾树宝从窗户看出去,见院子里站着一位年轻哥儿,看着很面生,刚才说话的应该就是他。
栾树宝连忙出门,正跟进门的栾五和栾七走了个对面。
“五叔,七叔,你们怎么来了?快屋里坐,你们吃了吗?要不要在我这里吃点儿?”
栾五道:“我们不在你这里吃,你不用麻烦。树宝,你出来,给你引见个人。”
栾树宝好奇,跟着两位老者出了房门。
李一程年轻,先冲着栾树宝行礼,“栾村长,我是吉泽县师爷李一程,来咱们村教导村民们堆肥施肥的。”
栾树宝又惊又喜。
今年的好事真是一件接一件,先是县老爷花大力气治理河道,再是师爷来传授堆肥之法。
我们吉泽县真的时来运转了吗?
栾树宝慌忙间给李一程行了礼,“大人,您吃过饭了吗?要是不嫌弃的话,进屋吃点儿。庄户人家,粗茶淡饭,您不要嫌弃。”
走了一路,李一程也确实饿了,并不推辞。
“那就麻烦村长大哥了。”
栾树宝连忙让老婆子再准备些饭菜,李一程连忙拦住了他。
“村长嫂子,您不用麻烦,我这里带着干粮和菜,您只给我倒碗热水就行了。”
其实李一程都是喝灵泉里的水,但为了不让栾嫂子多忙活,他就提出了这么个小要求,
栾嫂子自然是满口答应。
李一程带着的是饼子和腌咸菜,就是当初在青松镇面摊老板送的那种青萝卜条。
曾明川见他喜欢吃,特意让刘春去街上买来的。
栾树宝见县衙的师爷大人居然吃的这么简单,不由得更加深信曾县令是个好官,他的手下都是勤俭低调的。
吃过饭,李一程就让栾树宝召集村民,趁着大部分村民在家,他赶紧把方法教了。
栾树宝自然是满口答应。
李一程一行马不停蹄的又走了五天,天快黑的时候才到了一个村子。
这个村子的房子看上去比李一程他们路过的村子都整齐,砖瓦房更多。
刘春喜滋滋的跟李一程道:“李大哥,看来这村子比较富裕。太好了!今天晚上应该能住的比较舒服了。”
他们一路走来,住的都是农家,条件好点儿,李一程睡一屋,他跟金岩睡一屋。条件不好的,他跟李一程和金岩挤一屋,当然,金岩不睡床,他不敢跟李一程睡一床,只能在床下打个地铺。
刘春敲了好半天门,才有人来开门,嘴里骂骂咧咧的,“这么晚了,谁来敲门?报丧啊!”
大门打开,露出一张很不耐烦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