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之撩夫日常(394)
算了,他是大夫,凭本事吃饭。他不信他行医几十年还比不上一个年轻人。
“田七,从明天开始,咱们医馆看病也不要钱。我倒要看看,我跟他谁能坚持下去!”
“看病不要钱?”
田七不敢相信,不要钱,那得多亏啊!
老爷的诊费就五十个铜板呢!
王长青却坚定了决心,“对,不要钱!你明天写个牌子挂到门口,让百姓们都能看到!”
田七郁闷了,憋屈了,但老爷的话不能不听。
转念他又一想,之前吉泽也是有几家医馆的,后来还不是就剩下了承安堂一家?
他相信老爷的医术和人脉。
第二天一早,田七就被震耳欲聋的敲锣打鼓声给惊醒了。
迷迷糊糊中他翻了个身,嘟嘟囔囔骂了几句,啥人啊!大清早不让人家睡觉,敲什么锣,打什么鼓啊!
把被子蒙上脑袋,他突然醒悟了,今天隔壁医馆开业。
田七猛地坐起来,抓抓头发,我要去看看,看看是谁这么大胆,敢在他们承安堂门口开医馆!
辰时正,为民医馆门口铺了红地毯,拉了横幅,锣鼓也敲了一阵子了。
门口更是围了一圈看热闹的人。
这里原本是有钱人家住的地方,他们自持身份高贵,自然是不会来看热闹的,来看热闹的都是县里的普通百姓。
连续几天,总有人在街上跟他们介绍,说是今天为民医馆开业,这家医馆给人看病不收诊金,只是买药要去安民药铺购买。
安民药铺的白老板认可了这件事,只要去为民医馆看病的,拿着大夫的药方,安民药铺就会给他抓药。
白老板还说,为民医馆的大夫医术不错,可以信赖。
城里多了家医馆,不收诊费,还有白老板的支持,这样的好事老百姓们肯定要来。
巳时刚到,锣鼓停了,敲锣打鼓的人让到医馆两旁,将医馆大门让出来。
医馆大门打开,从里面走出一个人来。
很年轻,看上去也就十五六岁。
穿着青衫,腰系细带,是一副管家的打扮。
有眼尖而又有见识的,小声道:“是曾大人府上的管家,刘春。”
“曾大人府上的管家?难道这医馆跟曾大人有关系?”
“敢在承安堂门口开医馆,肯定是有些背景的。”
“大哥说的是。”
“不知道大夫是谁?医术真像白老板说的那样吗?”
“我不知道大夫是谁,但我相信白老板。”
“……”
刘春见自己一出来,百姓们就开始议论起来,心里有些紧张。
但李大哥把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他,他一定要做好。而且,李大哥昨天已经培训过他了,他今天不能怯场。
往前走了几步,站在医馆大门前,刘春深深吸了口气,抬头挺胸,开口道:“乡亲们,今天,为民医馆正式开业了!你们以后可以到医馆来看病,医馆不收诊费。医馆中药材有限,如果不是急症,买药都去安民药铺即可。”
他开口的时候,下面议论的声音消失了,让刘春有了几分信心。
“乡亲们肯定好奇,这医馆是谁开的,为何不收费,不收费又怎么维持,会不会开几天就关门了,为何这里不卖药……下面,请我们的县令曾大人来给大家解惑!”
【265】新鲜【二更】
曾大人?
人群有些骚动起来。
难怪这家医馆不收诊金,原来是曾大人让人开的。
有些人则在暗中想,这医馆开业能把曾大人请来,难怪敢开在承安堂旁边,这医馆的背景可不一般。
悄悄在承安堂门口看热闹的田七惊呆了,一家医馆开业,居然连县太爷都来了?
当初他家王老板开业,也没有这么气派吧?
他踮起脚尖,伸长脖子,看着从医馆里走出来的人。
一身青色长袍,面如冠玉,气质儒雅,他面上淡淡的,看热闹人的议论声却戛然而止,变的鸦雀无声。
田七的脸色蓦地变了,猛地往后退了两步。
他认出来了,这人正是前几天到他医馆来看病的年轻人。
“他、他居然是吉泽县令曾明川?”
田七猛地敲了自己脑袋一下,他就说嘛!那么有气质的年轻人,怎么会是普通人。
这次是他惹祸了。
要是他不把人赶走,是不是就不会有这家医馆出现了?
曾明川看着医馆门口里三层外三层看热闹的人,不由感慨,一程的决定是对的。吉泽县需要医馆,需要大夫。
“乡亲们,这家为民医馆,是我跟衙门里的李师爷、黄主簿商量后决定开的。咱们吉泽县里只有两名大夫,百姓们看病很不方便,有了这家为民医馆,虽然不能完全解决这个问题,但应该有所缓解。这家医馆是衙门开的,是为了百姓们服务的,所以,你们不用担心这家医馆开不下去,只要我曾明川在吉泽,这家医馆就会一直开着,都不会收大家伙的诊费。”
曾明川话音刚落,下面的人齐齐议论起来。
“原来是衙门开的医馆。衙门哪里来的钱开医馆啊?”
“开医馆不需要太多钱吧?”
“要给大夫工钱的呀!”
“不知道这医馆里有几位大夫。”
“咱们吉泽除了王长青和白老板,哪里还有大夫?”
“或许是从外面请来的……”
“……”
曾明川抬抬手,继续道:“乡亲们一定关心这医馆里的大夫是谁,医术怎么样。你们放心,这医馆里的大夫是嘉阳县林泽民林大夫的高徒,医术不差,更重要的是医德高尚。大家应该对他不陌生,因为他正是我衙门里的师爷,李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