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书之撩夫日常(415)

作者:八月初至 阅读记录

听说县学的桌椅都是李师爷设计的,这几张课桌应该是跟县学一样的。他抬头看向李一程,只觉得自己来学医的决定英明无比。

【277】决堤了【一更】

过了将近一个月,李一程不再晨吐,尖尖的脸上有了些肉,曾明川才允许他去医馆坐诊。

一再嘱咐江来,一天只看十个病人,一个都不准多看,而且中间一定要休息,准备好点心。

李一程听着他的话,又是好笑又是无奈,但嘴角一直翘着,被人爱着的感觉真好。

他抬手摸上曾明川皱着的眉头,轻声道:“是因为最近雨水多了,在担心吗?”

进入七月之后,雨水明显多了起来。

虽说不是天天阴天下雨,但也是三五天就来一场。

雨势有大有小,因为修了河堤,目前尚没有田地被冲毁的消息。

曾明川握住他的手,道:“杨孙两位主事还没有回来,我总是担心的。”

“他们对治理河道有经验,再说还有陈伯在,应该不会有事的。”

李一程知道最近曾明川都没有休息好,就是挂心两名主事和陈振邦。

他看过系统里的天气预报,天气预报显示最近雨水多,但雨量不是很大。应该不会对吉泽有太大的影响。

曾明川点点头,道:“我明白。衙门的事情你不要操心了,赶紧去医馆吧!早去早回。”

“嗯。”

李一程走了,但总有几分心神不宁。

虽然他的天气预报系统没有报错的时候,但天有不测风云,万一呢?

过了几天,虽然也有些小风雨,但并没有大雨,跟李一程的天气预报中显示的相符,他稍微放下了心。

医馆里的工作已经上了正轨,他每天按时去医馆,看十个病人。

让他意外的是,白苏并没有回药铺去,而是跟他一起守在医馆里。

白苏笑着说,他发现人外有人,他要跟他学习医术。

李一程当然是欢迎的。

白苏留下,可以帮他的忙,遇到疑难病例,两人还可以互相讨论,有利无害啊!

他开了医馆这么多天,发现来看病的病人并不是很严重,大多数是一些顽疾,或者急症。

比如,经常性的腰疼,腿疼,或者是中暑,腹泻等。

白苏淡淡道:“老百姓对于长病的态度是小病扛着,大病等死。只有发烧、咳嗽或者腹泻,这种不能等,要立即解决的病,他们才会来,因为怕花钱。”

李一程听了,好长时间没有出声。他们不是对健康漠视,也不是不在乎自己的生命,只是因为穷。

只有日子富裕起来,才能关注自己的健康。

他跟曾明川还是任重而道远啊!

白苏看李一程皱着眉头若有所思,笑道:“一程,急不来的。你跟明川到了吉泽之后,百姓们的日子比之前好多了。”

李一程点头,是啊!急不来的,慢慢来。

昨天,曾明川告诉他,小水村和小寨村传来消息,草药和花生的种植都很顺利。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秋天就能收获了。

其他修建了梯田的村子,李一程没有再去,只让江往送去了草药种子和花生种子,还有相关的种植手册。

小寨村作为第一个成功修建梯田和种植草药的村子,迎接了好几拨来参观学习的其他村的村长和村民。

如今,只要修建了梯田的村子都种上了草药和花生,村民们都很有干劲,希望秋天能有一个好的收成。

李一程很想去看看,但知道曾明川肯定不会同意,也就作罢。

其实在信中,小水村和小寨村的村长都提出想请李一程去看看,但曾明川是不可能答应的,在李一程面前,他提都没有提。

现在的李一程,是全家重点保护的对象,他不会让他离开吉泽。

有白苏的帮忙,十个病人只半天时间就看完了,其他时间,李一程会教授三个学生学习。

白苏也在旁边旁听。

古人言学无止境,此话太对了。

白苏跟着李一程学了几日,虽然很多知识他是知道的,但听过他的讲解后,也会觉得受益匪浅。

他看着手里的李一程写的教材,对于药学的写作更加坚定了。

白苏和白芷上午都不在药铺,为了不让百姓们没有地方买药,特意从药铺里运了很多药材过来,把李一程医馆里那些药橱都填满了,不再是摆样子滥竽充数了。

老百姓们看完病,可以直接抓了药离开,不用去安民药铺了。

白苏特意在医馆和药铺门口都贴了提示,并没有百姓们不满。

江来告诉李一程,旁边的承安堂现在看病也不要钱了,但是去他们那里看病的人很少。

上午几乎没有人,只有下午为民医馆不开诊的时候,有一两个人去看病。

李一程点点头,承安堂不收诊费的事情他早知道了。

他开医馆的目的,就是为了让百姓们看得起病。

如今承安堂不收诊金,说明王长青是个聪明人。

不管他的目的是什么,老百姓们能得到好处就行了。

一直到了午时,李一程才给几名学生放了学。嘱咐他们赶紧回家去,不用去药铺了,天像是要下雨了。

他坐着马车往回走,天阴沉的厉害,好像有一场大雨要下。

李一程看着自己的天气预报,整个吉泽都被笼罩在阴云之下。

他记得前几天他查看的时候,并没有看到有雨,真是被他说对了,天有不测风云。

江来架着马车,抬头看看阴沉的天,想要快跑,又怕颠着李一程,怕他不舒服,只能控制着车速,争取在下雨之前赶到家里。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