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书之撩夫日常(416)

作者:八月初至 阅读记录

回到家,刘春伺候着李一程洗手换衣服。

等他喝了水,才道:“李大哥,老爷上午让人传话过来,说是去河口村了。”

去河口村?

李一程拿杯子的手顿住,“他为何去?”

“听说是那里的河道决堤了,淹了不少田。”

李一程猛地站起来,“怎么会?”

两个工部主事不是在负责修堤?听说已经修到江安村了。

江安村是吉泽县最边上的村子,江安村修好了,吉泽县内的流清河就算治理完成了。

刚修好的河堤,怎么会决堤?

刘春见李一程变了脸色,连忙把他手里的茶杯拿出来,放到一旁,生怕烫到他。

“老爷听说此事之后,也很吃惊,立刻让黄兴准备马车,去了河口村。”

“谁跟着他一起去的?”

“还有李军李俭事和几名衙役。”

李军去了。还好。他的轻功不如金岩,但身手还是不错的。

“李大哥,老爷临走之前特别嘱咐了,您现在身子要紧,让您不要生气也不要担心。他过几天就回来了。”

李一程慢慢坐下,手不自然的摸上自己的肚子。

这孩子来的不是时候啊!

外面的雨声大了起来,噼里啪啦打在窗户上。

“老爷什么时候走的?”

“老爷看到文书后就说要走,让黄兴回来拿了行李,差不多刚到巳时。”

巳时就是九点。

李一程在脑子里画出吉泽地图,找出河口村的地图。

他是去过河口村的。

河口村离吉泽差不多有一百多里地,流清河在那里拐了个弯,只有短短的一段,差不多一里多。

河口村是吉泽县中难得没有山的村子,一大片平整的土地,好像有两三千亩。

李一程皱着眉头,想着河口村的情况。

他记得他去的时候,村长确实跟他说过,他们村很容易遭受水灾。

当时他还对村长说,工部派了人来,肯定能将流清河治理好,今年肯定不会遭受水灾了。

没想到这才过去不到两个月,就被打脸了。

河口村为何会被水淹?

他好像去河边看过,又好像没有。

去的村子太多,他记不清了。

“这个……”刘春摸摸鼻子,“应该是雨水太多,河道被冲毁了吧?”

李一程听到刘春的回答,才知道自己把话问了出来。

“我带回来的手稿呢?给我拿来看看。”

“您的手稿被曾大人拿到衙门去了。”

当时曾明川帮他眷抄手稿,家里没抄完,带去了衙门。抄好的给了工部的两位主事,而他的手稿并没有拿回来。

“李大哥,您先吃饭吧?我马上去前面把手稿取回来。”

李一程看看外面阴沉的天和噼里啪啦的大雨,道:“不急,等雨停了再去取吧!明川不在家,把饭送到这屋里吧!”

“是。”

一个人吃饭,李一程没什么胃口,喝了碗粥,吃了几样菜就没动了。

刘春在旁边劝了半天,他才多吃了一小块馒头。

吃过饭,刘春给他送来了手稿。

李一程皱眉道:“不是说雨停了再让你去吗?”

刘春笑着道:“路不远,再说,我撑着伞呢!”

李一程上下打量着他,见他身上衣服干爽,只是头发上有些湿,知道他是换过衣服了。

“让厨房炖碗姜汤喝,别着凉了。”

“是。”

刘春退出去了,贴心的在床边的桌子上点了灯。

虽然是白天,但天阴沉的厉害,屋里光线很暗。

李一程找出自己的手稿,快速浏览着,翻了好几页,才看到了关于河口村的记载。

“河口村,离吉泽县城一百多里,是吉泽境内唯一没有山地的村子。村子有三千五百六十亩地,村民二百六十七户,人口一千二百一十二人。”

【278】做准备【一更】

李一程看完了手稿,沉吟不语。

他手稿里对河口村的记录并不很多。

他想了想,主要是因为流清河经过河口村的那一段距离实在是太短了,只有一里多,也就是五六百米。

说实话,当时村长跟他说他们村容易遭受水灾时,他还不怎么相信,五六百米的河道而已,即便是决堤,又能严重到哪里去?

如今听说冲毁了村里大半农田,居然需要曾明川亲自去处理时,他很懊恼又后悔,觉得自己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

他跟曾明川都以为河道是可以治理好的,但现在想想,要是这么容易治理好,这吉泽为何还能连年水灾?为何换了几个县令都搞不定?

李一程叹了口气,想象不出河口村的样子,心里又是担心又是焦虑。

担心曾明川这一去的安全,焦虑河口村的受灾情况。

如今玉米才种上一个月左右,要是被水淹了,收成不用想了,即便是河堤重新疏通治理了,想要重新补种庄稼,恐怕也来不及了。

李一程叹了口气,事情怎么可能这么顺利啊!

他跟曾明川来了吉泽之后,这是他们遇到的最大的挫折了。

他在屋里转了几圈,只觉得无计可施。

他离的太远了,不知道那边什么情况,不知道还有哪里遭了灾,不知道他能做些什么。

他在屋里慢慢踱着步,猛然停住脚步,叫了一声,“刘春!”

“李大哥!”

“收拾行李,明天跟我去河口村。”

“啊!”刘春下意识道,“您不能去!老爷肯定不会让您去的。”

李一程看向刘春,刘春眼睛瑟缩了下,还是梗着脖子道:“老爷临走之前,特别让兴叔来传话,说是不让您离开吉泽。李大哥,我能体会您的心情,可您现在有了身子,不能有丝毫闪失。”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