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之撩夫日常(503)
“我不想出去,就是问问。”
刘春松了口气。
只要他不出去,他问什么他都会回答。
李一程在书房里写教材,他现在手头上同时写着几本教材,全部写完的只有一本《汤头歌》。
这不是他原创的,是他在现代社会学过的。
他不觉得这是抄袭,第一,他没有说这是他自己写的,第二,这些教材他并不出售卖钱。
他之所以费心费力的将书写出来,只是为了能培养出更多的大夫,让吉泽、甚至大齐的百姓能得到基础的医疗保障。
他现在带了三个徒弟,等这三个徒弟出了师,每个人可以再带出好几个徒弟。
有了这些教材,可以让他的徒弟再收徒的时候更加事半功倍。
书房里很安静,李一程认真写着教材。
突然,他听到外面似乎有哭声和嘈杂声。
他凝神细听,却没有了。
他把刘春叫了进来。
“刘春,外面是什么动静?我怎么听到有人哭?”
“这个……李大哥,我这就出去看看。”
冬天蔬菜稀少,李一程有一天无意中提起在屋里种菜,刘春听进了耳朵里。
他在后院里找了两间空房间,在里面种了青菜,如今已经有半尺长了。
他心里美滋滋的,过不了多少日子,府里就有新鲜青菜吃了。
他们吃什么都没有关系,但李大哥吃的要精细些。
他没听到外面有什么动静,听了李一程的话,连忙出去查看。
刘春走到大门口,正遇到往里走的江往。
江往问道:“刘春,你去哪儿?”
刘春道:“你听到外面有人哭吗?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吗?”
江往把刘春往外拉了拉,小声道:“路西边有户人家的房子被雪压塌了,好像是死了人,还有两个人受了伤,被送到医馆去了。”
刘春心里一惊,“房子被雪压塌了?”
“对。”
下了两天雪,雪确实积的挺厚,但刘春没想到居然会压塌房子。
在刘春的记忆中,嘉阳县冬天也下雪,但从来没下这么厚过,也从来没有压塌过房子。
“县里房子倒塌的人家多吗?”
江往摇头,“不清楚,应该不止这一户吧?”
刘春叹气,“老爷又有的忙了。”
“是啊!”
刘春压低了声音道:“这事儿不要告诉二老爷。”
“可二老爷不是问你了?”
“我会跟二老爷说的。”
“哦。”
刘春转身往回走,到了李一程面前,想好了说辞。
“李大哥,我出去看了,是路西边有户人家在打孩子,孩子哭的声音大了些。”
“哦?”
李一程皱眉道,“小孩子要教育,不能靠打骂,你去跟他家长说一说。”
“是。”
刘春出去了,李一程静静等了一会儿,没再听到有动静,他没再放在心上。
中午的时候,黄兴回来回话,说曾明川衙门有事不回来了,让李一程自己吃饭,不要等他。
李一程皱起眉头,“这大冷天的有什么事儿?”
黄兴低着头道:“衙门的事情,我不清楚。”
李一程想了想,“你给明川带些饭菜过去,让他好好吃饭。”
“是。”
黄兴带着饭菜走了,李一程想想还是不放心。
前衙离后衙只有几分钟的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曾明川居然不能回来吃饭?
想到这里,他吩咐刘春,“准备马车,我去衙门看看。”
“李大哥!”
刘春给李一程跪下了,“老爷不让您出门,您就不要为难我了。”
李一程看他这个样子,只能作罢。
算了,要相信明川,无论什么事情,他都能解决。
晚上曾明川一直到了戌时才回来,带着一身寒气。
李一程连忙迎上去,“发生什么事儿了?这么晚才回来?还没有吃饭吧?”
曾明川往后退了一步,“我身上有寒气,等我换了衣服你再过来。”
李一程连忙吩咐刘春和江来过来,给曾明川换衣服,端上饭菜来。
曾明川脱了外衣,穿上一件薄一些的棉袄,又用热毛巾擦了手脸,这才走到李一程身边来。
“是发生了一些事……”
“先吃饭,吃完饭再跟我说。”
“好。”
吃过饭,曾明川重新洗了手,坐到李一程身边,才道:“这场大雪,吉泽县内被压塌了十二栋房子,死了两个人,伤了七个。”
“啊?”
李一程猛地站了起来,“怎么会这么严重呢?”
曾明川拉着他的手,让他坐下。
“咱们刚来的时候,我曾经让人在县城里排查了一番,统计了危房和旧房,那时候是怕下雨漏雨,给他们加固了屋顶。但有些房子太老了,屋顶不漏雨了,屋脊和房梁却撑不住大雪的重量了。我只是没想到会压塌这么多,还死了人。”
曾明川脸上有明显的懊恼,“在嘉阳的时候,很少有这样的大雪,我也是预计不足。”
“明川,凡事总有意外,你无需自责。事情已经发生了,咱们只能积极处理和预防。那些受伤的人严重吗?”
“有两个压断了腿,其他都是外伤。白苏和王长青已经给他们处置过了,说是如果好好养着,没有生命危险。”
“王长青?”
“对。承安堂的王长青。他现在完全像是变了一个人,之前或许是为了跟咱们作对才不收诊费,但一直坚持到现在,说明他本质不坏。”
“嗯。”李一程点头,“他这么长时间不收诊费,咱们不能亏待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