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书之撩夫日常(576)

作者:八月初至 阅读记录

“那当然,我们又不是开玩笑的。”

李一程打了个哈欠,戳戳小远儿的脸,“你快点儿长大呀,你爹我可没有时间总是照顾你。你早点儿长大了,跟你师父去。这么晚了,你不睡,我都困了。”

小远儿“咿呀”了两声,突然红了脸,像是在用力。

李一程连忙把他抱到床边,“明川,我看他像是要拉粑粑。”

“啊?”

曾明川动作迅速的拿来一个痰盂放到床边,“赶紧的,对准了。”

事实证明,小孩子晚上不睡觉是有原因的。

曾容远小朋友用力拉了几个粑粑球儿之后,又喝了奶,很快就睡着了。

曾明川长长舒出一口气,“这小子,总算是睡着了。”

李一程也笑起来,“我就说他不睡好肯定是有原因的。”

有了曾容远闹这一出,李一程倒是睡了个好觉。

吉泽县的一切都上了正轨,李一程的工作却比去年轻松多了。

各个村里回来的消息说,庄稼种下去了,肥料也用上了,小寨村和小水村的地瓜长势良好,今年只要风调雨顺,肯定会大丰收。

孟广益来了信,问李一程五香花生米和花生油的产量能不能增加些。

李一程给他回信说,天气就要热起来了,五香花生米容易受潮,花生油也容易变质,等秋天的时候他会增加产量。最近他有时间,会再试着生产几个新产品。

孟广益迅速来了信,说期待李一程的新产品,还说只要是他的食品厂生产出来的,他都会接收。

因为他的这句话,李一程更有干劲儿了。

他又做出了五香瓜子和芝麻核桃糕。

五香瓜子就不用说了,跟五香花生米做法差不多,味道也差不多。

吃到第一颗瓜子的时候,李一程郁闷的想哭,这个明明可以跟五香花生一起做出来的,他到现在才想起来,少赚了好多钱啊!

芝麻核桃糕,要比五香花生米做起来麻烦,成本也更高。

李一程觉得,如果男人喜欢五香花生米下酒,那么女人肯定更喜欢甜一些的芝麻核桃糕。

芝麻核桃糕就是把芝麻、核桃、花生炒熟,加上干红枣和枸杞,倒入饴糖里,稍干后压实,切块。

一小块芝麻核桃糕,又香又甜,柔软而不沾牙,因为有红枣和枸杞,也不会上火。

第一锅芝麻糕出来,得到了柔儿、曾明川和白苏等人的一致好评。

李一程让工厂加工了十斤五香瓜子和芝麻核桃糕,随着五香花生米和花生油送去了盛京。

随着产品去的,还有李一程的信。

信里,李一程提议孟广益将五香花生米和五香瓜子的包装改成半斤一包。

孟广益很快回了信,同意了李一程的提议,并且让他将五香花生米的产量减少一半,那一半换成五香瓜子,芝麻核桃糕要五百斤,就像之前那样包装,每块芝麻糕用糯米纸包好,然后再装进容量一斤的纸袋里。

加工厂的产品多了,现在的工人不够用,李一程决定再招一批工人。

上次招了八十人,这次他决定再招一百人。

这次的招工范围和要求跟上次一样,这次百姓们的报名依然踊跃,只一天就报满了。

常青回来汇报,说是很多来城里的农民围在衙门口不走,说是他们也想做工,但他们来回不方便,想问问县令大人,为何不在城外建厂。

李一程也想过在城外建厂,最后被他否决了。

他抬眼看看常青的神色,淡淡道:“你也觉得只在城里招工不公平吗?”

“这个……”常青连忙低头道,“小的不敢。”

李一程站起来,道:“我去跟他们解释。”

走到衙门门口,果然三三两两站了不少百姓,对着墙上的告示指指点点。

李一程对刘春道:“去将百姓们喊过来,不要让他们围在衙门门口,影响曾大人办公。”

“是。”

刘春敲了敲手里的锣,大声喊道:“乡亲们,李师爷过来了,有话跟大家说。”

老百姓们看到李一程,纷纷涌了过来。

“李师爷,您要给我们做主啊!”

“李师爷,我们农民也苦啊!为何不去我们村里开厂子?”

“种田不容易,做工多简单,还能大把大把赚钱。”

“我们农民就低人一等吗?”

“……”

李一程看着眼前的一群人,有老有少,有男有女,都穿着朴素的衣服,有的拿着筐,有的挑着担,显然都是来卖东西或者买东西的。

看他们黝黑的皮肤,就知道他们都是从城外来的农民。而在他们外面,还有一群看热闹的城里人。

城里人很不满的看着他们,七嘴八舌的说着什么。

李一程拍了拍手,提高了声音。

“乡亲们,你们听我说!”

百姓们看看李一程,又彼此看看,都住了嘴。

“乡亲们,我知道种地很辛苦,大家活儿都不容易……”

他只说了一句,旁边就有一个三十多岁的汉子粗声粗气道:“你一个没种过地的哥儿,怎么知道种地很辛苦?不用说这些好听的,你就说说,你为何不让我们农民来做工?”

“你怎么说话的?”

刘春听不得别人说李一程的不好,上前一步,瞪着那个汉子,大声道:“李师爷虽然是哥儿,可也是农民出身,就连咱们县太爷,都是下过地种过田的!要不然,他们怎么会教大家伙堆肥施肥,怎么会教大家伙儿种粮食?”

“我……”

汉子被刘春怼的哑口无言,讪讪道:“我……我就是觉得不让我们农民来做工不公平!”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