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之撩夫日常(577)
“对呀!我们也想做工,可我们住的太远了!来回不方便。”
旁边有人小声符合。
李一程道:“乡亲们,我不是不让你们来做工,我的招工启示里没有说只要城里的,不要农村的。但是,你们要是来做工,能保证每天辰时到岗吗?你们要是来做工了,你们家里的农田怎么办?要知道,在我们大齐,土地荒废是要罚钱的。”
“这个……”
汉子嗫嚅着说不出话。
李一程道:“我之所以没有去城外建厂子,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城外没有大的空置的房屋,我要新建厂房,耗时耗力,派人去管理也不方便;再一个,你们都是有土地的,你们只要勤劳种地就有粮食吃,有菜吃,但城里的百姓不一样,他们不做工就没有钱,没有钱连一颗粮食,一棵菜都没得吃。”
“对!李师爷说的对!”城里的百姓纷纷附和,“我们不做工就没有饭吃。”
【367】回来了
城里的百姓附和李一程,但城外的农民却有话说。
“我们虽然有土地,但种地的收成比做工少多了,种地比做工还累的多。”
“是啊!要是能做工,谁愿意种地?每年累死累活,才能赚几个铜板?”
“听说去加工厂做工,一天三十个铜板,一个月就有八百个,一年将近十两银子呢!”
“对,我们全家种地,一年也赚不了这么多钱!”
“……”
那汉子的话得到了很多农民的附和。
李一程深深看着那带头说话的汉子,看模样穿着确实像农民,但他总觉得这人别有用心。
他抬抬胳膊,刚要说话,身后有人冷声道:“你们都住口!”
他不用回头,就知道是曾明川来了,往旁边挪了两步,让曾明川站到他旁边。
他转头看向来人,果然是曾明川,面沉如水,显然是生气了。
曾明川冷哼一声,沉声道:“刚才是谁说你们全家种地都赚不了十两银子的?你们都是哪个村子的?家有多少地?我们吉泽县,土地最少的小寨村和小水村,一人平均只有两三亩,去年的收入也有五六两银子。其他村子,每家每户起码有个五六亩地,如果你们勤劳些,按照李师爷说的堆肥施肥,勤浇水,勤打理,一亩小麦能产出三百斤,三百斤小麦去了税,还有二百四十斤,一斤小麦十五文,就有三两半银子,一亩玉米出六百斤,八文钱一斤,一亩地也有四两银子,种地怎么不赚钱?除去你们自己吃的,一年怎么也能赚个二三十两银子,勤快的还能去山上采些果子、蘑菇,抓个山鸡,能自己吃,也能卖钱。种地虽然辛苦,但并不是日日劳作,到了冬天,更是闲暇的时候多,而做工要天天做,刮风下雨都不能歇,休息一天扣一天的钱,你们还觉得做工比种地轻松的多吗?”
曾明川一番话,让很多农民红了脸。
那汉子梗着脖子道:“大人,您这账算的太多了!我常年种地,无论是小麦和玉米,哪有你说的这么高的产量?一亩地能出两百斤小麦就算多的了。”
曾明川盯着他露出一个淡淡的笑,“去年嘉阳县的邸报上,写明了粮食的产量,正是这个数。咱们吉泽为什么种不出这么多粮食呢?我相信,经过堆肥施肥之后,田里的产量也能到这个数。”
“真有这么多?”
“要是能产出这么多粮食,确实能赚这么多钱!”
“如果能赚这么多钱,我为何要来做工?起早贪黑的,走这么远的路,还不让休息。”
“……”
听着农民们都动摇了,李一程接过了话。
“乡亲们,去年咱们粮食的产量比不过嘉阳县,是因为咱们堆肥施肥的时间比较短,今年,我们春种的时候就施了足够的肥,产量一定会跟嘉阳县差不多的!”
“这么算起来,种地赚的钱不少。”
“对呀!我们粮食和蔬菜都不用花钱,卖粮的钱都是白赚的。”
“……”
听着百姓们变了口风,曾明川的语气缓和了下来。
“乡亲们,你们放心,无论是城里人还是城外人,都是我吉泽的百姓,我跟李师爷都是一视同仁的。从我跟李师爷来了吉泽开始,教导乡亲们堆肥施肥,修河提,建梯田,哪一件不是为了咱们吉泽的百姓?我们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乡亲们种出更多的粮食,不光要吃的饱,还要能赚钱!今年,每两个村子就会有一个学塾,保证咱们的孩子能有学上,而且不收学费;等明年,每三个村子就会有一个大夫,在村子里轮流坐诊,不收诊费和药费,让乡亲们都能看得上病,看得起病!乡亲们,你们放心,咱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曾明川说这些话的时候,衙门口的人越来越多,却没有一点儿声音。
等他的话音落下,停顿了片刻,百姓们一齐鼓起掌来,随后是激烈的讨论声。
曾明川拉着李一程的手,把他拽进了衙门。
他走的很快,沉着脸,一言不发。
明川生气了?
李一程的手轻轻挠了挠曾明川拉着自己的手,轻声道:“明川,生气了吗?百姓们愚钝,给他们解释清楚就行了。”
曾明川一直拉着李一程进了书房,才松开他的手,一屁股坐到了椅子上。
咦?气的这么厉害?应该不是生老百姓的气。
李一程转念一想就明白了。
他笑了笑,看桌上有茶壶茶杯,用手试了试,壶里的水还是热的,倒了杯水端到曾明川面前,轻声道:“明川,我今天是来招工的,没想到会有这么多农民过来,也没想到他们的反应这么大。你今天跟他们说清楚了,他们以后不会再来了。说的口干了吧?喝口水,润润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