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开局给秦始皇讲秦国历史(127)

作者: 风醉暖 阅读记录

总觉得他因为上一次误饮毒酒的事情,身子相比以前孱弱了一些,“世民,走近些让父皇瞧瞧。”

李世民惊讶,脑子却十分清醒,他走过去,父子两人对视许久,李世民难得红了眼,“父皇。”

看见他们父子两人那个黏糊的样子,李建成勾起一抹冷笑,心中却升起一种危机感,因为天幕的出现,似乎父皇的态度也有了一丝改变。

他眯着眼睛,要不要将事情提上议程?

贞观年间,李世民实在忍不住,咳了几声,故意洒了一杯酒在身上,“朕去换身衣裳,众爱卿且继续看天幕。”

那明黄色的身影离开,贞观群臣终于忍不住笑,刚刚陛下在,他们之所以没有笑,是因为陛下脸皮薄,现在终于可以肆无忌惮地笑了。

程咬金大大咧咧地拦着尉迟敬德的肩膀,“敬德,讲讲你投降时的感受?”

尉迟敬德没好气地推开他,什么感受,那个时候只想活着才投降的,但谁知道自己能受到陛下重用,他仰头将酒一饮而下,陛下待他至此,他必定忠于陛下,忠于大唐!

朱元璋感叹一句,“还是年轻好啊。”想当年自己投兵的时候也才二十五六。

康熙,“御下有方,焉能不胜?”

他又想起朝廷的军队,还是要整治一番。

唐朝的百姓脸都快笑烂了,要论唐朝上下他们最喜欢哪个皇帝,无非是唐太宗李世民,那一首《秦王破阵乐》天幕播放之后,他们也会唱了,没事的时候就哼哼两句。

【这场战争之后,海内渐渐太平,如果是一般人就去好好休息,但李世民不是一般人,他还专心读史,开文学馆接待四方学士,与他们讨论经义,期间态度温和地不像一个王公贵族,这也是有很多人愿意投奔他的原因。】

【之后不久,刘黑闼举兵造反,占据洺州,李世民领兵去讨伐他,是的,没错,他又双叕去拿军功了。】

【公元622年,李世民断其粮道,刘黑闼求战,当然没有打过,杀敌军一万多人,刘黑闼和他的二百多骑兵逃到突厥,李世民俘获他的部众,平定河北,顺便讨伐了徐圆朗,至此河、济、江、淮等州郡城镇都被平定,李世民被加授左右十二卫大将军[5]。】

【公元524年,突厥侵犯边境,李世民与突厥军在幽州相遇,只带一百人与突厥首领谈判,结盟后突厥撤离,大家不要和之后的渭水之盟弄混了这次是在李世民没当皇帝之前的事情。】

嬴政挺好奇李世民怎么就说服突厥退兵,他想了很久也想不通,在他的认知里,那群野蛮的外族人只有打服他才不敢再次侵犯。

扶苏也好奇,究竟是怎么做到的?而且李世民也太敢了吧,只带一百人就敢和人谈判。

不过想起之前的话,扶苏恍然大悟,毕竟李世民可是屡次从敌军中屡次斩杀敌方将领。

他真的太强了,强的让扶苏敬佩不已,他在心里已经默默地将这位唐太宗和他的父皇排成一列,或许还要加一个汉武帝?

刘彻同样好奇,对了,可以加好友,他直接问不就行了吗?

他戳着自己的小天幕,看见好友申请过去,他满意地点点头。

杨坚恨不得现在就见一见李世民这孩子,只可惜李渊此时远在荥阳,才刚刚派人去,现在不可能进宫的。

武德年间,李元吉终于抓到了李世民的把柄,“李世民,你好大的胆子!”

太子在这,他竟然还敢造反篡位,李元吉表情相当狰狞,“你勾结突厥,意图谋反,该当何罪!”嘴上说的很大声,实际上早已慌乱,如果是李世民当上了皇帝,那自己必死无疑。

谁知道李世民根本不看他,李世民面色平静地跪在地上,“儿臣并无此心。”

他的心中却突然舒畅无比,一直压抑的情绪也一扫而空,他坐上了那个位置,是啊,也只有这样他和他的家人、臣子才不会死。

李建成死死盯着李世民的头顶,顿时骇然,李世民登基了,那他呢?

李渊也从未想到会是李世民登基,毕竟李建成还是太子,他断不可能让李世民登基的,望着说并无此心的次子,李渊头疼不已,为什么就不能让他省心一点?

朱元璋,“只可惜突厥言而无信,渭水之盟再次逼近长安。”

如果他是突厥的首领,就会下定决心攻打长安,还是李世民技高一筹。

【公元625年,李世民晋升为中书令。其实在平定乱世的过程中李建成付出的也不少,但是李世民太出色了,他真的一点都不像李渊的儿子,但偏偏就是,可能是基因突变吧。】

【至此,突然结盟撤兵、叛乱被平定,唐朝暂时安稳下来,李世民从战场上下来入朝堂,大家都知道朝堂是尔虞我诈的地方,李世民威望又高,自然引起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妒忌。】

【二人与张婕妤、尹德妃勾结,陷害李世民,淮安王李神通因为战功获得的土地被张婕妤的父亲看上了,私下去找李渊,谁知道李渊竟然答应了?李神通不愿意给,张婕妤就向李渊告状说李世民仗势欺人,那本来就是人家的好不好,要说仗势欺人还得是你/指指点点。】

【不止如此,甚至在杜如晦起马经过尹德妃父亲尹阿鼠的门前,被尹阿鼠命人将杜如晦拉下马殴打,甚至被打断一根手指,尹阿鼠,不愧是鼠辈,就会做这等龌龊的事情!让人最震惊的是,李渊你竟然还听信妃子的谎话,不相信李世民。】

【我就很疑惑,为什么打仗的时候那么相信李世民让他统领军队,为什么不打仗之后就不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