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开局给秦始皇讲秦国历史(128)
嬴政蹙眉,李渊真是有些不知好歹了,这样的儿子竟然还不珍惜!基因突变他倒是从课程中看过,放在这里倒是形容的很贴切,这李世民真的不像李渊的孩子。
扶苏也目瞪口呆,“怎么会?”他心中很是不解和难受,难受的是李世民竟然被这样对待。
刘彻哼了一声,他自然明白李渊怎么想的,无非是看着天下已定,就想卸磨杀驴罢了,只因功高震主。
不过他才不会这样做,看着霍去病,刘彻异常满意,他的冠军侯将来肯定比李世民做的要好!
杨坚生气,“李渊真是是非不分!”
他气死,但还是有些理智,等李渊进宫之后定要好好罚他。
武德年间,这些事情都已经发生,朝堂一片寂静,李渊面色又青又白,最后干巴巴地开口,“是朕误会你了。”
李世民垂眸,这次却没有搭腔,被打的是他的部下,平时关系极好,出了这样的事情,他怎么能不心疼?
李建成和李元吉被戳穿阴谋,两人也不吭声。
后宫的张婕妤和尹德妃脸色煞白,她们做的事情都被天幕抖了出来,如果日后真的是李世民登基,她们该怎么办?一时间两人都有些后悔不该同李建成和李元吉勾结。
贞观年间,李世民回来之后看下杜如晦,眼眶红了,“是朕之错。”
如果不是因为他当时太犹豫,杜如晦也不会遭人殴打。
杜如晦宽慰他许久,李世民的情绪才渐渐平静,他看向天幕,从不后悔做出造反的事情,如果他不造反,死的就是他们了。
朱元璋,“李渊多疑,自然容不下功高震主的李世民,哪怕李世民是他的儿子。”
朱标点头同意,“是啊。”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造成这样结局的原因无非是李渊太过平庸。
康熙也想起前朝后宫的尔虞我诈,一时心累长叹。
第75章 弱国无外交
75
【公元626年,李建成拉拢尉迟恭失败,失败之后李建成还想让李渊将其打入大牢,幸得李世民保释出来。也是这一年,李建成和李元吉设宴邀请李世民,暗中给李世民下毒,李世民心痛吐血。】
【李渊知道这件事,他无可奈何,只是斥责李建成并未惩罚,之后想让李世民离开京城,李世民不想走,而且李建成两人根本不想放走李世民,他们想要彻底除掉李世民,恰好有了一个机会,突厥入寇,李建成举荐李元吉北征,并带走秦王府的将领和精锐士卒。】
【如果军队被带走,李世民真的就无计可施,幸好有眼线王晊告密,李世民也终于不再顾念手足之情,下定决心发动政变,史称:玄武门事变。】
嬴政挑眉看着天幕,虽然字字都在写李世民无可奈何,但他不信李世民真的一点想法都没有,只不过没有找到好时机罢了。
刘彻也意味深长地笑笑,都是千年的狐狸,他也懂。
杨坚怔了怔,终于还是走到这一步了吗?
武德年间,李元吉大吼,“李世民,你竟然真的敢造反!”
距离他日后北征就差几天,是不是说明几天之后李世民就会动手?
李建成深深看着这个弟弟,他深吸一口气,倒是想听听这个弟弟究竟怎么得逞的!
坐在上位的李渊不想继续听下去,他也有点迷茫和愤怒,就想让他们平衡一下不好吗,他甚至都有些后悔让李世民入京了。
李世民昂首,他也不想再装了,他直视李建成的双眼,“大哥,那杯酒真的好苦啊。”
不仅苦还痛,现在他的心口都隐隐作痛,时时刻刻在提醒他,他的太子大哥想要杀他。
李建成没有丝毫愧疚,他丝毫不心虚,回视李世民之后,他恨恨出声,“没想到二弟都将眼线安插到我的太子府,真是好大的能力。”
王晊此时两股战战,他面色苍白,几乎站立不住,完了。
贞观年间,李世民想起那段有些灰暗的时间,眼睛暗下来,要说他没有争的心,是不可能的,李建成不如他,凭什么要他屈于人下?
贞观群臣也想起那次事变,也纷纷叹息,兄弟阋墙,实在是无可避免。
朱元璋看着他的这群儿子们,“你们可不能如此。”
这也能算得上是唐太宗最大的一个污点了。
康熙哽住,也忆起天幕说的九子夺嫡,只是最近几个儿子的关系看起来也挺好的,根本不会到那种地步吧?
【虽然从史书上能看到大多都是李世民的苦楚与无奈,但其实从李世民不愿离京就能看出来,李世民已有争储之心,是啊,他明明比李建成出色,为什么不能当皇帝?】
【于是在公元626年7月2日这天,李世民率长孙无忌、尉迟恭、侯君集等十多人入朝,并在玄武门埋下伏兵,此时的李建成和李元吉根本不知也一起入朝,进入玄武门。】
【在他们察觉危险时,想要回东宫和齐王府已经晚了,李世民出现在他们身后,李元吉见到他搭弓射箭想要射杀李世民,不知是不是太紧张,一连三次都没有射中,李世民却先搭弓射杀李建成,尉迟恭等人来了,将李元吉从马上射落,好巧不巧,李世民的马惊了,同样也倒在地上,有人把这一行为解释成李世民不忍杀害兄弟,悲伤之际失神坠马。】
【不过谁也不知道当时李世民率怎么想的,李元吉趁着李世民爬不起来跑过去想勒死李世民,但是周围都是李世民的人,他自知不敌,于是想跑,最终被尉迟恭射杀。】
【而此时的李渊正在做什么?李渊正在宫内的海池上划船,一个国家出现政变这种事,当皇帝的却根本不知情?此时也就能证明李世民早已经买通宫内外上下几乎所有人,李渊不知道也不意外,所以他没有选择为已死的李建成两人申冤,而是顺从臣子的心愿说,“将国家大事托付给李世民率我素来的心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