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朝太子是我梦男(95)
皇后眉头压低,威压无声。
可她的怒火并不会直接倾泻而出,反倒如阴云,悄无声息就能将整个环翠亭笼罩。
她冷眼瞧着沈有融的抗拒,不为所动,甚至不再唤宫人继续上前压制沈有融。
静默传开,所有人都沉浸在皇后无言的怒火中,连大气都不敢出。
醉中的沈有融也清醒了些许,他意识到自己于皇后面前失仪,可能要再度将事情搞砸。
他咬紧牙关,带着不甘,深深伏在地上,为自己争取最后的一线希望。
“求娘娘成全。”
半晌,等到沈有融背后的冷汗浸湿脊背,皇后才不紧不慢开口。
“长幼有序,你怕不是糊涂,还要在此事上与他较出个高低。”
沈有融知道,此话一出,皇后的立场便分明了。
“酒后失言,本宫不与你计较太多,自回府中反省吧。”
有时候,不明确的惩罚往往更狠,皇后的命令下达后,一向谨小慎微的忻王不可能无动于衷,必会再令他禁足反省,说不定还要入宫请罪。
沈有融闭上双眼,如鲠在喉。
“臣,遵旨。”
说罢,不等宫人来扶,沈有融站直身子,甩袖后离去。
皇后见他步伐疾且稳,并未见方才醉意,摇了摇头,这才转过身来,继续和季檀珠说话。
“本宫观你心性坚韧,堪与燕王相配。”
她说完这话,原本窒息的环翠亭恢复生机,空气重新流通。
在场的年轻女郎都松了口气,心中的巨石一齐落下。
“皇后娘娘圣明,恭喜燕王,恭喜女郎。”
皇后重新展露笑意,环视一周后,对着如花似玉的年轻女郎们说:“本宫也乏了,你们自行在细谷园中游玩,本宫就不留在这里扫年轻人的兴致了。”
众人又是齐齐福身,高声道:“恭送皇后娘娘。”
有些沉不住气的,已然喜上眉梢,和身旁人相互传递眼色。
总算是结束了这场闹剧。
有倒霉蛋被指婚给燕王,忻王世子的婚事还尚未有着落。
一场百花宴下来,出了两件喜事。
园中仅有一人面上无喜色,那就是她们眼中的倒霉蛋季檀珠。
季檀珠幽幽叹了一口气,随口应付了几句旁人的客套话,便寻了理由离开寻芳园。
第54章 师弟
回程的时间宽裕, 季檀珠没急着回去,驾着马慢悠悠闲逛。
途中口渴,她便随意进了一家茶楼歇脚休息。
不到说书者登场的时间, 里头还算清净。
季檀珠寻了楼上位置坐下, 正巧能看清街道上经过的行人。
她瞥见楼下有人经过, 便顺手多斟一杯茶。
不多时,有人掀开门口的竹帘,看到了独自斟茶倒水的季檀珠。
季檀珠听见动静,头也不抬道:“坐吧。”
身上犹带果香酒气的沈有融翩然坐下,手心已经沁出一层薄汗。
“季姑娘, 你若不满意这桩婚事……”
季檀珠推着杯子至沈有融面前,道:“茶能醒酒。”
沈有融垂眼,接过茶杯, 在季檀珠的眼神示意下, 乖乖饮下,喝完才说:“我没醉。”
季檀珠忽而笑了,她又为沈有融斟满。
流水哗哗中, 沈有融听见她气定神闲道:“世子莫要心急,茶水烫, 小心伤到自己。”
经过季檀珠提醒, 沈有融这才后知后觉感到被烫到发麻的痛感。
口腔内的皮肉本就脆弱,滚烫的茶水在里面走一遭, 他舌头都没知觉了。
“我没醉。”沈有融为自己辨驳。
听着他没什么底气的话, 季檀珠不做评价, 明显不相信。
沈有融看出她的潜在意思, 接过茶杯,接着说自己刚才没说完的话。
“你若不满意与燕王的婚事, 我可以娶你,今天就可以上门提亲。”
季檀珠突然道:“世子为何会觉得,我一定会抗拒这桩婚事。”
就算燕王有再多不堪,可他毕竟是皇子,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是她高攀皇室。
沈有融道:“燕王性情喜怒无常,你若嫁给他,恐怕要蹉跎一生。季姑娘有所不知,燕王此人,劣迹斑斑……”
他越说越犹豫,似乎是在挣扎着要不要告诉季檀珠实情。
这反倒令季檀珠提起兴趣,她疑惑道:“哦?殿下不妨直说。”
沈有融的声音压低,道:“整个洛京都知道,燕王倾慕已故的宝璋郡主,甚至不惜举办冥婚,也要为自己争取一个未亡人的名份。”
季檀珠摆摆手,意兴阑珊:“这件事我知道,又不是只有他一人疯,不是还有崔大人陪他一起吗?”
宁闯寻到机会就会来找季檀珠传递消息,他曾与她说过,这两人的针锋相对已经是尽人皆知,隔着一条街都要绕道而行,互相觉得对方晦气。
若到了不得不相见的场合,也是恨不得将对方踩在脚下。
一个说自己有婚约,另一个就敢直接在对方门前烧婚书。
一个要带郡主尸身回安平,大闹燕王府,另一个则直接谎称尸身不见。
互相骂得最激烈的时候,各自包下洛京几座茶楼,互相请民间文人写话本子,散播谣言。
最后被御史台上奏弹劾,同入宫面圣时,还是吵得不可开交。
崔奉初言之凿凿,说对方插足自己婚约。
燕王一句话没说,被皇帝劈头盖脸教训一顿,回去就令府上挂起红白绸,喜丧同堂,摆了阎王与月老神像做媒人,闷声走完了冥婚流程。
据说崔奉初是最先赶到的,刚好看到燕王与宝璋郡主的遗骸对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