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长恨歌(138)

作者:公子苏玦 阅读记录

“对了,那位男侧妃作得什么诗,竟能名动一时。”

“陛下,这是他所赋的三首诗,请陛下过目。”

楚云轩接过誊抄的诗作一看,嘴角的笑意莫测,“好诗,不怪吴广陵痴迷。”

殿中侍立之人无人出声,天子威严,他们轻易不敢造次,那个小宫女就是前车之鉴。

……

大雨连绵,水湍人也急。

百姓都在为了收成忧愁,若雨势不歇,天光不见,到了秋季怕是颗粒无收。

郑书意披着蓑衣斗笠急行在泥泞的小路上。

那日漏夜归家,等待他的是父母亲友的曝尸荒野,家破人亡。

郑书意仍然记得那是一个寂寂无声之夜,半t轮孤月惨淡地晕着薄云,于夜色中是得悲凄。

一场无名大火,与之牵连的村民无一幸免。

还算悠然恬静的小村庄一夜之间被焚烧殆尽,官府只说是夏季干燥,天灾而已。

天灾吗?

不,那是人祸!

已至三更,郑书意从那片废墟浑浑噩噩离开时,灯火渐歇,惟有打更人的于黑暗中单调地重复着:“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多么讽刺的声音。

郑书意紧了紧身上的蓑衣,斗笠也压得更低,身上的寒冷怎比得过心中的无边愤恨。

出身卑下不是他的错,眼见梁州王残害百姓不是他的错,死命劝谏出声责问亦不是他的错,错的是跋扈的梁州王。

凭什么他高高在上,人命在他的眼里不值一文。

凭什么他们要遭此大祸无处申冤!

凭什么官府轻轻一句话就盖棺定论,凭什么他要忍气吞声!

凭什么!凭什么!凭什么!

虽然他人微言轻,但人被逼到了绝路,什么都能做得出来。

郑书意已经决定,去长安击鼓鸣冤!

即便万死,他也要尽力一试!

郑书意行色匆匆,完全没注意到陆羽隐在不远处,前路艰辛,陆羽也有大事要做。

二人同道,所求之事也,

雨越下越大,近乎湮没了前途后路……

……

无论百姓如何议论,那庙终究还是成了,里面供奉的是吴莳的金身。

吴广陵亲自为庙赐名,“重光”

重光寺落成开光那日,吴广陵特意带着苏珏和吴莳前去观礼。

也是这一天,苏珏见到了和他一同被抓的少年。

彼时的少年没了初见时的姿容,瞎眼断臂,血湿白衣,连话也说不出来。

至于那位茶坊老板赵云儿,则是满脸泪珠的被锁链困在少年的身边,喉咙里不时发出“呜呜……”的声音。

“王爷,这是?”苏珏恹恹皱着眉躲在吴广陵身后,手缩在袖中掩鼻,一副受了惊吓的模样。

“这是人造佛,你莫要怕。”吴广陵出于安慰拍了拍苏珏的手,语气还算温柔。

“哦,原是这样,奴看他们实在太可怜了……”

“他们啊,没什么可怜的,他们以后会成佛的。”

“成佛?”苏珏心中冷笑,若真能成佛,他为何不挖眼断臂,非要旁人受此酷刑。

“莳儿,你看,以后你就安安心心的受百姓香火,届时你得百姓爱戴,为父也就放心了。”

吴广陵一副慈父模样,吴莳却是冷着脸一言不发,显然是不认同。

“呜呜呜……”被是锁链困住的赵云儿突然发了狂,死命的扑向苏珏他们,不知为何,赵云儿力气大的惊人,苏珏的下摆被她抓住。

挣扎间苏珏当机立断的抽出吴广陵的佩剑斩断下摆。

“连个人都看不好,废物!”

吴广陵面色不虞,那几个看守之人立即自罚巴掌。

“奴才错了,奴才错了……”

“好了,你们这个月的俸薪就将功折罪吧。”

“谢王爷,谢王爷……”

“月华,莳儿,咱们回去吧。”

“是,王爷。”

“是,父亲。”

临走之时,苏珏回头看了一眼赵云儿,赵云儿冲他轻轻的点了点头……

第64章 树静风来

“小招娣, 快下来!吃饭了!”

沈爷中气十足的声音在不大的院落里回响着,这时院落里只剩下青莲先生,沈爷和小招娣三人, 更显空旷。

惊起一树飞鸟。

“沈叔叔, 我, 我, 我下不来了……”

“小招娣,我叫你扎马步, 你居然上树!”沈爷抬头看去,小招娣手脚并用的扒在树干上,早上新换的衣裙已经不成样子。

“沈叔叔,我不动扎马步了……”

“没力气扎马步,却有力气上树?”

沈爷虽然语气不佳,却还是将小招娣从树上抱了下来。

“沈叔叔……”小招娣自知理亏,低着头, 不敢去看沈爷的眼睛, 声音也怯生生的,“沈叔叔, 太累了,招娣真的好累啊……”

小招娣这话不假,沈爷的武术训练的确严格,对于孩子来说还不太适应。

孩子天性爱玩,闲不住, 再加上苏珏情况不明,小招娣心里担忧, 这样的表现也算情理之中。

“小招娣,叔叔知道你很累, 但这是你以后安身立命的本事,有了功夫才不怕坏人啊,可别像你苏珏哥哥那样,让坏人给抓走了。”

(苏珏:谁在说我?)

沈爷爱怜的摸了摸小招娣的头,语气和缓了许多。

他想起小招娣的身世,是他太过急进了。

“苏珏哥哥他什么时候能回来呀,招娣好想他啊,坏人是谁,他为什么要抓苏珏哥哥,苏珏哥哥会不会有危险?”

小招娣童言无忌,有什么便问什么。

距离苏珏被抓已经快一月,小招娣什么都不知道,她很想苏珏,做梦都会梦见苏珏,可她总会梦见苏珏过得不好,坏人对他打骂不休。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