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长恨歌(171)

作者:公子苏玦 阅读记录

但苏珏的理智还是占据了上风,他还背负着亡国之君的身份。

他不能拿性命去赌。

他要留着这条命去做更多的事。

于是苏珏猛地站起来,敷衍一揖:“看来韩大人是喝醉了,苏某对痴言醉语没有兴趣,您请回吧。”

韩闻瑾对苏珏的反应尽收眼底,他有些失望,转瞬又释然。

他也有的是时间。

“那好,韩某就先走了。”

韩闻瑾的声音愈来愈低,最后好像一片雪花落在湖心,泛起微弱的涟漪,又缓缓消融了。

门开之后,夜风悄然钻进屋内的一片温暖中。

屋里安静得好像能听到心跳,苏珏酒意上涌。

苏珏的脸也红透了,心如擂鼓。

他抚上自己的手背,那粗粝的触感仿佛还停留在上面.……

苏珏,你不可以这样……

……

第二天十六,韩闻瑾准备动身出发。

临走之前,他将六枚金币擦拭干净,放进福袋,挂在了苏珏腰间,说着“这是韩某的福气,玉华要收好。”

空气中飘来醇厚的木质香,隐隐约约越来越近,那是韩闻瑾身上的香囊。

苏珏抬起头,韩闻瑾已在他身前。

他抬了抬手指,最终压上福袋,只是点了个头,微不可察。

韩闻瑾眼皮一跳,深视一眼苏珏,什么也没说。

之后他派人将苏珏好生送回,他策马而去。

望着韩闻瑾离去的背影,苏珏轻声说了句保重。

他从不去想韩闻瑾对他如此好的原因。

因为人心,从来经不起揣测。

……

质子入朝,楚云轩亲自安排了宴席为他们接风洗尘。

之后他们被安排进了同一所宫殿——长安宫。

每日起居饮食皆有专人负责。

九位质子,个个龙章凤姿,却都被困在这方天地,不知何时才能归家。

李明月时常抚着父亲亲手做的那柄琴,琴音是李书珩一手教出来的。

如今却是长安宫里难得的乡音。

不知冀州如何,也不知长姐于北山谷如何。

他此时才真正明白李妤落那三年的身心煎熬。

也是在这一刻,李明月的心里种下了一颗名为“怨恨”的种子。

或许某年某日,这颗种子就会破土而出。

……

正月过后,市井恢复了繁荣。

十二楼里,花灵儿恢复的挺快,只是面色还有些苍白。

沈爷前几日带回两个消息,一是无名女尸还是无人认领,二是花灵儿的父母被村民们排挤,上吊自杀了。

花灵儿哭了一会儿,然后红着眼抬头说她要报仇。

“花姑娘,你可想好了?”

彼时,苏珏正和青莲先生商议着女子学堂的事,他们商量着等天气转暖就开工,在这之前他们还要去找吕堂主和孙老爷。

总得万无一失才好。

这件事,夹杂了苏珏和青莲先生的勇气与决然,无可抵挡。

他们什么都没问,只把决定交给花灵儿。

“我想好了。”花灵儿说的决然。

“那好,从今日起你就和我学,花姓也得改了,就姓沈,沈华。”

“好。”

他们诧异的是花灵儿的反应,她接受这个名字很快,没有异议。

当然,她的身世并没有教会他异议。

从那天以后,沈爷以为苏珏会对沈华有恻隐之心,毕竟他也是因为陷害才报仇的。

但苏珏没有,他表现的很漠然,对小暑儿也好,小招娣也好,沈华也好,他都是一样的。

无论平日里多照顾他们,也不对她们的功课放松。

若做不好,在苏珏那里是要受罚的。

沈爷试了试沈华的天赋,还算中用,不过开蒙有些晚,就得多下功夫。

几天的训练下来,沈华开始吃不消。

更因为犯错被罚里一天都举着青铜器,晚上吃饭时拿着筷子的手,有些颤抖。

饭桌上,苏珏依旧平静的吃着饭,静作壁上观,偶尔笑着给大家夹菜,似乎浑然不知情。

沈爷想想转瞬释然,他是知道他的深意的。

玉不琢不成器,想要报仇,就不能退缩。

有些人有些事,动了恻隐之心,才是当真可笑。

第82章 再回故地

这年开春, 苏珏回了一趟无名村。

物是人非,过往种种皆成镜花水月。

当年他们用计甩掉的土地成了“神迹”,每日有兵士把守。

怕是不久就会动工。

私塾里还是书声朗朗, 孩童嬉笑, 只是先生换了他人。

苏珏慢慢走再熟悉不过的乡道上, 四年的时间过去, 房屋村舍仍旧在,可有些村民已经不在了, 崭新的面孔是陌生的。

即使特意换了身低调的装扮,但苏珏还是和无名村的淳朴格格不入,村民们对他频频侧目。

纷纷猜测他这个衣着讲究的外来人是来做什么的。

一路步行,苏珏总是能听到村民们在谈论无名女尸的事,他暗暗记在心里。

这一走,首先就看到了赵安乐的家,人去楼空, 没有任何生气。

遥想那年他们一家四口的幸福生活恍若昨日, 如今却阴阳两隔。

接着,苏珏又回到了他原先的家, 经历了风吹雨打,霜雪摧残,那个小木屋已经倒塌,依稀可见往日种种。

“唉,都不在了。”苏珏叹了口气, 顺手折下他门前柳树上未绿的枝桠,权当是纪念。

门前那条小河还在默默流淌, 见证了他太多的喜怒哀乐,也是在这里, 他和另一个苏玉的命运开始交汇。

“还是不看了。”苏珏想了想,还是将柳枝扔下。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