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24)
夜雨侵袭,晨曦未明。
因为昨日之事牵动情肠,苏十三辗转难眠,今早一起来就没什么精神,几人就让他在家里休息。
等到了下午,苏十三见天气转晴,他将自己擢洗干净,坐在椅子上稍微放空思绪。
其实这种天气,在家里待着才是最好的,但对于平民百姓来说是有些奢侈的。
想了又想,苏十三还是背上一捆木柴直奔临江。
“这位老人家,请留步。”
没走多远,身后打马的声音让苏十三不禁回头,这声老人家应该不是叫自己吧,如此思量着,他停步回头。
身后几名家丁模样的人逆光而站,苏十三看不清对方的脸,但是身上的衣料一看就不是普通人家。
“你们是在叫我吗?”苏十三疑惑的用手指了指自己。
几名家丁也愣了一下,刚才远远看去那人的背影步履蹒跚,个子也不高,想来就是个老人家。
怎么转过头来,却是一个眉目清秀的小少年,虽然有些羸弱,但看着颇有气质。
“实在抱歉,我们几人远处而来并没有看清,还望见谅。”
“无妨。”苏十三不甚在意。
“你可是要去卖柴火?”为首的家丁开口询问。
“正是。”苏十三颔首而答。
“如此甚好,今日为我们府上送木柴的樵夫生病,老爷让我们外出采买,这刚要出城就遇到了你。”
苏十三嘴角微微上挑,这不是送上门的生意吗!
几个家丁皆是一愣,嘴角上扬,那样明媚的一笑,却在这山中伐薪为生,果然是可惜的。
不知遭遇了什么。
“好啊,我正好要去卖柴火。”
“这是我们买柴火的银两,请你过目。”
苏十三急忙道谢,伸手接过银两,认真的数了起来。
“数目正好,如果没有其他的事情,我就先走了。”
“兄台慢走。”
待苏十三走远,那几名家丁的目光变得悠长,他们盯着苏十三的背影看了良久,这才往城外走去。
木柴卖的顺利,苏十三得了银钱打算去城里找赵安乐。
晌午之时,二人吃了些清粥馒头果腹。
味道虽然不怎么样,时间久了,他们也慢慢习惯了,没有挑剔,有的是人间烟火的味道。
吃过饭,二人又是一通忙活。
而赵安乐卖货之余还不忘和招财打配合算命。
“给我来五个饭盒。”
送走了上一位客人的赵安乐闻听此言,立刻上下打量起面前的这位客人。
只见他面色晒得黝黑,手上满是老茧,还提着几包药材,一看就是庄户人家,家里有人生了病。
“您近来家中不太平,长辈多有灾病,我说的对不对?”
“你说的没错,家中老母生了重病,你能不能替我看看,我母亲是否可以长命百岁。”
一听赵安乐指出了自己现在的烦忧,中年男子眉头略微舒展了一些。
“近来春日交替,令堂大约是得了风寒,吃下几贴药就无事了,您如此孝顺,令堂定会长命百岁的!”
赵安乐仔细看了看那几包药材,虽用黄纸包着,外面却写了几味药材名字,大约是开药的大夫怕男子忘了,特意做的标记。
“那就借你吉言了!”
一听自己的母亲可以长命百岁,中年男子露出了些许笑意。
“快闪开,快闪开!”
“闲人回避!”
突然,热闹的临江大街上更加喧闹了起来,几百位骑着红马的士兵从远处跑了过来,扬起了满地尘埃。
人群听到动静,赶紧给他们让出一条路来。
“这是哪个府上的少爷,这么大排场。”
“什么少爷,那是冀州王的二公子。”
“谁人不知,当今西楚分定九州,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其中属冀州最为富饶兴盛,乃是九州之首。”
“冀州和咱们这相隔千里,这样身娇肉贵的小公子到咱们这边陲之地干什么?”
“那就不知道了。”
“听说是为了冀州王妃的生辰礼。”
“我可听说这位二公子是个十足的纨绔。”
“嘘,别说了……”
人群此起彼伏的议论声传到苏十三和赵若兮的耳中,不过这也不关他们的事。
很快,马蹄声越来越近,人们口中的那个冀州王二公子也现出了真面目。
马上的少年大约十四五岁的年纪,乌发束着白色丝带,一身雪白绸缎。腰间束一条白绫长穗绦,上系一块羊脂白玉,外罩软烟罗轻纱。
眉长入鬓,细长温和的双眼,秀挺的鼻梁,白皙的皮肤,是个秀美如玉的小少年。
“你会算命?”
少年骑着马在赵安乐的摊位前站定,看向他们的眼里充满了狐疑。
苏十三和赵安乐同时看向对方,完了,摊上大事了!
第07章 遇明月
“这位姑娘,你会算命?”
华服少年勒着缰绳再次开口,居高临下的看着苏十三和赵安乐。
“我……”
赵安乐偷偷看了一眼苏十三,不知为何,她竟然不敢直视马上的少年。
虽说她在此方世界身份卑微,但她从不认为自己低人一等。
可不知怎么的,今日遇上冀州王的公子竟然心生胆怯。
她怕说错什么引火烧身,到时候他们可吃不了兜着走。
审时度势,她赵安乐最清楚不过。
她才不是惧怕这位冀州王二公子呢,众生平等,他们也没什么分别。
只是在这个时代,他比他们会投胎而已。
“公子,命理之说,向来是信则有,不信则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