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25)
苏十三将不说话的赵安乐护在身后,丝毫不畏惧那华服少年的气场。
“您是为了王妃的寿辰而来,我和表妹在此真心祝愿王妃福寿安康,得享盛世长安。”
“你倒是个聪明的,陆羽,赏吧!”
华服少年的嘴角扬起一丝浅淡的笑意,六吊铜钱就应声送到了苏十三的手里。
在他们这些上位者的眼里,钱是最不值钱的东西。
“谢公子赏赐。”
苏十三不卑不亢,倒是让华服少年多看了他一眼。
虽然此人身形瘦弱,但气质挺拔,在人群里是很出挑的存在。
尤其是他的一头乱发和眼尾的小痣,更是让人过目难忘。
“他可真有本事啊,一句话就让冀州王的二公子赏了六吊铜钱。”
“真是厉害啊!”
“走吧,走吧,没热闹看了……”
人群的议论声悉数入耳,他们哪里知道苏十三内心的煎熬,他既怕赵安乐不小心得罪大人物,又怕自己太过惹人注目。
“什么算命演卦,故弄玄虚,一文不值。”
就在此时,华服少年扔下这样一句话便带着卫队策马而去。
一如来时,尘土飞扬。
“吓死我了,什么孩子,他的眼神好可怕。”
见大队人马走远,赵安乐长舒了一口气,果然是从小浸染在权力中,身上那股劲儿是平民百姓学都学不来的。
“他也没有恶意,只是不信这些罢了。”
看着那些人远去的背影,苏十三悬着的心才是落了下来。
“那还赏给咱们铜钱,人傻钱t多啊?”赵安乐撇撇嘴。
“在他们眼里钱是最不值钱的,这些铜钱怕是连人家王府看门的一日的饭钱都不够。”
苏十三自嘲的笑了笑,在这个时代,真的是阶级分明。
出身是所有人一辈子越不过的鸿沟。
“哼,万恶的封建主义!”
赵安乐更加嗤之以鼻,还是新元纪好,人人平等,事事公正。
“好了,别义愤填膺了,我们买些糖糕吧。”
苏十三岔开话题,礼貌问询赵安乐要不要吃糖糕,因为女孩子大抵都是如此喜欢甜食,这不算什么坏事。
他在新元纪还为发病时就很爱吃甜食。
“糖糕?”
一听有好吃的,赵安乐的眼睛亮了起来,她满脸期待的看着苏十三。
怀里的招财也瞪圆了眼睛,就差流口水了。
“还真是好久没吃了。”
一边说着,赵安乐一边咽了口口水,在这个时代,糖对于平民百姓都是稀罕物。
“我也是。”
“还是挺馋的。”
赵安乐嘟着嘴,两个食指在胸前不停的摆弄。
这不禁让苏十三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的样子,也是和赵安乐一般,喜欢将两个食指放在胸前摆弄。
后来年岁渐长,这个习惯也跟着他走过了很多年月。
“那咱们快走,一会儿就买不到热乎的了!”
没等苏十三回忆完往昔,赵安乐猛然拉起苏十三的手奔跑在夕阳映照下的热闹的临江长街。
行人川流不息,苏十三没来由觉得他们好似曾经的风华少年,不问来处,只向归途。
而连苏十三自己都没察觉到他的嘴角多了一丝笑容。
苏十三侧过头看着笑靥如花的赵安乐,心里莫名的踏实平静。
就好像那些旧事正随风而去,他真的只是苏十三。
苏十三不清楚为何会有这样的感觉,他只觉得是因为他和赵安乐同是新元纪人类的缘故。
……
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洒满整个无名村。
白日里十分闷热,这会儿凉风吹过,倒是让人觉得十分凉爽。
村里炊烟袅袅,女人们在厨房做饭,男人们忙碌了一日也都在各自的小院中歇凉,孩童们没心没肺的在乡间小道上玩闹,等待着家人来叫回家吃饭。
在和村民们的攀谈中,赵安乐和苏十三得知蒋大勇前几日在赌坊让人打的鼻青脸肿,现在还在家里躺着呢。
“真是活该。”
听到蒋家母子的近况,赵安乐心中只觉得痛快。
恶人自有天收,这是他们应得的!
不止如此,自从分了家,蒋氏和蒋大勇的日子就不太好过起来。
蒋大勇喝酒赌钱,经常背着蒋氏拿她的攒的首饰出去典当,一来二去,蒋氏也防备起了亲儿子,蒋大勇本钱就去借,经常十天半个月看不到人。
而他们住在赵安乐他们原先的房子里,没到一年房子就塌了半边,为了修房子蒋氏不情不愿的狠狠出了一次血。
“到底是别人家的事,咱们听听就行,快回去吧,舅舅舅母怕是都等急了。”
苏十三不愿和蒋氏他们有过多的纠缠,就连多听一句也嫌烦,他拉着赵安乐快步往家走。
果然,家里已经烧好了饭等着他们。
饭桌上赵庆吉盘算起银钱来,经过三年的努力,他们攒的钱已经足够再开第二个店铺
要是第二个铺子开起来,他们家成为里正那样的富户就指日可待。
然而一家人正和和美美的吃着晚饭,外头突然传来蒋氏的声音。
“庆吉啊,大勇现在身子虚,我弄只鸡给他补补,这只老母鸡,我就带走了。”
赵安乐皱了皱眉,坚决道:“爹,不给她!”
好不容易分了家,她不能再让蒋氏再来掺和他们的好日子。
赵安乐断然不能容许这种事情发生,她又不是和原主一样性格懦弱,不敢和蒋氏反抗。
于是赵安乐放下碗筷,冲到门口嚷嚷道:“祖母,这是我家的鸡,谁让你抓我家的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