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长恨歌(43)

作者:公子苏玦 阅读记录

李元胜捋了捋胡须,在楚云轩面前他可以装疯卖傻,对其他人,他可就没那么好性子了,既然做的出刺杀之事,那就得承担一切后果。

“末将明白,请王爷放心,即便是死人,末将也能挖出口供来。”周将军抱拳行礼,刑讯的手段,他可多的是。

“既然如此,怀德,你先下去吧,本王和王妃还有事相商。”

“属下告退。”

得了李元胜的命令,周将军转身离开,这时王妃武思言才从内堂中走出。

“元胜,天气渐凉,怎么也不加衣,别说自己身健体壮,我可不吃那一套。”

“思言,今日寿宴扰了你的兴致,你可怪我?”

“元胜,今日一切安排都是我们商量好的,你若真的有愧,不如今晚好好伺候我。”

若说拿捏李元胜,武思言可谓是个中翘楚,别看李元胜在外人眼里叱咤风云,可回到家里见到王妃,气势立马矮了三分。

“谨遵王妃教诲。”李元胜屏退屋里的下人,然后弯下腰去。

那是从不轻易在外人面前低下的傲骨,却在妻子面前尽皆放下。

“噗嗤……”武思言不禁莞尔,她低眉浅笑,眼角眉梢都带着欢愉。

“王妃,请。”

“王爷,请。”

武思言端起架势,她不是什么都懂的少女,所谓情趣也要点到为止,太过拿腔作派,只会适得其反。

再好的感情不去用心经营,那也会落得个相看两厌的下场。

灯火阑珊,此夜注定无眠。

冀州王府的另一边,李明月的卧房里,李书珩还陪在他的身边。

兄弟二人一人手执书卷,一人独自对弈。

“哥哥,阿姊快回来了吧。”李明月一边翻阅着书籍一边漫不经心的询问着。

“嗯。”李明月头也不抬,黑子已成包围之势,白子命悬一线。

白日里听得中贵人灵均一番言论,他们便确定楚云轩快江李妤落放还冀州。

什么位主中宫,都是掩人耳目。

“也不知道父亲他们会审出什么来。”李明月心里记挂着刺客一事,书也看不进去,索性披衣起身下床。

“无论审出什么,都和陛下没有关系,至于其他人,更是不关他们的事。”

李书珩的话乍一听十分公道,细想下去却有此地无银三百两之意。

“是啊,陛下稳坐明堂,底下人明争暗斗此起彼伏,自然不关他的事。”

李明月拿起棋盒里t的白子,本来命悬一线的白子迎来了一线生机。

“哪有人把证据送上门等着别人发现的道理,当然,有时候眼见不一定为实,谁知道人家是不是以真面目示人呢。”

李书珩不慌不忙的落下黑子,刚才还焕发生机的白子立马回天乏术,兵败如山倒,再无东山再起之势。

“哥哥的棋艺越发高明了,我可下不过你。”李明月不甘心的放下棋子,终究是棋差一招。

“这算什么,多大的人了,输棋还不认账,东扯西扯。”李书珩利落的收起棋局。

他这个弟弟,一有心事就别扭,什么时候能改改这个性子啊。

“我就是不明白,那梁州王为何要费尽周折安插刺客,陛下又为何处处针对咱们李家。”

即便李明月心有九窍,可他也是个半大的少年,心有疑虑也是正常的。

少年心性,不外如是。

“树欲静而风不止,没有人希望他人一直处于高位,冷眼旁观,推波助澜才是常态。”

到底跟着李元胜历练过,李书珩对这些事看得十分透彻。

人性如此,谁也不能免俗。

“哥哥,其实被刺杀后我就怀疑那几个刺客的身份,徐州王为人直爽,虽然他和父亲有些过节,但那都是政见上的不合,以他的性格不会耍阴招。

但那时我也不太确定,便只能留着他们的命回到冀州,谁知还能有意外收获。”

虽然在心性的历练上远远不及李书珩,但半年的游历经历也让李明月成长了不少。

“梁州王为人阴险毒辣,心胸狭隘,父亲曾弹劾过梁州王,他派人刺杀想必是为了泄愤。”

“还想嫁祸给徐州王,算盘打得真好。”

“可谁能想到,刺杀之人总共有三批,第一批来历不明,一直不曾下手,行的是监视之职,第二批受梁州王指使,现如今身在密牢,而第三批已经代替第二批命丧黄泉。”

“所以啊,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谁也别想独善其身。”

兄弟二人你一言我一语,几乎道尽天机。

如此看来,冀州王府,深不可测。

……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经过“十五不嫁”的那场风波,苏十三和赵安乐的生活照常。

只是因为那纸婚书的关系,苏十三逐渐减少了和十二楼的往来。

清白农户总和青楼往来总归是不妥的,时间一长,恐有流言蜚语。

这日傍晚,在他们回村时正好碰见赶着牛车出来的陈屠户,他热情地招呼苏十三和赵安乐上车。

赵安乐和苏十三也没拒绝。

而上了牛车后,众人都忍不住往苏十三身上瞥。

三年的时间过去,苏十三长得越发清俊,让人见了就心生欢喜。

苏十三目不斜视,不着痕迹却又小心翼翼地护着赵安乐不被人碰到。

他们两个从前不喜欢坐村里的牛车,不为别的,只是因为拥挤,而且有时车上坐着抱着孩子坐在他们对面的妇人,撩起衣服就当众喂奶,弄得他们两个十分尴尬。

“你们听说了吗,城里的盛和木材行昨日遭了贼,丢了十两银子!”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