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44)
牛车上,村民们谈论起在城里的八卦见闻。
“啊?”
“十两银子,这可真不少。”
苏十三心里咯噔一下,盛和木材行,不是他昨日买木材的那家主顾吗?
“哎,十三,你和安乐经常去镇上,没听说吗?”
“没有。”苏十三摇了摇头,心中疑惑更深,事情真的如此巧合吗?
等回了家,赵庆吉和刘氏还在地里没有回来。
两个人凑在灶前烤起了红薯。
不多时红薯熟了,红薯烤的很透,香喷喷的。
两人捧着红薯,掌心里顿时暖和起来,赵安乐大口吃着,苏十三却是捧着红薯发呆。
赵安乐一边吹着手里的烤红薯,一边问:“你怎么心不在焉的?”
“安乐,你还记得那天蒋氏说的话吗,她说我们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记得。”赵安乐眨巴着眼睛,一时没弄懂苏十三想说什么。
“方才在牛车上有人说盛和木材行丢了十两银子。”
苏十三继续说着,赵安乐却觉得这两件事风马牛不相及。
“早不丢晚不丢,偏偏这个时候丢,定有蹊跷。而且我怀疑咱们之前在官府租的铺子有问题,。”
见赵安乐还没转过弯,苏十三也不再和她打哑迷,直接说出心中的猜测。
“铺子有问题?”赵安乐不解,铺子是官府放给他们的,怎么会有问题?
“我也只是猜测,等舅舅回来,我们再看看那份租赁文书,我总觉得心里不踏实。”
说这话时,苏十三眉头紧锁,或许他们一家四口在不知不觉间被人下了套。
赵安乐虽然半信半疑,但她仔细琢磨了片刻,事情确实不对劲。
那铺子怎么看也不会落到普通百姓的头上,怎么就恰巧被他们捡漏了呢?
是以晚饭后,苏十三斟酌再三,还是艰涩地开了口。
“舅舅,舅母,我觉得那铺子不大对劲。”
“不对劲?”赵庆吉神情不解,“这有什么问题吗?”
“舅舅,舅母,你们不觉得事情太巧合了吗,怎么咱们刚要开铺子,官府就凑巧放铺呢?”
“是啊,这确实是太巧了。”刘氏很是诧异。
“我记得是王大娘回来和大家说这件事的”电光火石间,赵安乐突然想到了王大娘。
“王大娘不会在害我们吧?”
“这个还不得而知,舅舅,快把租赁文书拿出来,咱们别被人坑了!”
“好,我这就去拿!”
一语惊醒梦中人,赵庆吉急忙从箱底找出那份签着他名字的租赁文书。
“果然有问题!”
在接过文书的那一瞬间,苏十三他们一家四口同时瞪大了眼睛,一脸不可置信的模样。
上面的所有字不翼而飞,分明是一张干干净净的布帛!
第15章 变数
“怎么会这样?”
眼见文书上的字迹消失的无影无踪一家四口彻底傻眼。
就连招财的眼睛都瞪得溜圆,不是,它出去玩的那几天都发生了什么啊!
真是让猫挠头!
果然如苏十三所料,他们被人给骗了。
怕是当时写字的根本就不是什么墨水,而是乌贼汁!
可恶!
苏十三暗骂一声歹毒,明明他们之前还沉浸在以后可以东山再起的喜悦中,现实却给了他们重重一击。
这一切还真是是一场针对他们一家四口的阴谋。
这让他们实在无法接受。
“果然,咱们是让人骗了,如果日后店铺的主人找来,我们有口说不清,又拿不出证据,官府那里根本不可能为我们作证,那我们就是偷占店铺,按律是要流放的!”
事到如今,苏十三努力保持着冷静,事情已经如此,再多的负面情绪也无法挽回损失,他们能做的只有及时止损。
“到底是谁要害我们,还能和官府勾结?”
“怪不得那个老太婆那日说我们竹篮打水一场空!”
赵安乐连珠炮般的问题让苏十三陷入了沉默。
扪心自问,自从他来到无名村,从未与人结怨,而赵安乐之前也没听说过与人结仇。
和他们不对付只有蒋氏母子。
不,除了他们,还有一个人!
“是张鹏!”
二人同时想到了那日在街上遇到的张鹏,或许是他怀恨在心,蓄意报复。
连同上次的事,怕是都是他的手笔。
这其中,定然还少不了蒋氏的掺和。
“张鹏?!”赵庆吉和刘氏微微惊诧,但又很快淡定下来。
那天在街上发生的事他们是有所耳闻,可分明是张鹏的不对,怎么到头来他要陷害他们!
张鹏真是太不讲理,心胸也太过狭窄。
苏十三默默地将空白的文书迭好,道:“张鹏虽然在孙家地位不高,但孙老爷爱面子,定是他回去之后添油加醋,颠倒黑白,孙老爷为了保住孙府的面子,才出手帮张鹏报复我们的。”
“这不是官商勾结吗!”赵安乐一拍桌子气愤不已,吓得招财一个激灵。
宿主,还请冷静啊!
“还有那个老太婆,她是存心不让咱们安生!”
“ 可王大娘又为何要掺和进来?”
猛然间,赵安乐又想起王大娘,官府放租的消息是她带回来的,也是她提议父亲去碰碰运气的。
现在想来,怕不是早就设好圈套等着他们去跳。
在赵安乐的印象里,王大娘一直对他们多有照顾。
所以她帮张鹏他们反过来害他们的理由是什么呢?
“我也不知道。”苏十三摇了摇头,心里五味杂陈。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