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长恨歌(78)

作者:公子苏玦 阅读记录

可杨兰芝转念一想,既然王百顺帮着苏十三下毒害人,却又为何要留着这些证据,他就不怕被苏十三出卖倒打一耙吗?

看似证据确凿,实则经不起细细推敲。

“王百顺,你留着这些东西就不怕有人找到告发你,而苏十三则倒打一耙吗?”

杨兰芝冷声质问,此事蹊跷甚多,他不能不谨慎对待。

“大人,草民祖上世代行医,到如今草民也治病救人半辈子,第一次干那杀人的勾当,心里害怕,过不去心里的坎,又想着能不能救治过来那可怜的妇人和揭露苏十三的嘴脸,所以留着那些证据啊!”

见杨兰芝心有疑虑,王百顺心里也开始发虚,可面上却不敢显露,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说下去。

“哼,你说你有心救治安乐,但我分明记得就是你替她施针后才病势缠绵!”

面对王百顺的百般攻讦,苏十三面不改色,没做过就是没做过,他怎么会认!

“苏十三,你不要血口喷人,分明就是你下毒,导致她气血亏损,最后毒发身亡!”

“是吗,可我记得王大夫您当时是这样说的,您说安乐是偶感风寒,平日里太过操劳又郁结于心不得排解,这才用针灸之法治疗的。”

“大人,十三不是这样的人!王大夫确实是如此说的!”

府衙外突然有人高声叫喊,苏十三回头望去,只见赵安乐的父母身穿素缟,腰扎麻绳跪在府衙大门口。

“放他们进来吧。”

杨兰芝吩咐衙役把人带进来,苏十三看他们进来,轻声唤了声,“舅舅,舅母,你们怎么来了。”

“你都让人冤枉了,我们怎能不来。”

虽然赵安乐下葬那天他们和苏十三闹得不愉快,但也不代表他们就不信任苏十三。

说他投毒杀害赵安乐,他们第一个不相信。

“大人,十三绝不是这样的人,他不会杀了我女儿的。”

赵安乐的父母跪地磕头,希望杨大人能明察秋毫。

苏十三自知对不起赵安乐的父母,亲眼看着自己的女儿被烧成灰烬,哪个做父母的不心痛。

是他当时太过急躁冲动,明明可以更好的解决,却闹成那个样子。

是他没有考虑周全,可亲手烧掉另一个自己,他又何尝不难过,不痛心呢。

想到这里,苏十三面露愧色,不由得潸然泪下,他们居然还愿意相信他。

“大人,您看,苏十三他心虚了!”王百顺不依不饶,满口的颠倒黑白,明摆着要让苏十三百口莫辩。

“王百顺,是非对错,本官自有定夺,还用不着你来指点。”

杨兰芝面色不悦,这个王百顺表现的太过积极完美,倒像是早有预谋一般。

反观苏十三,一直冷静沉着,条理清晰,也是不同寻常。

“草民知错,草民知错。”王百顺畏惧杨兰芝的气场,不敢再多说下去,也怕多说无益,会坏了事。

“大人,十三真的不是大夫说的那样的,安乐是我们的女儿,他们兄妹的关系一直很好,安乐死后十三还愿意娶她,所以十三怎么可能害她呢,定是王大夫搞错了。”

赵安乐父母说的恳切,他们已经失去了女儿,若苏十三再被冤枉入狱,后半辈子可真就无望至极。

几人争执布下,一时又无法轻易结案,杨兰芝决定先将几人收监,择日再审。

世上之事,向来是无巧不成书,就在第二日,杨兰芝的调令就到了临江,实在太过凑巧。

到底是天意还是认为,谁也不得而知。

第31章 暗夜之梦

大漠风沙里, 长城雨雪边。

冀州王得胜回朝,这一t仗打得萁子小国心服口服,甘愿俯首称臣, 岁岁纳贡。

谁人都清楚明白, 战场之上瞬息万变, 胜则归人海, 败则裹尸还,甚至是家人骨肉死生不相见。

是以百姓们对冀州王李元胜敬爱有加, 一路上夹道欢迎。

在接到李元胜得胜的消息后,楚云轩正与群臣商讨年末祭天事宜。

这无疑是为本就庄重的祭礼添上更浓墨重彩的一笔。

锦上添花,烈火烹油,不过如此。

是以,楚云轩的好心情是发自内心的,但其中也夹杂着对李元胜功高盖主的复杂情绪。

凭心而论,李元胜一家从来没什么大错, 对待楚云轩极其整个西楚的官员既恭谨又谦和, 开国首功之臣能做到如此地步,也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但楚云轩也不会忘记李元胜曾是北燕的臣子, 若有一天他如法炮制,再次背叛西楚,那后果不堪设想。

这就是楚云轩重用他,又不得不打压他的原因。

“冀州王骁勇善战,勇冠三军, 实乃我西楚之肱骨。”

楚云轩此话一出,群臣的脸上精彩万分, 有真心为这场战役大获全胜庆贺的,有存了巴结之心的, 也有面色凝重的。

见过百官的众生相,楚云轩不以为意,要他们同心,估计难如登天。

“冀州王三日后得胜回表,到时候众卿随寡人一同去城门迎接。”

除了口头的褒奖,楚云轩又提到天子亲迎的殊荣。

这下,朝堂上再次掀起热议。

艳羡有,不屑有,冷眼旁观的也有。

片刻后,张典客站了出来, “陛下,之前取消了户籍核定,只怕会引起麻烦啊。”

“寡人自然明白,等来年开春,便再次进行户籍核定吧。”

“陛下圣明。”

“年末祭天之事就交给楚宗正去办。”

“微臣定不负陛下所托!”

“退朝!”

“臣等恭送陛下!!!”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