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长恨歌(85)

作者:公子苏玦 阅读记录

通身贵气的人剥了颗荔枝放入口中,细细品尝,然后满意地颔首:“多谢先生与沈爷的好意。”

“公子欢喜就好。”沈爷略一拱手,眼带笑意。

“先生今夜可有什么安排?”

“今夜怕是要劳烦公子弹奏一曲。”

“也好。”

塌上之人翻阅着青莲先生新写的词,整个花厅里仅有二人的呼吸声,以及摆弄竹简的声音。

实在太过安静。

……

西楚王宫。

红墙绿瓦被落霞暮色映照,琼楼玉宇重迭交复。

这三年的时间里,那位失宠大半年之久的王婕妤凭借一曲剑舞重获圣心。

仅仅一年的时间就位列夫人之位,得赐封号——南仪。

由此长安城内的巷陌花间都以习得剑舞为风尚。

南仪夫人一时风头无俩。

而这一年的开春,张皇后诞下嫡子,举国欢庆,楚云轩大赦天下。

“陛下,杨兰芝正于北辰殿内等候召见。”

楚云轩凌于御驾之上,尊贵高傲,身姿峭拔若伟岸竹柏,名贵华丽的衣衫被金色丝线精心勾勒出腾云祥纹,长袍扎于锦靴,自有一派帝王的威仪。

“地方上早有奏报,说他正直勤勉,确实是清流。”

对于杨兰芝其人,楚云轩还是看中的,出身八大世家之一的弘农杨氏,是难得的一派清流。

自北燕至西楚,八大世家历经一千多年仍然屹立不倒,可以说是根基深厚。

琅琊王氏、陈郡谢氏、弘农杨氏、谯国桓氏、京兆韦氏、河内司马氏、陇西李氏、汝南袁氏。

这八大世家盘根错节,自成一派清流,比之王侯也不遑多让。

是以,不论是北燕的君主也好,楚云轩也罢,都不敢轻易去动八大世家。

这也是楚云轩较为头疼的地方之一,如此一来,不利于王权集中。

不过世家尔尔,怎得如此放肆。

“微臣杨兰芝参见陛下,愿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北辰殿内,杨兰芝等候多时,见楚云轩驾临,他从容不迫的跪地相迎。

“爱卿平身,赐座。”

楚云轩于高堂落座,自有宫人奉上热茶。

“谢陛下恩典。”

“当年紧急调离爱卿于临江,实在是因为雍州的西河郡发生暴乱,刻不容缓。”

甫一落座,楚云轩便主动提及当年之事。

“爱卿到任之后处理的很好,招安纳降,安抚民心。”

“陛下言重了,这都是臣份内之责。”

杨兰芝回答的诚惶诚恐,他自知当今陛下对于八大的世家的态度若即若离。

实在不可大意。

况且当年的紧急调离定是有其他内情,他打定主意装傻。

“这次爱卿就留在朝堂吧。”

“多谢陛下如此赏识。”

这一君一臣,都是各怀心思。

……

香车倾一顾,惊动洛阳尘。

夜色下的临江,各色牡丹芍药开得最盛。

十里红妆,满城花灯

其中最繁盛之所,当属于十二楼。

那里波光流影,金粉琉璃,一派繁华之象。

丝乐萦回,香烟缭绕,各种叫卖声不绝于耳。

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绸缪束刍,三星在隅。今夕何夕,见此邂逅?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

绸缪束楚,三星在户。今夕何夕,见此粲者?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

……

十二楼的花船上,芙蓉玉面的姑娘们咿咿呀呀的哼唱着,成群的男女老少围着那花船,喝彩声一浪赛过一浪。

可这外面的热闹终究比不过内里的繁盛。

只因为十二楼里新来的公子虽然未曾见客,但已是先声夺人。

今夜不少客人都是冲着那公子的琴音而来。

众人敛声屏气等着那公子的到来。

一阵骚动过后,沈爷带着公子姗姗来迟。

纱幔放下,遮住了所有窥视的目光。

琴被置于案台之上,声名卓绝的公子就坐在琴前,丝帘半挂,遮住了大半张脸,不过从外面是可以看到弹琴之人的身型。

只是这看台又远,这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觉,营造的相当适合。

沈爷咳嗽一声,开始说话:“各位,今晚依旧是抚琴,大家有钱的就捧个钱场,没钱的,就捧个人场。”

说完示意纱帐内的公子可以开始表演。

素纱薄影,只见一双素白的手放在琴弦上,悠扬琴音自手下弹出。

“神话传说,伏羲神王制琴,定弦为一”公子拨了一下琴,边校音边开口为看客解释。

声音清冷至极。

“随后神农氏、唐尧、虞舜皆改一弦为五弦,是为五弦琴。”

待调好音后,公子双手覆在弦上,目光蓦地温柔下来,指尖微动,便有几个灵巧的泛音从那床琴上蹦出来,清脆而婉转。

那公子专心的在琴上拨弄着,不时抬头看一眼台下的人,嘴角微微上扬。

而这一表情被旁边的沈爷看了去,不由得暗自赞叹。

此人进步飞快,已然不可同日而语了。

而台下的看客似乎透过琴音看见秋江上宁静而苍茫的黄昏暮色。

片刻,旋律一转而为活泼灵动,点缀以雁群鸣叫呼应的音色,最后又复归于和谐恬静的旋律中。

整个琴曲意境苍茫恬淡而又生趣盎然。

一曲《平沙落雁》弹罢,在场之人久久沉默。公子环顾四周,起身告退。

“啪啪啪啪……”

从二楼的看台处传来的掌声,接下来整个十二楼都被掌声包围。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