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86)
打赏的银子被扔在看台之上,
今晚的热闹才刚刚开始。
……
一晃眼,又是一年过去。
三年的时间似流沙,李妤落化名的穆羽驻守西北已然三年。
今晚的西北军营格外热闹,刚剿灭了一伙流兵,之前那根紧绷的弦,暂且可以松一松了。
喝了点酒,回到房间,护卫送来了一封来自冀州的书信,不用说,穆羽也知道是谁寄过来的。
都说书信传情,云歌寄思,无数个夜晚,她枕着西北清冷的月光而眠,梦中总会不时浮现出那些熟悉的面孔。
坤宁郡主,那不过是一场梦罢了,但她无法割舍下血缘亲情。
烛火有些许摇曳,北风吹进帐篷,卷起火光的影子,平添些许凄凉。
穆羽让人退下,她打开书信。
自上次匆匆一别,三年过去了,她在这里
留在西北是她的选择,她无悔。
长安城都听说西北出了个穆羽小将军。
良家妇女、歌馆名妓、千金小姐,无不崇拜。
只是,她还未能用女子的身份打破世俗的禁锢。
总有一日,她会让天下人都知道,男子能做得事,女子也能做到。
然而到了那个时候,朝廷里那群迂腐的老文人们肯定会看不惯,然后疾言厉色的上书陈情。
在他们的眼里,历朝历代,哪里有女子带兵打仗,这于男子和朝廷而言,是莫大的耻辱。
不过,她自己欢喜,流言蜚语无法动摇她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借着月光与烛火,穆羽打开信,是父亲李元胜。
信中写道,西北一别三年,不知何时是归期。
你母亲和兄弟对你都甚是想念,日日盼团圆。
书珩已经定亲,是周将军的女儿,日子就在八月初三,他很希望在成亲那日你能回来。
布帛上字句不多,写满家常烟火。
却是穆羽遥不可及的思念。
……
是夜,临江城宵禁已开,十二楼的歌舞渐歇。
之前抚琴的公子褪去华服,正端坐于铜镜前默默出神。
不知过了多久,外面打更声响起。
他抬手碰了碰镜中之人,嘴角扯出一个笑容。
镜中人也同样笑了笑。
三年了,他在十二楼t原来这么久了……
第36章 还魂(一)
最是人间留不住, 朱颜辞镜花辞树。
公子依旧凝视着铜镜中人的容颜,白玉微瑕,却仍不掩姿容清俊。
可这张脸, 熟悉又陌生。
三年的时间, 足以让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成长。
眉眼如初, 只是被岁月平添了风华。
谁能想到, 那个已经被绞杀的苏十三竟然还活着。
成了十二楼里的公子,苏珏。
这是青莲先生为他取的新名字, 他曾问过青莲先生原因,青莲先生却笑而不答。
她只是说:“世上已没有苏十三,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苏珏,你如此聪慧,终会明白的。”
他明白吗?
苏珏扪心自问, 他似乎并不明白。
多想无益, 苏珏索性起身走到窗边,他推开窗棂, 那月光便撞了个满怀。
明月高悬,却有阴晴圆缺。
从现在到新元纪,也唯有这一轮皓月亘古不变。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苏珏依靠在窗边,轻柔的月光洒落在他的身上, 朦胧的不似人间。
但若借着月光仔细看去,苏珏左脸上描绘着一整枝芙蕖, 恰好掩盖住了疤痕。
这也是青莲先生的手笔之一。
“苏玉,你为什么不守信约!”
苏珏在一片昏茫黑暗中似乎听到另一个苏玉的声音在他的耳边大吼, 他忍不住心想,“我这不是没死吗!”
能继续带着任务活下去了。
这样想着,苏珏的思绪飘远。
他仍然记得行刑那日,大雪纷飞,寒风凛冽冰冷,卷起如粉尘般的雪,一路升腾着似乎要冲到云天里去。
只是吸一口气便能带来冰冷的刺痛,直接寒到心里,血一点点凉透,凝成化不开的冰。
苏十三最后的记忆是在刑场上,行刑之人用绳索结一个活套,套在他的脖子上,然后两头用人力拉紧。
他还记得当时那种窒息的感觉,所有的记忆如同走马灯般一一在眼前浮现。
身下像有个一个深不见底的沼泽,直拽着他向下坠,向下坠。
然后周围的一众围观声就逐渐变得模糊。
最终坠入了无边无际的黑暗中。
也算是一种解脱吧。
乱葬岗上黄土枯骨,便是他苏十三的归宿,却是新元纪苏玉的新生。
可当他再度有意识的时候,睁开眼看到的却不是新元纪的病房。
而是一个陌生的地方。
他慢慢睁开眼睛,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屋顶,精工描绘,清新典雅。
“这是哪”
这是他脑子里浮出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是:“我怎么在这里”
他不是应该回到新元纪吗?
那现在是怎么一回事
他到底是死,还是没死?
苏十三皱了皱鼻子,发现自己脱臼的手臂已然接好,只是不太灵光。
而且这屋里有一股子非常浓重的药味。
苏十三缓缓转动视线,他发现自己躺在高床锦被中,桌案上一盏六角宫灯。
烛火微微摇晃,一位老者正弓着腰在殿角扇着一个小炭炉,而那股药味就是从那里传来的。
苏十三轻轻咳了一声,他撑着身子坐起来,对着那老者喊了一声,却发现声音嘶哑,“这位老人家,请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