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难逃(191)
自从大齐回来,这父子俩似乎有意防着她,整日窝在御书房不知在谋划些什么。
从前,父皇还会召她议事,派她去大齐,如今想见上一面也难。近几日她多次前往御书房,都被挡在门外。
思岚拂掉桌案上的茶盏,深吸了一口气,不知为何,最近总是没由来地心慌意乱,好像有什么事要发生。
“公主,您没事吧?”一名侍卫装扮的男子推门进来,担忧地看着她。
思岚瞪了他一眼,呵斥:“谁让你进来的?出去。”
“是。”男子垂下头,刚要退下又被思岚叫住。
“你今夜替本公主做一件事。”思岚一面说一面伸出手去,轻轻勾起男子的下巴。
男子垂着眼,不敢抬头:“公主有事尽管吩咐,属下赴汤蹈火死亦无辞。”
“很好。”思岚勾了勾唇,轻声在他耳边道,“今夜你潜入御书房,替本公主拿一样东西。”
男子震惊地看着思岚,不明白她为何如此做。
“怎么,你不敢?说什么赴汤蹈火死亦无辞……”
“公主要什么东西?”
听他如此说,思岚这才满意地笑起来:“是一份银蓝织锦的奏折,你与本公主取来,不过,御书房有禁军把守,你可要当心。”
“公主放心,丑时前属下定然回来。”
“好,我等你的好消息。”
是夜,寒风大作,御书房周围的树被吹得哗哗响。乌云遮蔽了月光,夜空下一丝亮色也无,一队禁卫军在御书房外警惕地巡逻。
男子一身黑衣,如一只灵巧的燕子上下翻飞,须臾便上了御书房房顶,底下的禁卫军丝毫未觉。小心翼翼揭开瓦片,映入眼帘的正是御书房里的龙案,南渝皇帝正伏案批阅奏折。
“陛下,夜深了,早些回宫歇息吧。”一名内侍在旁边道。
南渝皇帝点点头,将手里的奏折搁在一旁,起身离开了御书房。
须臾,一名内侍官来整理龙案,男子细细瞧着,映着烛光,看见了思岚说的银蓝织锦奏折,被放在了最下面一层。
待那人离去,男子将瓦片复原,快速掠下房顶,闪身贴在屋檐下,几个禁卫军堪堪从下方经过。趁此时机,轻轻推开一旁的木窗跳了进去。
此时,思岚在寝房中焦急等待,她是不是有些鲁莽了?若被人发现,他必死无疑。
忐忑不安地喝完了一壶茶水,在门口望了又望,终于看见了那个身影。
男子进屋,将奏折呈上:“公主要的东西。”
思岚忙接过来翻看,只见上面写的是,大齐宸王与南渝联手,欲在大齐皇帝南下围猎之时逼宫篡位。
猛地合上奏折,看着男子:“里面的内容你可看了?”
“没有公主的允许,属下不敢擅自翻看。”
“那就好。”思岚将奏折塞进男子手里:“马上送回去,放归原处,记住,要想活命就不要看。”
“是。”
男子重新没进夜色里,思岚关了门,坐在案边细细思索。
按从前的谋划,南渝是要联合西炎,让大齐处于腹背受敌的被动境地,从而谋取利益,怎么突然又冒出个宸王来?
宸王萧丞昕她是知道的,乃皇后嫡出,原太子被废后,宸王极有可能被册立为新储君,为何要铤而走险逼宫夺位?
原来,父皇和太子瞒着她的就是这件事。
思岚扯了扯嘴角,觉得有些讽刺。从前她是西炎公主,西炎王拿她当外人,这几年她尽心尽力为南渝办事,到头来却还是个外人。
突然想起几月前云朝对她说过的话,凡事擦亮双眼,给别人留生路也是给自己留生路,她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思岚思量良久,决定去找云朝问个清楚。
……
半月时间弹指一挥,南下围猎之事已准备就绪,当日辰时,随行王公贵族将在门集结,随帝南下。
出行的前一日,萧丞昕进宫看望徐皇后,母子俩一起用了晚膳。
饭后,萧丞昕亲自给徐皇后泡了一壶热茶,徐皇后一边饮茶一边交代些事情,无非在围猎场上积极表现,出门在外多关心庆文帝的身体,与众多大臣打好关系之类。
萧丞昕静静地听着,末了,只说了句:“母后觉得,这样儿臣就能得到太子之位?”
“照我说的做,母后不会害你。”徐皇后扣着茶杯放在唇边轻轻吹拂,这些都是她的经验之谈。
“母后以为,此次围猎就只是围猎那样简单吗?”
“你想说什么?”
萧丞昕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窗外层层积雪,淡淡道:“不如,将母后的两万私兵借儿臣一用。”
“啪”一声,手中杯盏落地,徐皇后险些被烫到。
一旁的春嬷嬷听得此言,忙走到门边四下望了望,将寝宫的门窗都关了起来。
大齐祖制,后妃不得干涉朝政,更不得擅养私兵,如有违令者,杀无赦。
这两万私兵,是徐皇后最后的底牌。为确保万无一失,连萧丞昕也瞒着。
春嬷嬷过来收拾摔碎的茶盏,徐皇后方如梦初醒,怔怔地看向萧丞昕:“此事,你是如何得知……”
“儿臣知道的远不止这些。”
萧丞昕回到席间坐下,语气淡然得像在说一件稀松平常之事:“此次围猎,就是千载难逢的好时机,难道母后真要等着父皇立储吗?”
徐皇后细细品味着他话中之意,待反应过来,瞪大了双目:“你疯了?可知你自己在说什么!”
“儿臣没有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母后豢养私兵不就是为的这一日”?